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晚,在北京冬奥会男子钢架雪车比赛中,首次参加冬奥会的小将闫文港以4分01秒77收获季军,中国钢架雪车实现在冬奥会上奖牌“零”的突破。
从无到有,中国队进步的速度如昨夜“雪游龙”赛道上的钢架雪车般高速飞驰。2月11日晚,在北京冬奥会男子钢架雪车比赛中,首次参加冬奥会的小将闫文港以4分01秒77收获季军,以一枚宝贵的铜牌证明了队伍的强大实力,也实现了中国钢架雪车选手在冬奥会上奖牌“零”的突破。这是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冬奥会上收获的第七枚奖牌,也是中国选手首次在钢架雪车项目中站上奥运领奖台。这位97年出生的小将,改写了中国钢架雪车的历史。
闫文港和殷正已经将中国的钢架雪车推上了一个新高度,透过北京冬奥会的这扇窗,中国钢架雪车也正在得到更多的关注。
钢架雪车是冬奥会上一项古老而典型的运动,早在1928年的圣莫里茨冬奥会上就已经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但在近百年之后,这项历史悠久的运动才开始在中国逐渐开展起来。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后,中国钢架雪车国家队于2015年成立。虽然建队时间不长,但这支年轻的队伍却在平昌、北京两个冬奥周期中突破不断。在北京冬奥会的“雪游龙”赛道上,中国钢架雪车队也向世界展现了“中国速度”。
最早国内并无专业的钢架雪车运动员,钢架雪车国家队在成立之后便开始着手选材工作。在钢架雪车领域,跨界跨项选材则是颇为常见的选拔方式。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女子组冠军艾米·威廉姆斯、蝉联2014和2018两届冬奥会女子组冠军的利兹·雅尔诺德以及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为亚洲选手首开纪录的韩国选手尹诚彬,都是由田径项目转项而来。这是因为钢架雪车项目要求运动员有出色的爆发力,能够在推车起跑阶段为钢架雪车提供足够大的加速度,田径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也与钢架雪车项目所需要的条件颇为相似。
参考国外的钢架雪车队员选材标准,2015年8月,钢架雪车国家队完成了第一次跨界跨项选材,在平昌冬奥会时为中国队创下历史的耿文强以及在北京冬奥会亮相的闫文港,都是来自这次选拔,在入队之前,两人都是跳远项目运动员。
对跨界跨项而来的新队员们来说,钢架雪车依旧是一项陌生的运动,在尝试与磨合之间,队伍也在一直在更新成员。在初次选拔完成之后,钢架雪车队又完成了几次跨界跨项选材。此前在北京体育大学读书的短跑运动员殷正,则在2017年加入了队伍。
在选拔出合适的运动员之后,钢架雪车国家队的征程这才刚刚起步。当时国内还并没有钢架雪车赛道,队伍只能在冬季辗转欧洲和北美地区,一点一点地熟悉每一条赛道的特性,而且最初队员们也只能租用或者是重新利用被其他人淘汰的器材,因为器材不合适而带来的事故和受伤也在所难免。夏训期间,钢架雪车的队员们便在国内进行一部分体能训练,并利用由轮子替代钢刃的模拟训练器,苦练推车出发技术。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临近以及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建设的完成,钢架雪车国家队在国内拥有了一条标准赛道“雪游龙”,也有了更完备的训练设施。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配套有一座专门练习赛道出发的训练馆,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科学训练小组组织研发的数字化科学训练辅助平台也在这里投入使用,队员们的每一次推车滑行速度与效率如何以及哪些细节仍需提要提升,都有数据可循。
除了拥有自己的主场赛道和更加科学的训练环境之外,钢架雪车国家队也拥有了自己的器材,以往租借与回收利用他人的器材也成为了历史。在北京南郊的二七训练中心,队员们还会利用风洞实验,掌握在钢架雪车上滑行的最佳姿态,并对器材进行测试并改进。
以往在钢架雪车赛场上,欧美运动品牌设计和制造的连体服与钢架雪车鞋占据主流,但中国队队员们在北京冬奥会的赛场上将穿上由安踏原创设计重量更轻、却能有效减小风阻的战靴。经过测试,这款战靴在起跑推进阶段相较其他品牌可平均提高0.023秒。有时钢架雪车项目的胜负差距精确到百分秒单位,推车起跑又是钢架雪车比赛最重要的技术环节,能够在这一阶段提升速度,可谓意义重大。正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运动员们来说,能够通过器材装备提升成绩事半功倍,他们也可以在推车起步之外的其他技术环节投入更多精力。
