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博物馆美到心醉的“高颜值”文物,网友:古人的审美不输现代人

文物是古代工艺历经千百年时光留存至今的历史遗产,因为埋藏了很长的岁月,所以很多都带上了时光的烙印。比如有着

“世界第八大奇迹”之称的兵马俑,在建造时其实是彩色的,现在人们却只能看到色彩风干剥落后的土陶色。但考古学家也曾发掘过一些格外“小清新”的文物,它们历经百年光亮如新,色泽也依旧温润清透,让看到的人不禁眼前一亮。

清桃红碧玺瓜式佩

这件瓜式佩是清代文物,材质是当时非常受欢迎的

“碧玺”,而且是很珍稀的桃红碧玺。清代典籍记载:“碧霞玺一曰碧霞玭,一曰碧洗;玉纪又做碧霞希。今世人但称碧亚,或作璧玺,玺灵石,然已无问其名之所由来者,惟为异域方言,则无疑耳。”

博物馆美到心醉的“高颜值”文物,网友:古人的审美不输现代人

这件碧玺长3.5厘米,宽4.5厘米,虽小巧但格外精美,瓜多籽,故而有“子孙万代”之意。它因为纯净的色泽格外珍贵,属于碧玺中的极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秋操杯

这件文物是光绪年间为纪念清军秋季操练而特制的纪念杯,它的

“颜值”极高,整个杯身为牡丹花制式,杯柄做成叶茎式样,并且中空与相通,故而也可称之为“吸杯”。这只秋操杯的颜色为匀称的浅粉色,外形极为特别,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博物馆美到心醉的“高颜值”文物,网友:古人的审美不输现代人

芙蓉石炉

这只石炉是清代乾隆年间的玉雕作品,全名

“芙蓉石蟠螭耳盖炉”,它色泽清透温润,高

17

厘米,口径为

14.9

厘米,由整块芙蓉石雕刻而成。

博物馆美到心醉的“高颜值”文物,网友:古人的审美不输现代人

芙蓉石又称为“玫瑰石英”、“蔷薇石英”,是长江石中的珍稀名贵石种。像芙蓉石炉这种颜色质地极佳、雕刻极为精美的芙蓉石玉雕很少见,它的色泽更是美到让人心醉,想现场观品鉴的朋友可以去南京博物院一观。

芙蓉石盖碗

这件也是清代文物,与芙蓉石炉是同一种材质,它将碗盖和碗身都打磨得光润且薄,更加体现出芙蓉石本来的美。

博物馆美到心醉的“高颜值”文物,网友:古人的审美不输现代人

明金蝉玉叶

这件文物也是南京博物院的馆藏之宝,出土于

1954

年发现的明弘治年进士张安晚家族墓地

14

号墓,初步判断为贵族女子的发间饰物。这件饰品做工非常之精巧,小小的金蝉栩栩如生,底下的叶片由和田羊脂白玉打磨而成,无论是叶脉、厚薄、形状都和真的树叶相差无几。

博物馆美到心醉的“高颜值”文物,网友:古人的审美不输现代人

古代的蝉形用具多为陪葬品,因为古人相信人死后能够像蝉一般破茧重生。这只金蝉含金量高达95%,在埋藏了百年时光出土后依旧熠熠生辉。

蓝色琉璃环

这只琉璃环出土于

1975

年长沙市咸嘉湖陡壁山

1

号墓,为西汉时器物。琉并不算特别罕见,但这只琉璃环年代久远,深蓝的色泽神秘典雅,经历千年依旧散发着令人着迷的光辉,的确是西汉文物中不可多得的精品。目前馆藏于长沙博物馆。

博物馆美到心醉的“高颜值”文物,网友:古人的审美不输现代人

这些美丽的文物能够经受时光的考验,在历史尘埃的掩埋下仍旧保持着令人惊叹的美,实在让人沉醉。它们让我们了解到,原来不是所有文物都“灰扑扑”,这些古代工艺有着不逊于现代审美的精巧与华丽,体现出一种跨越时代的、对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