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脑瘫患者到清华博士后:披荆斩棘的“月亮使者”张九童

作者:华夏时报
从脑瘫患者到清华博士后:披荆斩棘的“月亮使者”张九童

讲课中的张九童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周南 王晓慧 北京报道

残疾是什么?

10岁之前,张九童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他知道自己身体不太好,跑得比别人慢,他以为自己只是生病了,迟早会好。可是他不明白,为什么足球课上自己只能当守门员,而且老师总配一个人跟他一起守一个门,为什么篮球课上自己只能在场下拍球。直到张九童哭着问妈妈“我为什么不能像其他同学那样上场打球”的那天,他才在妈妈泪流满面地解释中明白残疾对他而言究竟是什么。

如今的张九童33岁,获得博士学位,完成清华大学博士后研究,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目前是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下称“南京特师”)的一名思政课教师。同时,他也是学校最年轻的副教授和特殊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是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理事。去年,他又被推选为江苏省驻宁高校党代表、南京栖霞区政协委员。

如今的张九童对“残疾”有着极为深刻的理解,他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残疾与社会实践和具体文化相连,分为绝对残疾和相对残疾。绝对残疾是一个恒定因素,决定了残疾人在一些实践活动中的限制,而相对残疾决定了一个残疾人的潜能。残疾人工作就是不断缩小绝对残疾,而去开掘残疾人潜能的过程。而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的使命就是以博爱塑魂的精神培养特教师资,培养残疾人事业管理人才,服务于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事业。”

从脑瘫患者到清华博士后:披荆斩棘的“月亮使者”张九童

张九童开展小型教学沙龙

成长:先看到残疾人作为人的普遍性

“如果把健全人比作太阳,那么残疾人就是月亮。月亮之所以皓皓如银,是因为有阳光的普照。太阳永远是圆的,可月亮却要体验圆缺的交替。但是,太阳和月亮的梦没有区别,都是圆的。”张九童的这段话点亮了很多人的心,而他就是“月亮使者”。

张九童的残疾由来已久。1988年10月24日张九童在山东滨州出生,难产造成的脑瘫后遗症让他5岁才能歪歪扭扭地独自走路。张九童人生的前行之路因为身体残疾障碍重重,认识残疾的过程同样艰辛漫长,然而张九童并未言语太多。他笑着告诉记者,早在他还不知道什么是残疾之前,家人就对他的人格意志进行了充分培养。

姥爷是一名经验丰富的退伍老兵,常给他讲革命故事,红色的种子早已埋在了他幼小的心灵中。11岁时张九童就开始阅读政府工作报告、党代会报告,并主动写下感想。也正是因为对政治和国家大事充满了兴趣和感情,大学选专业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教导赋予了他克服困难、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他受益至今。

从脑瘫患者到清华博士后:披荆斩棘的“月亮使者”张九童

张九童与残疾学生谈心

父亲是一名政工干部,引导张九童也“很有一套”。幼时,常给他讲张海迪、海伦·凯勒的故事。张九童喜欢体育,父亲就教他打篮球,开始每次只能拍一两个,后来为了完成三秒区外定点投篮30个的目标,9岁的张九童从晚上六点一直投到九点半,最终成为班级定点投篮冠军。张九童酷爱写作,父亲就予以辅导和支持,高中毕业那年,张九童出版了46万字的《九童作文》,记录了一个残疾孩子跌跌撞撞成长和探索的心路历程,是国内残疾高中生首部个人作文集。2007年,张九童入读滨州学院,圆梦大学。而后一鼓作气为梦想冲刺,考入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博连读。

读书改变命运,张九童深知,教育对残疾人命运的改变更具有根本性。2016年博士毕业后,张九童选择成为南京特师的一名思政课教师。他希望用毕生所学,为更多残疾人接受教育献绵薄之力。至此,张九童开启了从融合教育的受益者向融合教育的参与者和奉献者的新蜕变。实际上,张九童的爱人也是基层特殊教育学校的从业者。张九童笑着告诉记者,他的家庭也是残健融合的家庭,他们都希望为特殊教育和残疾人事业献力。

笔耕不辍,奋斗不止。自求学至今,张九童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课题17项,在《光明日报》(理论版)等权威刊物、CSSCI、SCI及各类期刊发表文章近70篇,出版专著、合著6部,论文被“学习强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获得江苏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教育系统先进个人、省级优秀博士论文、“感动南京”年度人物等荣誉奖励90余项。在北大、清华等地进行学术报告和演讲80余次。

细数自己的过往,张九童告诉记者,自己的成就与父母的耐心、社会的关怀和个人的拼搏密切相关,而关键的内核在于成长的路上,作为残疾人,他被如何看待,他又如何看待自己。从这个角度,树立新残疾人观意义重大,从根本上要扭转社会审视残疾人的方式,“当我们看待残疾人时,先看到他是人。”

逐梦:“千万千万千万不要放弃”

“我有一个月亮的梦想,祈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有一个圆满的家庭,祈愿每一个残疾朋友都能有一个有价值的人生,祈愿我们的社会处处充满阳光。”说这话时,张九童很激动。而南京特师的三尺讲台就是张九童追逐梦想的着力点。

南京特师是中国特教师资培养的摇篮,高等融合教育是其一大特色,学校健全人学生与残疾人学生的比例为9:1。生活中,鉴于其教师和残疾人双重身份的特殊性,张九童成为了健全人学生和残疾人学生沟通融合的桥梁。

学习上,张九童更是致力于通过创造性地教学带给同学们“政治获得感”。他所教授的政治学原理这门课理论性和哲思性非常强,然而聋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明显不足,在面对“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等概念时会产生很多疑问,“建筑是房子,和政治法律制度、思想观念有什么关系?”“物质生产关系为什么叫基础?地基怎么能是物质生产关系?”面对聋生的困惑,张九童通过形象的比喻帮助他们理解:“你把整个国家想成是一栋楼,那么决定国家性质的就是地基,政治上它就是物质生产关系,再看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少数人所有还是归多数人所有,这就是私有制和公有制的区别。”

声情并茂、旁征博引的教学让张九童的政治学课程深受学生喜爱,不少学生主动跟学院领导提出“政治课一定不要换老师”,学生评教更是多次名列第一。“他们没有因为我是一个残疾教师而有微词或异议,非常喜欢上我的课,学生的认可是我最大的荣耀,是我作为老师的最高奖赏。”

记者了解到,作为学生的梦想导师,张九童还先后为100多位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义务接受咨询2000多次,开展公益性讲座和报告60余场,作为核心成员申报的课程思政项目获批省级示范课程和省级示范专业,他还受邀担任985高校课程思政指导专家。

张九童将“博爱塑魂”的精神刻进骨血,藏于心、行以身,他通过授业解惑和身体力行坚定了学生们服务于特殊教育和残疾人事业的信心和信念。他直言,融合教育是他要为之奋斗一生的“月之梦”。

采访最后,张九童一字一顿郑重道:“我想告诉所有的残疾朋友们,无论遇到什么挫折和困难,请你们千万千万千万不要放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