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冬奥赛场,离男女平等还有多远

作者:單讀Reading
冬奥赛场,离男女平等还有多远

自 2 月 4 日开幕以来,冬奥会频繁占据新闻头条,其中就有备受瞩目的话题人物谷爱凌,而今天,她正好会参加自由式滑雪女子坡面障碍技巧资格赛。谷爱凌在采访中说,希望自己成为女孩子为数不多的运动上的榜样,她的成功汇入了今天奥运会的性别平等叙事中,证明女性一样可以追求力量、健康和自信。

以前的女性,在冬奥会的赛场上是什么样的呢?回看历史,你恐怕会有些吃惊,女性的缺席和被轻视才是这段历史的主题。虽然今天较之以往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运动中的不平等情况依旧显著,想要撼动性别权力结构这座大山,我们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女性参加冬奥会的历史:

曾经只能参加花滑

冬季运动一开始并没有纳入奥林匹克竞技的范畴,但此时滑雪、滑冰、橇类、冰球运动已兴盛于欧洲,据记载,最早的女性冰球运动影像拍摄于 1890 年(女子冰球被纳入奥运赛场则要等到一百年以后)。

首届冬奥会举办于 1924 年的法国夏蒙尼,涵盖北欧两项、冰壶、冰球、速度滑冰、跳台滑雪等多个项目,共计 16 个国家、260 名运动员参与。

冬奥赛场,离男女平等还有多远

上海《大陆报》关于首届冬奥会开幕式的报道(1924 年 1 月 27 日)

其中仅有 13名女性运动员,她们只被允许角逐花样滑冰的世界冠军。最终匈牙利的 Herma Planck-Szabo(左)夺得冬奥会女子世界首金,英国的 Ethel Muckelt(中)、美国的 Beatrix Loughran(右)分获银牌与铜牌。

冬奥赛场,离男女平等还有多远

1924 年首届冬奥会花样滑冰奖牌得主合影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女性都只被允许参加花样滑冰,直到 1948 年,女子滑雪才作为正式比赛项目亮相瑞士圣莫里茨。1952 年增设女子越野滑雪 10 公里,男子越野滑雪则分为 18 公里与 50 公里两个量级,前者后改为 15 公里;1956 年女子滑雪增设 3*5 公里接力,比男子 4*10 公里接力项目晚了 20 年。

冬奥赛场,离男女平等还有多远

1948 年,英国女子高山滑雪运动员 Xanthe Ryder 比赛中

1960 年,第八届冬奥会举办于美国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市斯阔谷。女子速度滑冰首次成为正式比赛项目,设 500 、 1000 、 1500 、 3000 米四个分项。而男子速滑项目在首届冬奥会后就已经基本固定下来,为 500、1500、5000、10000 米四个分项。

冬奥赛场,离男女平等还有多远

比赛中的女子速滑运动员

1964 年,女子项目增设单人雪橇和双人雪橇,这也是雪橇首次进入奥运会。到 1992 年最后一届与夏季奥运会同年举行的冬季奥运会,女性运动员首获冬季两项的准入,设 7.5 公里、 15 公里以及 3*7.5 公里接力三项,但是早在 1960 年,冬奥会就增设了男子冬季两项。此时,冬奥会已有近 60 个小项,女性运动员人数达 488 人,占总人数的 26 %。

随着冬奥会独立运转,小项目较之前更为丰富。增设自由式滑雪、单板滑雪等分项,雪车也开放给女性运动员,2002 盐湖城冬奥会首次设置女子双人雪车,比男子项目晚了近 70 年——在 1924 年首届冬奥会,男子四人雪车就被列入正式比赛项目,1932 年美国普莱西德湖冬奥会又增设了男子双人雪车。

而谷爱凌大放异彩的女子跳台滑雪,其实在2014 年索契冬奥会时才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除了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

还要性别更平等

到了 2022 北京冬奥会,女性运动员的比例已达到 45%,数据为历史最高,再回看 1924 年在法国举办的首届冬奥会,只有4.3% 的运动员为女性,历经 40 年的平权运动,在冬奥会赛场上也有所体现。

如今,奥运会在“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之外,也要追求“性别更平等”。

#1

本届冬奥会上,7 个竞赛项目首次亮相,声称以提高女性运动员参与度为目标。

其中有一个女子项目——女子单人雪车。单人雪车目前只向女性运动员开放,因为四个雪车项目包括男子双人雪车、女子双人雪车、男子四人雪车、女子单人雪车,只有新增女子单人雪车,才能让女子和男子一样,有两个夺金机会。