虽然钢架雪车国家队初建如筚路蓝缕,但队员们很快便在国际赛场上取得了突破。在练习钢架雪车仅一个赛季之后,耿文强便在2016-17赛季两次跻身洲际杯前八名,并在接下来的2017-18赛季迎来了参加水平更高、竞争更激烈的世界杯赛事的机会。2017年11月的美国普莱西德湖,首次参加世界杯比赛的耿文强便取得了第7名的好成绩。在平昌冬奥会资格获取的积分系统中,初登国际赛场的耿文强凭借两个赛季的努力,位列第27位,也拿到了一张平昌冬奥会的入场券。
2018年2月的平昌阿尔卑西亚滑行中心,冬奥会的钢架雪车比赛中首次出现了中国选手的身影。耿文强一度在第二轮比赛中滑出全场位列第7名的成绩,并在四轮比赛全部结束后获得第13名,相比他上一赛季的世锦赛第21名排位,已是巨大进步。
有了平昌冬奥会的历练后,耿文强在北京周期更进一步。2020年1月,耿文强在世界杯法国拉普拉涅站获得季军,这也是第一次有中国选手登上钢架雪车世界杯的领奖台。当时耿文强与平昌冬奥会冠军尹诚彬名次并列,只落后于索契冬奥会冠军特雷季亚科夫以及6届世锦赛冠军马丁·杜库尔斯。在因疫情暂别赛场一个赛季后,耿文强又在2021年11月的世界杯奥地利因斯布鲁克站登上最高领奖台,成为首位问鼎钢架雪车世界杯的选手。
在耿文强看来,自己能够在这两场比赛中都有成绩上的突破,得益于出发技术的完善与弯道处理的进步。赛道训练时间的积累,让耿文强对钢架雪车运动有了更多的理解,在那些难度更高的赛道中,他也找对了滑行了感觉。
而在钢架雪车国家队主教练施密德看来,耿文强的突破其实也是队伍在累积和学习阶段的成果的展现。为了能在北京冬奥会时的“雪游龙”赛道为主场观众留下深刻印象,钢架雪车国家队一直在按部就班地累积滑行里程、巩固基础技术,只待比赛时的爆发。
从平昌周期到北京周期,耿文强是那个成绩最为亮眼、为中国钢架雪车取得最多突破的选手,而与此同时,他的队友也在迅速成长。在队内选拔赛中脱颖而出、在北京冬奥会时出战的男子选手闫文港和殷正,便是在北京周期迎来突破的队员。
今年将满25岁的闫文港是与耿文强同期选拔进入钢架雪车国家队的队友,不过,闫文港钢架雪车生涯的第一座里程碑则来得稍晚一些。2018年10月,闫文港在欧洲杯德国国王湖站拿到冠军,这也为此前两个赛季参赛名次总在末位徘徊的他带来更多信心。赛季末,一直厚积薄发的闫文港获得出战级别更高的洲际杯和世界杯比赛的资格,此时他的名次则已经悄悄来到十名左右的区间。接下来的2019-20赛季,闫文港两次在世界杯中跻身前八,并在赛季末的世锦赛获得第11名,这也是中国选手在世锦赛上所取得的最好名次。
在平昌周期,闫文港曾有不少参赛机会,但那时他的表现似乎总与教练和自己的预期尚有距离。刚刚开始接触钢架雪车的闫文港还坦言自己“是一个非常暴躁的人”,但当他沉下心来时,一切便开始变得不一样了。在国王湖站的那次问鼎,更像是把闫文港推向了应有的上行轨道。这位自认“胆小”却又热爱曼岛TT摩托车赛等极限运动的男孩,也终于在钢架雪车的赛场上不断推进自己的极限。
在2018年才加入队伍的殷正则有着火箭般的上升轨迹。第一次试滑时还感觉“心一直在跳”、“又紧张又冷”的他在2019年第二次参加北美杯比赛时就拿到了第2名。2019-20赛季,殷正在北美杯的名次也稳定地保持在前八位。2020年2月,首次登上世界杯赛场的殷正就在拉脱维亚的锡古尔达赛道跑出了第9名的好成绩。来到2020-21赛季,殷正则拿下了4站欧洲杯冠军和1站洲际杯冠军。
与资历更深的两位队友耿文强、闫文港所不同的是,曾专业练习短跑的殷正也拥有一个十分突出的技术特点——他的推车起跑能力堪称世界顶级。虽然在近两个赛季,殷正更多地还是在北美杯、洲际杯这样级别稍低的比赛中亮相,但是两次锡古尔达赛道参加世界杯比赛,殷正的起跑速度都在全场参赛的选手中数一数二。但一直以来困扰殷正的问题则在于他身材偏瘦、体重不够大,他曾经因为相同的原因未能被雪车队的跨界跨项选材挑中。虽然钢架雪车对体重要求并不如雪车严格,但若运动员体重较轻,滑行加速度同样会受到影响。在参赛经验不多、身体条件也未达到最佳的情况下,殷正依旧在国际赛场频频取得佳绩,也足以证明他的潜力。
北京冬奥会上,大器晚成的闫文港与潜力无限的殷正携手登上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雪游龙”赛道,在这里,他们再次证明中国不再是钢架雪车的“荒漠”,并向世界展示钢架雪车的“中国速度”。中国钢架雪车队在经过了北京冬奥会的突破之后,还有多少潜力待被挖掘,在四年后的米兰冬奥会上或许能够找到更多答案。
文|宫珂
编辑|胡辣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