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智慧的父母,绝不会把孩子学习放在首位

成长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

影响一个社会。

大思想家卢梭说过:“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但是,中国很多家庭都是沿袭着这样的传统教育方式。

我曾经也对这样的教育方式深信不疑,直到儿子在变渣、变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才猛然醒悟。

都说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太上皇,他好全家好,他不好,一个家族的人都要跟着遭殃。

我们家就是这样, 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全家都跟着过了一段非常绝望、鸡飞狗跳的日子。

现在回想起来都感觉心有余悸,简直不敢相信那些日子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

我和老公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经过这些年的奋斗,家庭条件越来越好,生活也有一定的积蓄。

外人都以为我们过得很舒心,其实自从儿子上小学以来,我越来越焦虑,我老公也快要被孩子逼崩溃了。

儿子在小学前都是跟爷爷奶奶在一起,各种宠,养成了许多小毛病。

上小学后,我发现他依赖性强、做事拖拉、不自觉,开始觉得有必要让他懂得一点道理。

于是,我每天都会在他身后催促,不厌其烦地告诉他这件事怎么做,那件事怎么做,不能做这些,必须做这些……

开始的时候,儿子还会听得进一点,没多久,他做事更拖拉了,甚至很多事都不愿自己动手,连作业也是每一题都要问我。

看着儿子那一幅“大少爷”的模样,我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很快就失去了反复讲道理的耐性。

老公一直在我面前强调什么“不打不骂不成才”、“慈母多败儿",我的焦虑又加重了。

智慧的父母,绝不会把孩子学习放在首位

说不听,就骂吧,实在不行,就打,我想,硬软总有一样儿子会吃吧。

于是,每天晚饭过后,邻居们都会适时收听到来自我家的“现场直播”:

写啊!几个字也要抄半个小时,你到底想干嘛!?

快点呀!还有两张试卷,做不完你别想睡觉!

这道题都跟你讲过多少遍了?还不会还不会!讲了都白讲了吗?

现在是你读书还是我读书啊?啊?干脆把你的作业全拿来我帮你写完算了!

每次他都只是低头一个劲地掉泪,有时还偷偷跑去跟爷爷奶奶告状。

不一会,老人跑来又一顿责问,本来就已经很崩溃了,无疑是火上加油。

又不敢当面对老人发脾气,内心压抑得要命,难免会找老公出气。

老公也憋了一肚子气,打儿子下不了手,骂老人也没理由,只能又把气撒回我身上,也多少带到了工作上去。

真如踢猫效应里的故事一样,最后一次次造成了一系列的不良连锁反应,也连累老公的工作越来越不顺利。

看过一个著名教育学家说过的一段话:

小学是基础,初中是冲刺,高中是决战,如果基础不牢,剩下的都是空谈。

这里说的基础,不单是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学习习惯和思维。

在儿子这,什么都行不通,我都有一种已经一眼能将他碌碌无为的人生看到底的悲哀了。

智慧的父母,绝不会把孩子学习放在首位

为了弥补幼儿时缺少的陪伴,也为了能更好地帮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主动放弃了晋升的机会。

原本科室最有希望上升的我,现在已经成为甘愿缩在角落里的“老同志”,只希望儿子能给我下半辈子的人生争光。

儿子的表现却直接向我宣布梦想破灭。

在不断地希望、失望、绝望循环的痛苦纠结中,儿子转眼到了六年级。

考上好的初中,或许能有新的开始,但以他当下的表现和成绩,希望几乎是零。

我焦虑得近乎狂躁,因为什么方法都用尽了,一点起色都没有,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那一天,我走进儿子的房间,对他说:

“你知道吗?这些年为了你,妈妈的头发一把把地掉,身体越来越差,事业也没有了。我不希望你报答什么,只希望你能看见爸爸妈妈的付出,做好你该做的……“

他正玩着手机,一听,不耐烦地站起来,丢下一句:“从小到大,你不是打就是骂,到底是你不容易还是我不容易?”

智慧的父母,绝不会把孩子学习放在首位

看着儿子摔门而出的背影,我真是欲哭无泪,牺牲所有换来的却是一个不懂感恩的不孝子。

不久,六年级第一学期的中段考,三科加起来才150多分,看着老师发来的成绩单,我真是气炸了。

痛定思痛,我和老公都觉得应该好好搞搞他的学习,咬咬牙,又花了几千元给孩子报了三科提升冲刺班,一对一辅导。

可是,每天上补习班又是一阵“恶战”,得全家出动,连哄带骗才“求”得他出门。

补课的效果自然是惨不忍睹,语文小测竟然还考了个48分。

我真的都快崩溃了!

我感觉我已经把该做的都做了,给他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怎么孩子就是不能认真配合学习呢?

没有目标和参与感,孩子凭什么要努力?