冬奥赛场,离男女平等还有多远

女子单人雪车(monobob)

自由式滑雪新增了 3 个竞赛项目,分别为男子和女子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以及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团体。混合团体赛上,每支队五可派 3 名选手参加,2 男 1 女或 2 女 1 男。

其他 3 个新增男女混合项目为:跳台滑雪混合团体,参赛队伍至少由 2 名男运动员和 2 名女运动员组成;单板滑雪障碍追逐混合团体,每支队伍由 2 人组成,男女选手各 1 名;短道速滑混合接力,每个国家和地区将派出由 2 男 2 女组成的队伍,中国队在该项目上夺得了金牌。

国际奥组会希望通过增加男女混合项目来助力性别平等。

冬奥赛场,离男女平等还有多远

短道速滑混合接力

#2

花样滑冰应该在所有冬季项目里最受大众欢迎,是一项具有很高观赏性的竞技体育。前几天举行的男单花滑比赛屡屡登上热搜,羽生结弦的孤勇挑战和陈巍开启的男单新时代,以各种方式被书写着。但是你是否留意到,此前花样滑冰中,涉及女性的指代都是“ladies”?

一个多世纪以来,花样滑冰一直坚持严格且传统的性别规则,例如在服装上的规定,区别男人应该做的动作和女人应该做的动作,设立双人滑等。花样滑冰中使用“ladies”,强调了女性特质,优雅、端庄,但涉及男性时,使用的并非与“ladies”对应的“gentlemen”,而就是“men”。

2021 年 6 月,国际滑联(ISU)终于做出了变革,宣布将花样滑冰中的“ladies”改为“women”。加拿大花样滑冰运动员、世界冠军 Kaitlyn Weaver 表示,命名的力量不容小觑:ladies 剥夺了我们的力量、运动能力和性欲。

冬奥赛场,离男女平等还有多远

花样滑冰各项动作的名称已做了相应的改变

闯入男性宰制的运动世界

女性依然困难重重

但是以上的举措,被质疑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政治正确,女性运动员的结构性困境并未被解决,在今天,运动中的性别不平等依然是显著的。

冬奥会迄今仍有一个只允许男性参加的项目——北欧两项,由跳台滑雪和越野滑雪组成。

因为直到 2014 索契冬奥会才设立了女子跳台滑雪项目,所以对女性运动员而言,一直以来也就不存在北欧两项。在女子跳台滑雪加入后,女子北欧两项有了可能性,但也没有很快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在筹备 2022 北京冬奥会时,其实增设女子北欧两项的申请已经提交了,却被国际奥组委驳回。也许在 2026 年,我们可以看到女性参加北欧两项吧。

因为男性总被认为是更好的运动员,生理上比女性更强壮,在一些竞赛项目上,男子项目和女子项目差异悬殊。

比如越野滑雪,虽然男女都有 6 个参赛项目,在本届冬奥会上,男子、女子选手各 148 位——数字上绝对平等,但是在距离上,男子和女子项目并不相同。其中 4 个项目,男性的滑行距离都更长,最长距离的比赛差距则尤为明显,男性需要滑 50 公里,而女性只被要求滑 30 公里。

跳台滑雪的男子项目包括个人标准台、个人大跳台和男子团体赛,女子项目则只有个人标准台。因此,前面提到的跳台滑雪混合团体赛,也只在标准台进行。

#3

冰球是一项由男性宰制的运动。

具体到本届冬奥会,有 10 支女子冰球队参赛(平昌冬奥会只有 8 支),但是自 1976 年首届冬奥会起,就一直有 12 支男子冰球队参赛(1998 年和 2002 年甚至还达到过 14 支)。不仅如此,男子冰球队由 25 人组成,女子冰球队则只有 23 人。

还有女性运动员指出,女性从运动员成为教练的上升渠道几乎被阻断,10 支参加北京冬奥会的女子冰球队的教练都是男性。而且女子冰球运动也缺少投资和关注度。

冬奥赛场,离男女平等还有多远

冰球

冰球这项运动,尤其在受欢迎的北美地区,被视作男性气概的体现,运动员要有爆发力、攻击性,在比赛中身体冲撞。所以男性才是“真正”的冰球运动员,男孩会被早早地鼓励参加冰球运动,获得更多更好的训练资源。在传统性别观念下,男子冰球比赛才是这项运动该有的样子,人们乐于观看,自然能得到商业回报,进而鼓励更多男性参与这项运动。

如果女性参加了冰球运动,处境就会显得尴尬,她们既无法符合男性冰球运动员的形象,也脱离了常规的女性形象。有研究者写道,女子冰球运动会挑战那种男性气概霸权,更强调速度、策略,而减少攻击性;但也有女性运动员认为,还是该遵循冰球运动原来的模样,身体冲撞是不可少的一部分,她们会乐于撇去女性特质而去追求男性气概。

赛场上不能讲男女平等吗?

