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01年,福清领导找到曹德旺:“最近手头紧,借我7500万吧!”“我从来不借钱。”“那我给你们3座收费站,总可以吧?”

2001年,福清领导找到曹德旺:“最近手头紧,借我7500万吧!”“我从来不借钱。”“那我给你们3座收费站,总可以吧?”碍于面子,曹德旺答应了。可谁知,很多人冲卡不交费,曹德旺用了两招,一年就赚回3000万!

熟悉曹德旺的朋友都知道,曹德旺有一条准则:从来不借钱,无论关系亲密。然而曹德旺却借钱给政府,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当时福清政府也是没有办法了,这才向曹德旺这个企业家借钱。福清领导见到曹德旺之后,直接开口:“借7500万解决燃眉之急,当然这也不是强制性的。福清政府会将三座收费站抵押给你,并给你5年的收费权。”  

福清是曹德旺的老家,领导说到这里了,曹德旺也不好意思拒绝,于是便同意下来。

听说这个消息之后,很多人都觉得曹德旺这个决定好,因为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一个稳赚不赔的买卖,就连曹德旺本人也是这么认为的。

然而,令所有人都没想到,这三座收费站带来的不是利润而是麻烦。

接手一个月之后,曹德旺手下的人便找到了曹德旺,阐述了现在收费站遇到的问题,很多人听说这件事之后,很多人都不缴费,直接充卡,现在收费站已经陷入恶性亏损了。

于是曹德旺便让人去找问题的根源,经过一番调查之后,曹德旺发现当地的很多事业单位在经过收费站的时候,直接亮出自己的证件,接着便扬长而去。

更有甚者,在工作人员要求他们缴费的时候,对于工作人员就是一阵大骂,工作人员也是非常憋屈,实在是没有办法这才找到了曹德旺。

清楚了问题之后,曹德旺也不打算惯着那些人,直接请交管大队前来帮忙,将不给钱的车辆都扣下。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人托关系将车给提了出来,这下子直接惹恼了曹德旺,于是便让人将所有的车辆都送到福耀。

当时福耀门口每天都围着一群人前来提车,曹德旺也是十分硬气。想提车可以,不过要拿一把手的签名来提。为了几十块钱的提车费找领导,完全不值当,于是便补交了费用。

别说这个方法还真是管用,自从有了这个方法之后,收费站就开始走上了正轨。没过几个月的时间,收费站便开始赚钱了。

收费站挣钱了,所有人都很高兴。但曹德旺知道这个方法只是一时的,要想一直施行下去是根本不可能的一件事情。

随着时间的不断增加,那些人对于曹德旺的不满也在增加。两年之后,曹德旺通过收费站已经赚了7500万。就在这时候曹德旺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惊叹的决定。

曹德旺找到政府部门,希望将这三座收费站拆掉,以后三年福耀也放弃对收费站经营权的占用。

很多人都不理解,要知道按照这个走势,三年之后曹德旺少说也能赚1亿,为什么要放弃呢?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是曹德旺做生意的准则,也是福耀立于社会的根本。

曹德旺一句话让我最为印象深刻他说:“什么是企业家?是一个事业成功后,对社会对国家有高度责任感的人,才算得上是企业家。不然的话你再怎么成功也只能算一个土豪!”

曹德旺幼时家贫,14岁就被迫辍学,之后他在街头卖过烟丝、贩过水果、拉过板车,尝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但他一直不断地与命运抗争。1983年他承包玻璃厂,1987年成立福耀,至今福耀已经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供应商。

70多岁的时候,曹德旺曹德旺回顾自己早年的艰辛,创业的不易,以及多年的经商经验、心路历程,写了《心若菩提》这本书。

这本书将他毕生的所见所闻,在商海跌宕起伏的故事,以及商人的智慧和为人处世的哲学全都写进这本书里,看完之后既感慨他的不易,又佩服他的智慧,更叹服他的魄力。

而写下《心若菩提》这套书,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让自己用行动感化更多心中有大爱的广大人群。因为这套书的每一笔费用,曹德旺都会捐献出来,给更多需要帮助的山区、灾区。

如果你想要更深入了解曹德旺的人生故事,想要学习曹德旺身上的精神,不妨看看这本《心若菩提》。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追溯曹德旺70多年来的从商经历,重拾曹德旺的人生,探寻他身上的精神。

点击下方商品链接或者“看一看”。让曹德旺的智慧指引你前进的方向。

《心若菩提》

2001年,福清领导找到曹德旺:“最近手头紧,借我7500万吧!”“我从来不借钱。”“那我给你们3座收费站,总可以吧?”
2001年,福清领导找到曹德旺:“最近手头紧,借我7500万吧!”“我从来不借钱。”“那我给你们3座收费站,总可以吧?”
2001年,福清领导找到曹德旺:“最近手头紧,借我7500万吧!”“我从来不借钱。”“那我给你们3座收费站,总可以吧?”
2001年,福清领导找到曹德旺:“最近手头紧,借我7500万吧!”“我从来不借钱。”“那我给你们3座收费站,总可以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