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瓦卢瓦家族的第一位法国国王腓力对王位的觊觎引发了百年战争

1328年5月29日,国王腓力六世在兰斯大教堂加冕,在非同寻常的情况下登上了法国国王王位。虽然他是瓦卢瓦王室的一员,但在旁观者看来,他对王位的要求是站不住脚的。在他统治期间,人们给他取了个绰号“幸运儿”。也许这反映了他在逆境中保有权力的能力,因为他一直在与潜在的篡位者、漫长的战争及14世纪中期席卷法国和欧洲大部分地区的黑死病做斗争。

腓力的统治遗产主要在于百年战争的影响,这场从1337年至1453年间断性的百年战争,重塑了欧洲的权力平衡,并形成了现代英格兰和法国的国家界限。1328年,法国国王查理四世去世,没有留下男性继承人,于是关于他的继任者出现了争议。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与这位已故的国王在血缘关系上的确是最亲近的——他是查理四世的妹妹伊莎贝拉的儿子,也就是已故国王的外甥。然而,瓦卢瓦的腓力,即查理四世的堂兄,通过援引《萨利克继承法》成为了瓦卢瓦家族的第一位法国国王。《萨利克继承法》是一部古老的法典,可以追溯到公元6世纪的克洛维斯时代,克洛维斯是第一位法兰克国王。在一次法国贵族和神职人员的会议讨论之后,《萨利克继承法》规定女性没有资格继承法国的王位,并认定其后通过女性血统继承王位是无效的。

瓦卢瓦家族的第一位法国国王腓力对王位的觊觎引发了百年战争

克雷西战役是英格兰在百年战争中取得的重要胜利,它令法国国王腓力六世陷入困境

因此,伊莎贝拉不能把王位传给她的儿子,因为她自己在法律上从来没有拥有王位的权利。查理四世去世时,他的遗孀让娜·德埃夫勒正怀着身孕。如果她生下的是男孩,将成为王位的继承人。腓力一直担任摄政王,直到1328年4月1日,查理四世的女儿布兰奇出生,才为腓力登上王位打开了大门。

虽然爱德华三世默许了腓力六世的加冕,两人也保持了数年相当融洽的关系,但一系列的分歧最终还是导致了百年战争的爆发。在那个时期,英格兰国王和男爵们控制着封地或公爵领地——欧洲大陆上的大片土地,后来成为今天法国的一部分。当爱德华因其在阿基坦省和其他地方的法国领土而被迫向腓力致敬时,这位英格兰君主发表了一篇演说,引起了许多人对他的忠诚度的质疑。

瓦卢瓦家族的第一位法国国王腓力对王位的觊觎引发了百年战争

在法国最动荡的几十年里,法国国王腓力六世统治了20多年

成为国王后不久,腓力就回应了佛兰德伯爵路易一世的求助。在过去的五年里,一场反对过度征税和路易亲法政策的农民起义不时爆发。腓力派遣法国军队介入,无情地镇压了叛乱,并在1328年8月的卡塞勒战役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1334年,法国国王激怒了爱德华三世,因为他庇护了苏格兰国王大卫二世,并发誓要在英格兰和苏格兰持续冲突期间保护布鲁斯家族的利益。三年后,爱德华反击,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路易四世结盟。

随着局势越发紧张,两国关系达到了一个临界点: 阿图瓦的罗伯特三世(曾是腓力信任的顾问),在犯下严重罪行后逃往英格兰。他的罪行包括企图在法国王室成员反对的情况下伪造文件,以获得阿图瓦伯爵的头衔。1336年12月,腓力要求将罗伯特引渡到法国受审,但遭到拒绝,这令他义愤填膺。1337年5月24日,腓力宣布没收爱德华三世的阿基坦省,因为他现在是法国的死敌。

瓦卢瓦家族的第一位法国国王腓力对王位的觊觎引发了百年战争

克雷西战役后,国王腓力六世在布鲁瓦城堡避难

爱德华三世重新夺回了法国王位,随后的百年战争因敌国及其盟友的命运起起伏伏变成了一场拉锯战。在最初的三年里,军事行动很少,但是1340年在斯鲁伊斯海战中,腓力的海军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这限制了法国的进攻能力。与此同时,法国贵族之间的分歧削弱了腓力的权力。

由于担心勃艮第公爵日渐扩大的影响力,1343年,法国召开了一次大议会。1346年8月,英格兰人在克雷西战役中再次重创法国人,并围攻加来港。1347年7月,腓力率领军队向该城进发,意图解救该城。然而,爱德华的阵营强大,8月腓力撤退,加来落入英格兰人手中,且持续了200年。这些重大的挫折导致三级会议(法国的一个等级代表大会)拒绝评估继续支持战争的税收。腓力对英格兰进行报复性入侵的宏伟计划失败。

瓦卢瓦家族的第一位法国国王腓力对王位的觊觎引发了百年战争

王后“跛子让娜”担任摄政王,而她的丈夫腓力六世国王则不在宫廷中

几个月后,黑死病从东欧咆哮着进入法国。该国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于这场持续到1353年的大瘟疫。这场瘟疫的影响是广泛的。劳动力和军队的规模大幅缩减,生产受到影响,经济通胀失控。控制通胀的努力虽然成功了,却也进一步破坏了法国经济的稳定。

1349年,腓力的王后勃艮第的让娜去世后,他与自己的儿子约翰以及许多法国贵族疏远了。1350年1月,他娶了比自己小40岁的美丽的纳瓦拉的布兰奇,一个之前曾和他的儿子约翰订过婚的女人。七个月后,腓力六世去世,享年57岁。他去世后,法国仍旧处于动荡之中。

(内容来源:《百年战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