回溯女性参加冬奥会的历史,女性的准入时间总是比男性晚,又总是不被允许参加一些项目,就算参加了,项目强度也低于男性。是因为冰雪运动不适合女性吗?这些差异的存在,是因为女性做不到,还是因为她们不被鼓励展现自己的潜力呢?

2014 年的索契冬奥会上,捷克单板滑雪选手 Sarka Pancochova 为完成高弧度旋转动作跌入两个跳台之间的凹槽。所幸她的身体并无大碍,但头盔直接被摔成了两半。《纽约时报》称男女运动员在赛道上完全“性别平等”确实很可能给女性运动员带去更多伤害隐患——冒生命危险挑战极限的参赛者大有人在。

香港中文大学的运动科学博士 John O'Reilly 持相反意见,他认为女性并不会因为生理结构而不能完成与男性标准相同的比赛:“男性的肌肉含量多过女性所以他们比女性更强壮,并不是女子无法参加一万米滑冰或高山跳台滑雪的理由。”

女性在冬季赛场上的长期缺席或被轻视,与其说是由生理因素决定的,不如说是性别权力结构在作祟。学者 Koivula 提出了运动中的性别问题,女性总是被期待选择有助于形塑苗条、匀称身材的运动,男性则应该参与那些对力量和耐力有要求的运动。这就是为什么,女性在很多年里,只被允许参加花样滑冰,充当可以被观赏的对象。

但当女性运动员去追逐力量、速度、自信,也仍旧容易为既有的性别观念所左右。一篇访谈了女性冰球运动员的论文中写道,她们会把男性运动员描述为雄心壮志、能更好地处理危机,在运动中表现更好,而女性运动员则被描述得相对负面,情绪化,是关注自身状态而非比赛成绩的弱者形象。对大部分女性运动员而言,她们处理自己身份的方式,往往只是把自己和普通女性区分开来,然后继续同意传统的男女性差别。

难以撼动的性别权力结构,还在阻碍更多女性自在地投入到各种运动项目中,并且获得匹敌男性的支持和回报。虽然冬奥会上的性别数据表现日渐持平,女运动员们也开始成为大众偶像,但这恐怕只是阶段性的成果,往后,如何建立对性别权力结构的深刻理解,寻找积极的应对策略?这是今天我们还要提出的问题。

编辑:何珊珊、左尧依

参考文献:

1. https://onherturf.nbcsports.com/2022/02/06/2022-winter-olympics-gender-equal/

How close are the Winter Olympics to being gender equal? (Alex Azzi)

2. https://sports.yahoo.com/change-figure-skaters-now-women-023637195.html?guccounter=1

In a change, figure skaters are now “women” instead of “ladies” (Alex Azzi)

3. https://olympics.com/en/

4. https://www.cnet.com/how-to/monobob-new-women-winter-olympics-event/

Monobob: What to know about the Winter Olympics' new woman-only event(Dan Avery)

5. https://www.britannica.com/sports/Olympic-Games/Innsbruck-Austria-1964

History of Olympic Winter Games(David Young)

6. https://cn.nytimes.com/sports/20140219/c19injuries/

冬奥会极限项目令更多女运动员受伤(JOHN BRANCH)

7. Gender in ice hockey: women in a male territory,Scand J Med Sci Sports,2008: 18: 235–249(K. Gilenstam , S. Karp , K. Henriksson-Larse ́n)

8.https://www.scmp.com/sport/other-sport/article/3165127/women-winter-olympics-why-change-has-taken-so-long-fight-far

Women at the Winter Olympics: why change has taken so long, with the fight far from finished(Mia Castagnone)

9.https://www.skyhinews.com/news/without-womens-nordic-combined-2022-olympic-games-wont-be-gender-equal/ Without women’s Nordic combined, 2022 Olympic Games won’t be gender-equal(Shelby Reardon)

10.冬奥会项目设置的历史演进研究,马伶,2017

11.《冬奥简史》,季成,北京联合出版社,2021

冬奥赛场,离男女平等还有多远
冬奥赛场,离男女平等还有多远
冬奥赛场,离男女平等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