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在唐代临湍的西北有一座寺庙,庙里有个叫智通的和尚,常常念着《法华经》入定。他每次打坐,都要找一个人迹罕至的寂静之所。过了

作者:摄影师的声音阅读室

在唐代临湍的西北有一座寺庙,庙里有个叫智通的和尚,常常念着《法华经》入定。他每次打坐,都要找一个人迹罕至的寂静之所。过了几年,有一天夜里忽然有人绕着寺院呼喊:“智通!”一直喊到了天亮,才停止。整整三天都是如此,声音传入了室内,智通被吵得不耐烦,终于回应说:“你喊我有什么事?进来说吧。”

话音刚落,一个长六尺多的怪物就进屋了,它穿着黑衣、有一张青色的脸,眼睛鼓鼓的、嘴巴大大的,见了智通却双手合掌表示敬意。

智通盯着它看了很久很久,才说:“你冷吗?就在这里烤火吧。”

于是这怪物就坐下来了,而智通也念起了经,不再去理睬它。

到了五更天,怪物被火烤得晕乎乎的,不知不觉间就闭上眼睛、张开嘴巴,靠在火炉边打起了鼾。

智通看见了这一场景,立刻用香灰匙舀了一些炭火,塞进了怪物的嘴巴里。

怪物被烫得尖叫起来,呼喊着跑走了,到了门槛的地方似乎被绊倒,跌了一跤。

这座寺庙靠着山势修建,智通等到天亮了就去查看怪物跌倒的地方,只见那里留下了一片树皮。

他登上山去寻找怪物的踪迹,走了几里路,终于找到了一棵大青桐树,只是树尖已经秃了,树下凹根处也好像缺了一块。

智通拿着那块树皮贴上去,果然严丝合缝,这棵树就是昨夜来访的怪物。

在树干的半腰位置,有一个樵夫为了爬树砍出来的蹬脚的地方,深约六寸多,大概是怪物的嘴巴,里面的香灰还发着微微的火光。智通放火烧了这棵树,从此怪物就销声匿迹了。

这个神话故事,我翻译自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故事中的大青桐树怪似乎也没有做下什么恶事,却遭遇了被火焚毁的结局,似乎是令人惋惜的。在惋惜之余,咱们来说说唐代的寺庙。

在唐代,寺庙有修在深山中的,也有造在都市里的。

深山老林中的寺庙自然是冷清的,但却常常承担着旅店的功能,成为许多远行旅客夜里寄宿的客店。这是当时的一种风气,不仅是普通百姓,就是达官贵人出行在外,也常常要在寺庙中寄宿。可以说,这些遍布在山林各处的寺庙是那个时代的“快捷酒店”。

相比于深山老林中的寺庙,修建在都市中的寺庙发挥了更多的功能:是百姓游览、赏花、看画展、看戏的多功能娱乐中心,有时候一些穷苦百姓还可以到寺庙中领取低保救济。

想要了解更多有关唐朝的文史知识?推荐阅读最近上市的一套历史科普绘本《出发!我们的西安》~

我是@文史有意思,浙大中文系本科、古代文学硕士出身的签约小说作者,欢迎关注我呀~[呲牙]

在唐代临湍的西北有一座寺庙,庙里有个叫智通的和尚,常常念着《法华经》入定。他每次打坐,都要找一个人迹罕至的寂静之所。过了
在唐代临湍的西北有一座寺庙,庙里有个叫智通的和尚,常常念着《法华经》入定。他每次打坐,都要找一个人迹罕至的寂静之所。过了
在唐代临湍的西北有一座寺庙,庙里有个叫智通的和尚,常常念着《法华经》入定。他每次打坐,都要找一个人迹罕至的寂静之所。过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