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常说,古玩界的水,深不可测,这话其实一点也没有说错。2011年1月6日到9日,北京的昆仑饭店人来人往,中嘉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正在这里举行“2011年古代玉器专场拍卖会”,随着一件件珍贵玉器的推出,拍卖会气氛火爆。看着晚会快要结束,主持人推出了压轴产品:“汉代青黄玉龙凤纹化妆台(含凳子)”。更是引燃了无数人的热情。
这套玉器保留完整,用料上乘,历史悠久,可以说是不可多得的佳作,而它的起拍价,就达到惊人的1.8亿元人民币,

这并没有吓退买家,很多人早已经是有备而来,纷纷出声竞价,最终这套汉代玉凳,被一位嘉宾,以2.2亿的天价买走,从而创造了2011年艺术品拍卖市场价格最高记录。
人们之所以如此相信
玉凳
价格,实际上和一位大师也离不开关系,他就是国内著名玉器鉴定专家周南泉。挂在周南泉身上的头衔不可以说不显赫,他是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艺术品投资》栏目玉器类首席专家,东方收藏家协会珠宝玉器鉴定组组长,还在北京大学考古系,南开大学历史系进行授课。
而周南泉在玉凳的鉴定书上明确写到:“名称:玉梳妆台与椅”“年代:汉”“质地:玉质”“专家鉴评:质晶莹温润,有古雅的沁色和包浆……工艺精细巧,体纹生动神奇,造型罕见,有重要的收藏和研究价值。”
有了专家的鉴定,大伙掏钱,也就没有那么大的顾忌,担心自己当做冤大头了。然而拍卖会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后,却也引来了网友的重重质疑:“汉代哪有凳子?”
原来汉朝,最为正式的标准坐姿,是
跽
坐,类似于我们现在所说的跪坐方式,可以参考日本,屁股要离开脚后跟,整个上半身需要垂直起来。如果是稍微散漫一点,上级对待下级,或者是故意不尊重人,就可以采取箕踞:也就是屁股着地,《史记》就提到:“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
因此汉朝以前,只有用于上马的小凳子,人们要坐,也是坐在床上,一直到南北时期胡人那边传过来,凳子才成为最常见的文化。而梳妆台这样成套的配饰,在明清期间才更加常见。
赵军是邳州老虎玉器店的老板,他请了几个伙计,购买了一大批明代的玉器材料,花费了50万元,经过一年时间,制造而成,最终以260万的价格,以工艺品的形式卖给了河北石家庄一个姓王的商人,不过这都是2010年的事情。
至于那套假的玉凳梳妆台,被指认是汉代的事情,并拍出两亿天价,赵军就完全不知道什么事情了,这件事情,对于中嘉国际拍卖公司也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副总经理黄建军也有委屈:“拍卖公司只是中介机构,就算有专家担保,也不保证拍卖品百分之百是真的,古玩没有这个标准。”由此可见,大伙在淘古董的时候,最好还是小心点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