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文化
SPRING FESTIVAL
虎,在中国历来被称为“百兽之王”,《说文解字》介绍:“虎,山兽之君也。”因为虎的威猛,其形姿画像, 自古以来就得到广泛使用,以辟邪驱祟。
在中国民俗生活中,人们如此地喜爱虎,是因为虎有力量、有气概。如虎将、虎士、虎威、虎步、 虎夫等,形容的都是英雄好汉。如形势雄威称“虎踞”,英雄豪杰奋发有为称“虎啸风生”。在山西、陕西等地,姑娘的陪嫁品中必有一对特大号的面老虎, 还有虎头鞋、虎头枕、虎头帽等。带有这些东西,什么邪恶都不敢栖身。由于虎花纹斑斓,额头纹路似 “王”字,因此民俗物品中虎的形象也常常是额头饰“王”字,俗称“虎头王”。从这些虎纹肚兜、 虎头帽、虎头鞋等带有虎的大小饰物上看,好像人和动物都是朋友,或许是表现人和兽之间的亲密和谐关系。
平针绣虎羊镶边苫盆巾
年代 民国
地区 山西忻州
尺寸 长 42 厘米 宽 42 厘米
这是一件尺寸较大的苫盆巾,以虎和羊为主题,图中绣有八只虎、两只羊,另有花卉点缀。
在陕西、山西,每到端午时节,人们戴着虎辟邪。有的在小孩的额头上用雄黄画一个“王”字,其意在于借虎驱邪,姑娘出嫁的陪嫁品中必有一对特大的面老虎,还有虎头鞋、虎头帽等,已成为陪嫁的风俗习惯。其实老虎很通人性,传说有一个故事很有趣。有一个老太婆去官府告状,说老虎吃了她的儿子,使她无人赡养,快要饿死了,官府于是命令老虎出庭,裁决结果,老太婆从此以后由这只老虎供养,老虎果然照这样做了。
中国人对虎和羊有很多美好的寄语,因此,在民间的很多饰品中均有虎和羊的吉祥图案。
关于虎的吉祥说辞非常多,而且都为人们喜闻乐见。例如,“虎将”比喻将军勇猛善战,“虎子” 比喻儿承父志、雄健有力,“虎士”“虎夫”比喻英雄好汉,“虎符”是兵权的象征,等等。在民间,人们称那些结实有力的儿童为“虎娃”“虎妞”。为了迎合这种意愿,民间普遍喜欢为儿童做带有虎纹的肚兜、鞋子、帽 子、围嘴等。
平针绣虎蝶纹坎肩
地区 山西
尺寸 肩宽 26 厘米 衣长 38 厘米
这件坎肩上的蝴蝶和老虎图案都是民间人们喜爱的装饰形象。蝴蝶轻盈而美丽,是幸福和爱情的象征;老虎作为兽中之王,则是勇猛威武的象征,常常作为儿童的保护神,广泛运用于儿童服饰中。
蝴蝶和老虎图案沿用至今,和其他传统吉祥纹样一起,共同谱写着中国传统纹样史。
端午节时,人们戴艾虎辟邪,小孩戴绣有“王”字的虎头帽,其意就是借虎立威,再加上龙纹的融合,其威力就更大了。传说吉祥猛兽能震百鬼、排百病。
平针绣武松打虎钱荷包
年代 清代晚期
地区 浙江
尺寸 长 15 厘米 宽 9 厘米
武松在中国是人人皆知的打虎英雄、梁山好汉。
武松是明代作家施耐庵《水浒传》中塑造的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武艺高强,有勇有谋,秉性刚烈,打抱不平,敢与封建恶势力抗衡,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水浒传》最有名的是武松连喝了十八碗白酒,只身过景阳岗打虎。“武松打虎”一节在民间广为流传最有英雄气概的是“血溅鸳鸯楼”,敢做敢当, 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也”,突出表现了他的反抗性格。英雄总是有英雄行为,因此在文学作品中《水浒传》是最受欢迎的一部长篇佳作,书中的人物也是人们历代传颂的好题材,作为绣荷包主题内容和装饰纹样,受到人 们的喜爱。
民间为什么如此喜欢虎纹肚兜?作为肚兜纹样,贴身而置,人们认为其效果会更加突出。 听老人们说,虎不但能镇宅辟邪,而且有益妇女怀孕可令子孙长大升官。据说,将虎鼻子挂在门上, 一周年后取下来,烧成粉末,冲水给妇女喝下,不会生育的妇女便会怀孕,而且以后所生之子必定是富贵之子。还有一种说法,将虎鼻挂门上,这个家庭里必定有子孙得官带印。
平针绣如虎添翼镶边肚兜
年代 民国初期
地区 山西闻喜
尺寸 长 42 厘米 宽 46 厘米
这件肚兜虽是虎纹,但它是一只长了翅膀的虎,如虎添翼,形容更加威猛,可在陆地上跑,还可在天上飞, 犹如龙一样能上天、能入海,显示非凡的力量。
在各地的民俗、民风中离不开虎的形象。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说和故事很多,在原始图腾时代,虎文化有着丰富的底蕴。在原始图腾的部落中,老虎是人们所崇拜的圣物。图腾物一般是某种动物的图形,图腾是氏族部落的标志和保护神,图腾崇拜是维系与凝聚氏族部落的重要手段。氏族名称往往以崇拜的图腾命名,有的甚至发展为同一个氏族的姓氏。对于图腾物的崇拜,集中体现于巫祭仪式,平时对图腾物有一定的禁忌,不能随便伤害,如果无意中伤害了,要举行赎罪仪式。图腾崇拜的各种标准图形成为人类最早的吉祥图案。而虎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了很多重要角色,在民间已是一种象征性的吉祥符号。这些出现在各种饰物上的虎纹形象,不正是最好的说明吗?
平针绣虎镇五毒肚兜
尺寸 长 42 厘米 宽 45 厘米
翻开历史资料,像这种人兽合体的造型十分普遍,说是奇怪,但也不奇怪,是一种可以理解的现象。只是到 今天,那些民间符号造型所表现的寓意渐渐减少了,甚至被冲击消失了。因而在吉祥图中出现这样人兽合体的造 型就会感到新奇、不理解。
古代人类首先崇拜的是天地,进而崇拜的是动植物,最后才是对人的崇拜和对人兽的崇拜。埃及的人面狮身, 印度的人头蛇身、牛头人身,希腊的人头马身、羊身、鸟身以及美人鱼身,都是人类崇拜的典型。那么,大陆伏 羲女娲的人面蛇身、西王母的虎面兽身,以及《山海经》中描写的神怪,宗教中的牛头马面,小说中的孙大圣和 猪八戒等,也是同一类的神灵。民间老百姓把它绣在吉祥图案中十分常见,当你了解了这些人兽合体的神话传说 以后,也就不以为怪了。
五毒是对毒虫、毒物的泛称。五毒虫包括蟾蜍、毒蛇、蝎子、蜈蚣、壁虎。每年的农历五月是这些毒虫最为 活跃的时间。为了保护儿童健康成长,大陆民间各地区在端午节时都有民俗活动。民间往往用很多反衬的艺术手法表现五毒虫的形象。实际上,人们就是为了达到除害辟邪,顺顺利利的让孩子一年一年地健康成长、健康生活。
了解更多中华服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