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白居易登楼眺望,谱写了一首名作,开篇气势非凡,颈联色彩绚丽

每一座城市都有生动感人的故事,每一处景点也都有令人遐想的传奇。花草树木,也许凝聚着一份深情;亭台楼阁,可能承载着一段历史。人们之所以喜欢登山临水,不仅因为可以让精神放松,也是由于能够感受到人文气息。

唐代诗人白居易一生阅历丰富,在其江州贬谪生涯里,诗人就曾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而当他在苏杭担任刺史时,更是感受深刻,也为后世留下了更多的佳作。下面分享白居易登楼眺望,谱写了一首名作,开篇气势非凡,颈联色彩绚丽。

白居易登楼眺望,谱写了一首名作,开篇气势非凡,颈联色彩绚丽

杭州春望

中唐: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白居易登楼眺望,谱写了一首名作,开篇气势非凡,颈联色彩绚丽

白居易50岁时担任杭州刺史,在任的20个月里,诗人筑堤保湖,疏浚六井,深受当地百姓们的拥戴。诗人非常喜欢西湖美景,闲暇时就在湖畔散步题诗,并留下了很多经久不衰的佳作。这首诗就是作者登上望海楼,即兴抒写的七律,展现出作者愉悦的心情。

开篇就境界阔大,气势非凡,首句点明地点和时间,拂晓时分、朝霞璀璨,作者在高耸的望海楼上极目远眺,护江堤上松软的白沙在霞光的映照下,也显得极其耀眼。诗人踏堤漫步,一边沐浴着春日的暖阳,一边欣赏着湖中的风景,倍觉舒爽和惬意。

白居易登楼眺望,谱写了一首名作,开篇气势非凡,颈联色彩绚丽

诗人多年来一直宦海沉浮,因为看不惯朝堂中的争斗,他轻车简从,竟然步行了三个多月,才风尘仆仆地来到杭州。他一路视察民情,了解百姓们的疾苦,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在西湖开闸放水,极大地缓解了当地的旱情。之后白大人又访贫问苦,让父老乡亲们对美好生活有了盼头。

诗人回首往事,那些生动的场景仿佛都历历在目,百姓们的爱戴也慰藉了这位太守的孤寂之心。诗人正凝神静思,阵阵涛声打断了他的思绪。他再环顾左右,只见周围柳色青青、春意盎然,诗人不由得兴致高涨。“夜入、春藏”,描写形象,读者仿佛可以听到伍子胥的驱涛之声,又好像能够感受到杨柳对苏小小的别样情感。

白居易登楼眺望,谱写了一首名作,开篇气势非凡,颈联色彩绚丽

颈联转而描写现实中的风物人情,“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红袖织绫与梨花春酒,都是具有杭州特色的珍贵物品,诗人赞美当地百姓的勤劳智慧,也颂扬劳动人民的活力四射。

“柿蒂”是柿子与其根茎相连的部分,绣女们却活灵活现地将其展现在绸缎中,可谓巧夺天工,更令人赏心悦目。而梨花酒也是当地百姓们亲手酿造的好酒,让诗人也大饱口福。简短的14个字,尽显色彩绚丽,也充满了民族风情。

白居易登楼眺望,谱写了一首名作,开篇气势非凡,颈联色彩绚丽

结尾又回到春望的主题,诗人看见大堤上碧草如茵,宛如少女身上系的裙带,不禁叹为观止。西南路,是从西湖断桥通向孤山的长堤,俗称白堤。

“草绿裙腰一道斜”,尾句想象丰富、比喻恰当,描绘出春天里西湖堤岸上草木葱绿、风景如画的喜人场景。作者虽然没有一句表达自己的感受,但用景语结束全篇,人们却能体会到乐天的舒畅心情。

白居易登楼眺望,谱写了一首名作,开篇气势非凡,颈联色彩绚丽

白居易的这首七律写景生动,想象神奇。作者与古人对话,和百姓聊天,他好像还知道涛声的寓意,懂得柳树的深情,令人钦佩不已。

全文意象丰富、色彩绚烂,不仅展现出西湖的自然风光,而且抒写了当地的风俗,展现出白居易丰富的学识和深厚的功底,乐天不愧为中唐杰出诗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