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冬奥幕后|中国摘铜用上航天科技,这些技术加速雪地飞行

在闫文港摘走男子钢架雪车铜牌、为中国实现历史性突破后,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发来贺电:“闫文港不惧强手、敢打敢拼,在世界高手出色发挥的情况下,以4分1秒77的成绩为代表团拼得了一枚宝贵的铜牌,这是大陆历史上第一枚钢架雪车冬奥会奖牌;殷正以4分2秒13的成绩位列第5名,并以4秒58的成绩创造了赛道出发纪录,在中国赛道滑出了世界速度。”

比赛中,闫文港在第四轮滑出了最高时速129.71km/h、平均时速也达到120公里左右的完美表现,1分0秒15的成绩超越原本处于第三位的选手,夺得一枚宝贵的铜牌。

殷正也创造了赛道出发纪录,在这两项“中国第一”的背后,离不开科研人员保驾护航。在备战过程中,中国运动员甚至用上了航天科技。

冬奥幕后|中国摘铜用上航天科技,这些技术加速雪地飞行

在备战北京冬奥的过程中,国家队用上了航天科技。

在北体大二七国家冰雪运动训练科研基地,队员们在六自由度训练系统进行训练,能够通过六自由度平台运动及同步视频画面模拟出钢架雪车、雪车、雪橇、高山滑雪、越野滑雪等项目的真实赛场环境,帮助运动员们提前将赛道信息牢记于心,并形成肌肉记忆。

冬奥幕后|中国摘铜用上航天科技,这些技术加速雪地飞行

中国钢架雪车队的备战还用上了风洞科技。

据北京交通大学风洞实验室主任李波教授透露,钢架雪车是进行风洞测试最多的运动。

据悉,风洞是空气动力研究最有效的技术之一,传统冰雪强国都将风洞引入体育训练方法中。

在综合风洞馆,国家队在训练时可以模拟各种真实比赛现场环境,拥有常规陆地训练难以实现的精准特性,队员们通过这样的训练,更加精准地调整自己的动作。

冬奥幕后|中国摘铜用上航天科技,这些技术加速雪地飞行

此外,北理工宇航学院霍波教授团队研发了一套基于三维动作捕捉、自动姿态识别和超宽带等技术系统,实现了出发段及弯道段雪车雪橇的运动分析、出发段运动员的姿态运动学和人体动力学分析。

据北京理工大学官方介绍,基于视频整合及深度学习技术,应用监控视频进行了运动员全程滑行的运动学参数分析,准确获取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信息,精准分析运动员对雪橇的推拉情况,进而对推撬训练进行反馈,有力提升了训练成效。

同时,在弯道两端架设高速相机,有效捕捉运动员在训练和测试比赛中的入弯、出弯情况,并科学计算出弯道的运动学参数,帮助运动员和教练员找到最优轨迹,一目了然地分析运动过程,帮助中国健儿在这一项目上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