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朝帝师的四世孙将数百件文物捐给美国,他说:中国无法保护文物

要想真正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除了研究文字资料之外,也不能放过珍贵的历史文物。中国拥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在漫长的中国文明发展史中,很多珍贵的东西都被保留下来。四大发明的存在证明了中国人的聪慧,造纸术更是造福了全世界,我们之所以能确定这些东西都是中国的,凭借的不是史书上的文字,而是考古学家们发现的证据,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各种文物。

清朝帝师的四世孙将数百件文物捐给美国,他说:中国无法保护文物

大陆现存的文物中,有些具有实际价值,比如说能证明中国人发明了各种东西的物件。还有的具备的是文化价值,比如中国唐代瓷,瓷器的形状和上面的花纹都能体现当时唐代工匠们高超的技术和审美。

不管哪种文物,对于国家来说都十分珍贵。中国存留的文物数目十分可观,但是有很多也在战争中遗失。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党中央一直在不留余力地寻找这些遗落在外的文物。许多文物几经辗转流落到了国外,中方只能尝试用钱将其买回来。

清朝帝师的四世孙将数百件文物捐给美国,他说:中国无法保护文物

虽然要付钱买回本属于大陆的文物这种事听着很荒唐,但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很多文物中国用钱都没办法买回来,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们在国外不断展出。许多文物因为战争原因流落国外,这是不可抗力,最让人生气的是,曾经有中国人将文物捐献给了其他国家,还说中国保护不了这些文物。

清朝末期是中国近代史上政治最黑暗的一段时期,慈禧掌权专政大肆敛财,底下的官员有样学样,腐败成为一种常态。这时候中国偏偏还面临着强大的外敌,过惯了安稳日子的朝臣们可不想在这时候发生战事,于是大部分人都支持“避战自保”政策。只有以礼部侍郎志锐和“南通才子”张謇为主的一批人提出要“以战止战”。

清朝帝师的四世孙将数百件文物捐给美国,他说:中国无法保护文物

这批人后来被称为南派清流,领导人是光绪帝的师傅翁同龢,除了力主驱除外敌,他在朝堂上多次揭露当时清廷中存在的弊政,痛斥慈禧奢靡无度的生活习惯。不过翁同龢虽然有自己的政治志向,但自己也不是清官,他作为两朝帝师,卖官鬻爵的事情没少做,因此攒下了丰厚的家底。

他收集的这些文物一代代传下去,最后落到了第五世孙的翁万戈的手中。那么这些文物中都有些什么东西呢?唐开元年间精写本《灵飞六甲经》就是翁万戈家族收藏的最早的精品之一,除此之外,各种明清时期的书法字帖更是不计其数,随便拿出来一件都能在古玩界引起震动。

清朝帝师的四世孙将数百件文物捐给美国,他说:中国无法保护文物

这些家藏传到了翁万戈手中,他很早就加入了美国籍,一直在美国留学。他曾经在上海居住过,但因为当时正逢战乱,为了保护好这些家藏,他离开中国去了纽约。对于他来说,家藏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而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这些家藏被带到纽约之后,避开了战火,得以完好保存,这一切都要多亏翁万戈当时的果断抉择。

其实很多家中收藏了文物的人,最后都会选择把文物捐献个国家,原因无他,国家能为这些文物提供最好的保护。而早年的时候翁万戈一点要将家藏捐献的想法都没有,从现实层面来说,他这种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当时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在文物保护方面做得不是很好,全国范围内规模大一点的博物馆都没有几座。

清朝帝师的四世孙将数百件文物捐给美国,他说:中国无法保护文物

但新中国成立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党中央在全国各地找回那些遗失的文物,并且将所有被找回的文物平均分配到全国各地的博物馆好好保存。而翁万戈做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决定,他将家藏捐赠给了波士顿博物馆。这批捐赠文物一共有183件,其中有130幅画作,31幅书法、18件拓片和4件织绣品。

这个消息传回中国之后,举国哗然。对于翁万戈来说,这个决定不是一时心血来潮,他在之后的十年中断断续续还捐赠了不少文物。当被问及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时,他表示守护家藏是自己一生的任务,而捐赠给波士顿博物馆也是因为在那里文物能得到很好的保护。

清朝帝师的四世孙将数百件文物捐给美国,他说:中国无法保护文物

他这番话虽然没有明说,但大家都能听出其中包含着他觉得中国保护不好这些文物的意思。之后中国试图用钱买回这些文物,经过很长时间的游说,总算以45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542册宋元明清的古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