天天看点

极限产能28万辆?4大生产基地相继发力,比亚迪年产100万辆,稳了

极限产能28万辆?4大生产基地相继发力,比亚迪年产100万辆,稳了

比亚迪要成新能源领域,整车、电池“双料王”?

近期有网友爆料,特斯拉与比亚迪旗下的弗迪电池达成协议,下了20.4万台/年刀片电池的订单。虽然比亚迪方面尚未官宣确认,但这则消息却在资本市场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如果消息属实,特斯拉在动力电池领域的“老朋友”——宁德时代的股价可能又要迎来重挫了。其实早在2021年9月,就有传出特斯拉与比亚迪的合作。并且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还曾对外自信地称:“刀片电池的安全性,甩掉对手两条街。”

极限产能28万辆?4大生产基地相继发力,比亚迪年产100万辆,稳了

刚开年就在“弱项”动力电池领域迎来好消息,2022年,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上,也能一起“划破天际”么?

一、百万销量已成定局?比亚迪月销量逼近10万

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有资格挑战百万销量的,除了特斯拉之外,就只有比亚迪了。根据各车企销量数据统计,2021年特斯拉总销量为93万辆,如无意外,2022年之内突破百万问题不大。而比亚迪则为我们保留了一丝“悬念”。

2021年,比亚迪的销售成绩也同样亮眼。截止到2021年5月,比亚迪实现了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历史性目标。2021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也达到了59万辆,同比增长了231.6%。进步还是有的,但距离百万销量的目标,仍有明显的距离。从59万跃升到100万,比亚迪能创造奇迹吗?今年1月份的销量,暗示了一个非常好的开局。

极限产能28万辆?4大生产基地相继发力,比亚迪年产100万辆,稳了

2月初,国内主要新能源车企相继交出新年的第一份销量答卷。在其他各主要车企为月销过万举杯庆祝时,比亚迪已经朝月销量10万发起了冲击。根据比亚迪公布的销量数据,2022年1月份,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产销数字双双突破9万关口,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91736辆,同比增长309.66%,销量为93168辆,同比增长361.73%。

按照比亚迪95180辆的乘用车总销量,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车制造销售已经占据比亚迪汽车总销量的绝对主流,占比为97.89%。而销量略高于产量,也暗示了比亚迪汽车产能扩充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比亚迪的产能扩充之路

虽然1月份销量同比大增,但与2021年12月份97990辆销量环比,比亚迪1月份的销量还有3%左右的回落。原因主要是受疫情影响,比亚迪西安工厂的意外停工。

极限产能28万辆?4大生产基地相继发力,比亚迪年产100万辆,稳了

西安基地已投产的一期、二期工厂,是比亚迪秦、宋系列主产地,常规月产量保持在4~6万辆的区间内。然而整个1月份,其产量仅为1万辆左右,明显束缚了比亚迪的销售上限。随着当地疫情结束,以及春节前后汽车销售的传统淡季,等到3月份,比亚迪的销量或将重新步入正轨。根据此前网传的信息,如果2022年月产能做不到18万,可能有比亚迪高管将被问责。这样看出比亚迪高层对在今年突破100万销量大关的决心。

在2021年8月的新品发布会上,比亚迪官方人员曾表示,到2025年,比亚迪旗下汽车销量要突破365万。或许在比亚迪员工眼中,一年销售100万只是时间问题。销量要以产量打底,那么从目前比亚迪在国内的工厂产能的布局来看,比亚迪有能力实现自己的豪言壮语吗?

极限产能28万辆?4大生产基地相继发力,比亚迪年产100万辆,稳了

三、比亚迪的产能极限

截至2022年1月,已投产的比亚迪生产基地,共有4个,分别是深圳工厂、西安一二期工厂、长沙工厂以及常州工厂。

1、西安工厂

目前,西安工厂的生产车型最为关键,产量也最高,比亚迪的秦、宋系列,和传统燃油车型F3,均由西安工厂负责生产。产能上,西安工厂常规产能为5万辆左右,去年11月和12月,西安工厂批发销量分别为5.61万和5.01万。

据介绍,当前西安工厂的极限产能为6万辆左右,加上今年8月投产的西安三期工厂,比亚迪西安生产基地月产量有望达到8万辆。完成三期建设的西安工厂,基本上足够支撑100万的年销量目标。但要实现比亚迪的2025规划,还远远不够。如果再加上另外3个城市工厂的产能呢?情况还是不容乐观。

极限产能28万辆?4大生产基地相继发力,比亚迪年产100万辆,稳了

2、深圳工厂

深圳工厂的主要生产车型为汉、唐、e6三种,其常规产能仅为西安一二期工厂的30%。2021年12月批发产量2.44万辆,已经接近深圳工厂的极限。

3、长沙工厂

长沙工厂以生产元Pro、E2、海豚车型为主,生产能力与深圳工厂大体相当,都保持在2万辆到3万辆之间。

4、常州工厂

今年1月份新投产的常州工厂,虽然规划产能为4万辆,但从投产到触及产能极限,还有一个产量爬坡的过程。理想状况下,到今年年底,常州工厂可以达到月产3万辆以上的产能水平。

显然,仅靠以上4家工厂,要支撑起年销量365万的目标,无异于天方夜谭。所以比亚迪在稳固既有产能的同时,也在加快新厂房的建设脚步。除前面提到的西安三期工厂之外,2022年内,比亚迪在上海、重庆、合肥、济南、郑州,以及王传福的老家——芜湖投资建设的工厂也将先后进入投产阶段,此外,比亚迪还有扩充深圳工厂的打算。

极限产能28万辆?4大生产基地相继发力,比亚迪年产100万辆,稳了

保守估计,如果以上生产基地扩增成功,将为比亚迪增加每月10万辆左右的产能。届时,比亚迪的极限月产量或将达到26~28万辆,距离2025年目标已近在咫尺。王传福曾说的“要做世界第一车企”的梦想或也将实现。

四、结语

实现销量目标,产能提升是前提,但关键还在于性能优势。

从2020年开始,比亚迪在整个汽车行业缺“芯”、上游原材料价格暴涨、“内卷”严重的背景下逆势上扬,根本原因在于其刀片电池、DM-i混动技术以及车规级IGBT芯片技术,在成本优势、技术实力等方面的绝对领先。

极限产能28万辆?4大生产基地相继发力,比亚迪年产100万辆,稳了

2021年,比亚迪在国内打败了特斯拉,让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认识到,10多年前曾被自己嘲笑为“没听说过”的比亚迪,如今已经建立起了一个横跨电池、电机、电控、整车制造等多领域的新能源汽车帝国。

打不过就合作,抛出20.4万台的订单,很符合马斯克作为长期混迹于华尔街的商人逻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