我在网上到处去找答案,看看有什么好的建议,看到了黄伟强老师的《引爆孩子学习力训练营课程》,想着试一试,就报了名。

在课程里,我将儿子的问题以及我们的教育方式,和孩子的互动、沟通等,都如实跟老师说了。

老师听完,一针见血地告诉我说:一个孩子做事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三大因素,即安全感、价值感、成就感。你家孩子有吗?

智慧的父母,绝不会把孩子学习放在首位

他还说:“经常被父母催促的孩子,长大后要么成了“极度依赖型”,事事不主动,全凭家长安排,要么成了“极度反叛型”,专门和父母意见对着干。”

这简直就是我家儿子的真实写照,你越着急,他越磨叽,你越是管得紧,他越不想学。

在课程上老师给了我建议:

如果你不想孩子以后活成“提线木偶”,再难也要学会守住自己的界线,不去越孩子的界线,允许孩子有因为磨蹭而迟到的体验,允许孩子因为慢而写不完作业的时候。

要让孩子看到父母对他们的爱,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和指责:

当孩子迟到被批评不开心时,关心孩子:看起来你不太开心,需要妈妈做些什么?

当孩子学习遇到挑战,想通过游戏逃避时,问问孩子:关于学习,需要妈妈支持什么?

当孩子人际遇到压力,要及时关注孩子的状态,主动支持:你跟朋友闹矛盾了,妈妈能帮忙做些什么?

当我们给够信任,给够情绪的关怀,孩子才有机会、有信心去发展和探索自己,才会活出“我之为我”的生命状态。也才会在错误发生后,有敢于面对和坦承的底气。

智慧的父母,绝不会把孩子学习放在首位

回想这些年来,我和老公对孩子真的除了要求还是要求,很少会主动表达爱意,也没有真正了解他心里的想法。

听了老师的指导,我反省了自己的做法,确实有很多不妥的地方,甚至有时候是带着情绪来教育孩子。

当我决定跟儿子推心置腹的时候,他似乎也有所感应,我们的第一次深谈居然出奇地顺利。

我跟儿子道了个歉,请他原谅我也是第一次做妈妈,很多地方做得不够,并不是不爱他,而是太爱他,所以才会着急。

儿子红着眼说:

“我知道,但你和我爸从来都没问过我的真实想法,我都不知道自己要怎么做你们才会满意,更不知道读书是为了什么!”

智慧的父母,绝不会把孩子学习放在首位

那次深谈之后,我不再一天到晚催着他干任何事,只是提点一下就行。

儿子开始也不怎么自觉,有时还会玩手机玩到半夜,小测成绩也不理想。我对着试卷仔细地跟他分析失分的地方,表扬他阅读题比以前进步了。

他不可思议地一直盯着我的脸,怯怯地问:“妈妈你不生气吗?你真的不骂我?要不,你打我一下吧!”

我摸着他的头说:“妈妈以后都不骂你,也不打你了,妈妈相信你一定会慢慢进步的!”

儿子涨红了脸,用力地点点头:“嗯!我一定会努力的!”

真的,那以后,儿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进步着,每天都让我有新的惊喜。

这时候我才真正明白老师的话:

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我们要做的就是按照他的节奏支持他,相信他!

智慧的父母,绝不会把孩子学习放在首位

黄伟强老师的课程让我深刻认识到,以前那些所谓尽心尽职的做法是大错特错的,以为只要自己足够使劲,孩子就一定能如自己所期待那样。

其实,使用批评和唠叨的方法,会让孩子养成依赖外力驱动的习惯,久而久之自身就没有内在动力驱动自己去做应该做的事情!

老师说:

要跳出这个泥潭,唯有培养孩子积极心态和习惯,用快乐作为内部驱动力,去克服痛苦、征服困难。

那具体怎么做呢?黄老师给了我以下几点建议:

1.向孩子道歉。一定要做到:控制自己的情绪!

2.先找优势科目,获得学习的信心。

3.找优点,稳固学习自信心,激发学习的内驱力。

这三点建议,我都一一认真实施了,还和儿子一起制定了学习计划,以及每个阶段的小目标。

学渣逆袭学霸,这在以前看来,简直比登天还难的奇迹,竟然发生在了儿子身上。

黄伟强的《引爆孩子学习力》是一门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的课程。每晚都会有专门的老师直播授课,讲授学习方法,课后还有导师答疑,家长间可以交流与互动,分享教育资源等环节;

许多像我这样曾深陷教育误区的父母,在这里找到了方向,引导数千名孩子学习内驱力,将无数家庭解救于“水火”之中。

所以,我非常非常想要把自己的收获与改变分享给所有的父母!

教育孩子,此生只有一次机会!根本没有后悔药!现在错过了,将耽误孩子一生!

▍文章来源:网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