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古代兵家十大阵法浅解

孙膑在兵书《八阵》中提到:“排兵布阵,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才能有资格去考虑杀敌。所以阵法,就算是进攻型阵法,也应三分之一的人杀敌,三分之二的人用来防守和替换以及应变。”

在古代,比较有名的阵法有

弓弩阵、

中国古代兵家十大阵法浅解

长矛阵、

中国古代兵家十大阵法浅解

口袋阵(又名鹤翼阵)、

中国古代兵家十大阵法浅解

长蛇阵、

中国古代兵家十大阵法浅解

箭矢阵、

中国古代兵家十大阵法浅解

十字阵、等等,这些也都是千百人的阵法,灵活多变,机动性强。

而成千上万人的阵法,则属于大阵,难度系数和杀伤力成正比,比如中国十大阵法,在历史演绎中留下赫赫威名。(图片仅供参考)。

一字长蛇阵

中国古代兵家十大阵法浅解

一字长蛇阵在评书《隋唐演义》中出现过,击其尾则首至,击其首则尾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长蛇阵的灵活,在于运用兵器圈、扫、冲击等等,高处设蛇胆吊斗,配五色旗指挥。

二龙出水阵(又名金龙搅尾阵)

中国古代兵家十大阵法浅解

兵分两路,犹如两条灵活的水龙,相互协调交缠,阴阳互补,行阵时两翼合围绞杀。大阵分为东西南北四个阵门,中间立一大吊斗,中间有五色的旗和五色的灯。东西两方一两万人,手拿刀枪,南北铁甲连环马,连成一排;另有车弓阵、陷坑、梅花坑等等,有两条一字长蛇阵演变而成。

天地三才阵

中国古代兵家十大阵法浅解

三才者:天、地、人。天地三才阵,是由二龙出水阵演化而来,三队人马呈“品”字型布阵,属于防御型阵法。此阵法的妙处,在于进攻方无论从哪一方进攻,都会受到两方的夹击。

四门兜底阵

中国古代兵家十大阵法浅解

所谓“兜底”,便是将退路封死,防止有漏网之鱼。任何兵马或阵法,都会有阵头和阵尾,阵中都会有“脆皮”的兵种。四门兜底阵,东南西北四阵,属于困阵,将敌方兵马围困阵内,四门中处于敌人阵头部分的阵门负责防守牵制,处于敌人阵尾部分的阵门负责绞杀,其余两阵门则防止突围、逃跑或相互接应。

五虎群羊阵(或五虎驱羊阵)

中国古代兵家十大阵法浅解

此阵既不属于进攻性阵法,又不属于防御型阵法,只属于牵制型阵法。如若敌军失去主将,群龙无首,则适用此阵,将敌人切割、冲散,使其难以凝聚起来形成战斗力。又或者配有河流,峡谷等埋伏圈,将敌军驱赶进入,再进行灭杀。

六丁六甲阵

中国古代兵家十大阵法浅解

六丁六甲原出自《奇门遁甲》,六丁者: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丑;六甲者: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六甲之中甲最为尊贵,故而将甲隐藏,这便是“遁甲”二字的由来。六丁六甲后为道教神袛名称。此阵为困阵和幻阵,六丁为阴,六甲为阳,阴阳既济,变化万千,类似诸葛亮的《八阵图》,阵门为天覆阵、地载阵、风扬阵、云垂阵、龙飞阵、虎翼阵、鸟翔阵、蛇蟠阵,此阵法将敌人困于阵中,使其不辨西东疲于周旋。

七星北斗阵

中国古代兵家十大阵法浅解

七星者:贪狼星、巨门星、禄存星、文曲星、廉贞星、武曲星、破军星。七星北斗阵剑阵为道教全真教所创,而兵家阵法无可考究。七星北斗阵七位一体,一体七面。相互接应,变化万千。破阵者除非一下将其中一星诛杀,否则面对的是整个大阵的全部敌人。

八门金锁阵

中国古代兵家十大阵法浅解

八门金锁阵,分为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阵八门,环环相扣相接,密无缝隙。兵马冲入阵中,非同一人一将交手,乃是与阵中每个人相敌,阵势不停地转动,它可以击你,你却无从下手,倘若一人过一招,周而复始,再勇之民,终必败于阵中,这便是此阵的绝处。

九子连环阵

中国古代兵家十大阵法浅解

所谓九子连环阵,就是按九宫排列,每格兵将穿插,逐渐如同一体,互相交穿,即九字连环阵。在实际战斗中,互相支援联手攻击,并按照一定规律运转,使敌人晕头转向。

十面埋伏阵

中国古代兵家十大阵法浅解

十面埋伏阵分为十层,层层相扣,利用合理的阵型加兵器配合将人困在阵内。

有谚语云:

一层兵,藤牌手双枪手;

二层兵,弓箭手排列几千名;

三层兵,三股钢叉叉挑日月;

四层兵,四棱锏银光锏锏放光明;

五层兵,五节钢鞭专打上将;

六层兵,六花大棒棒击天灵;

七层兵,七星剑杀人不带血;

八层兵,八环刀上衬红缨;

九层兵,拦马庄、绊马索;

十层兵,十面埋伏绷腿绳!

中国古代兵家十大阵法浅解

另外什么诛仙阵、周天星斗阵、都天神煞阵、两仪微尘阵、十绝阵、九曲黄河阵等等属于仙家阵法,不作描述。以上十种属于成千上万人的大阵,兵家赫赫威名,那有没有更厉害的阵法呢?有,每一次布阵都将损失几十亿的兵力,那就是——车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