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唐朝顶级文物,出土后随意堆积,市民都说可惜 专家却不以为然

众所周知,中国是拥有几千年文化的历史国家,老祖宗有不少传家宝,至今还埋在土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考古专家进行抢救性的发掘工作,得益于如今科技越来越发达,一般从地下往上来的宝物,都可以得到妥善的保管。可是1989年,山西永济县出土的一批唐朝文物中,却打破了大家既定想象。这次考古发现中,专家们发掘出了唐朝铁牛和铁人,这些文物可以说是价值连城,拥有极高的文化研究价值。然而发掘出土之后,考古学家却将这些顶级文物放置于露天,30多年来基本上很少维护。有不少普通市民都说十分可惜,然而考古专家似乎却是有意为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唐朝顶级文物,出土后随意堆积,市民都说可惜 专家却不以为然

这些唐朝的铁牛和铁人来历悠久,据说它们是在公元725年,也就是唐朝开元十三年铸成。这些铁牛和铁人,是古时修建航道所用的“镇河神兽”。可是因为黄河变迁,加上这段水路已年久失修,逐渐这些铁牛和铁人也快浮出水位线。直至1989年,永济县博物馆联合山西太原,以及河北等地多位考古学家,进行了抢救性的发掘工作。很快唐朝铁牛和铁人,完好无缺的从水里打捞上岸。

唐朝顶级文物,出土后随意堆积,市民都说可惜 专家却不以为然

出土的铁牛高约1.9米,长3米,宽1.3米。由于古时金属冶炼技术的发达,以及工匠的鬼斧神工,这些铁牛出土之后活灵活现,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头的大水牛。器身还雕刻着很多祝福的图案,所以不少专家通过出土的铁牛和铁人。可以详细推测,唐朝开元年间山西黄河一带居民的生活习惯,以及当时制作工匠的手法。这些铁牛和铁人,放眼全世界都是稀世罕见的珍宝。

唐朝顶级文物,出土后随意堆积,市民都说可惜 专家却不以为然

可是距今已经有1200多年的黄河铁牛被捞出之后,却被放于露天而不积极维护,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按理说黄河铁牛重达40吨,想将它完整的盗取出去应该是特别困难。可是考古专家多次发表公开声明称:他们是故意的将这批文物放置于露天。随着2005年发布的一则详细资料,我们才得知考古专家的背后用意。首先这批黄河铁牛和铁人,刚刚打捞上岸的时候,通体油光发亮,器身上下五彩斑斓非常耀眼。

唐朝顶级文物,出土后随意堆积,市民都说可惜 专家却不以为然

可是上世纪90年代,大陆文物保护设备比较落后,铁牛和铁人打捞上岸之后,经过长时间的氧化最外部颜料层发生脱落,逐渐形成了灰突突的样子。专家之所以将它们放置于露天维护,关键还是通过这样的保存方法,能最大程度的还原这批文物在水下的状态。如果放置于室内,很可能由于潮湿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这批文物还会出现一些其他的问题。黄河铁牛和铁人说白了就是一堆大铁块,放置于露天不会有任何影响。永济县博物馆让铁牛可供游人免费参观,还可以近距离的抚摸。

唐朝顶级文物,出土后随意堆积,市民都说可惜 专家却不以为然

相信不少山西的朋友,小时候都会摸过这些铁牛和铁人。而人手上带有油脂,经过游客长时间的抚摸,相反还会将这些铁牛和铁人变得光滑圆润,原理也就类似于古玩爱好者盘核桃或者是盘玉,或许这样的解释可能有些不太严谨,但大致是这个道理。所以考古专家,将这批铁文物放在了露天,只需要保证它们不被破坏,不被盗取即可。

唐朝顶级文物,出土后随意堆积,市民都说可惜 专家却不以为然

像这种重达40吨的铁块,即使用大锤和电锯也很难将它破坏相反,放在露天给游客近距离的抚摸,还能对文物本身起到很大的裨益。所以考古专家通过这样的方法,既能节省博物馆人力资源成本,同时还能造福广大群众,这可是一举数得的好事。因此这批文物并非放置于露天,并非暴殄天物,相反还是专家的良苦用心。

参考文献:唐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