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06年,山西的“煤老板”刘金启突然跑到宁夏贺兰山,又是种树,又是挖渠,前后砸了六个亿进去,8年来一分钱没收回来,亲友

2006年,山西的“煤老板”刘金启突然跑到宁夏贺兰山,又是种树,又是挖渠,前后砸了六个亿进去,8年来一分钱没收回来,亲友怒斥他:脑子被驴踢了!

刘金启却不以为意,带着草帽,穿上农装,行走在贺兰山的戈壁滩上,畅想着即将建立在这片土地上的紫色王国。

刘金启出身贫寒,小小年纪就肩负着养家的重任,成为了一个煤矿工。日复一日繁重的劳动将这个青春蓬勃的小伙子逼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青年。

但上天不会总是苛待世人,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机遇接踵而至。在90年代,刘金启搭上了时代的快车,率先发现了煤矿的商机,赚得盆满钵满,在巅峰时期,刘金启手上有11个矿场,可谓日赚斗金。

可就是这个身家上亿的煤老板,在2006年去了一趟宁夏贺兰山之后,就变得不太正常,他居然对家人说,自己要去贺兰山的戈壁滩上种葡萄,而且谁劝都不听,气得亲友骂他:脑子被驴踢了!

亲友的顾虑也不是没有道理,戈壁滩的环境那么恶劣,怎么可能种出葡萄。难道说刘金启被骗了?

而刘金启自有一番道理,在他看来,宁夏贺兰山虽然多戈壁滩,环境恶劣,但是它与法国波尔多处于同一纬度,光照充足,温差大,是种植葡萄的好地方。

就这样,刘金启用2亿买下了7500亩的戈壁滩来种植葡萄。种植的过程并不顺利,自己的葡萄园总是刮着大风,摧残着娇弱的葡萄苗。在几次种植都失败后,刘金启找到了专家,又投入了2亿种下了100万棵白杨来抵御风沙。

其次,葡萄是用水大户,但是戈壁滩水资源匮乏,有时候周围百姓的生活用水都供应不上,哪来的水给葡萄用。为了解决用水困难的问题,刘金启又花费巨资修了一道水渠,从别处引来水灌溉葡萄。

前后大概投入了六万,在种植葡萄的8年时间里,刘金启遇见的困难数不胜数,期间遇见过霜冻,大量葡萄苗被冻死,补种面积超过了一半。白杨树尚未郁郁葱葱时,沙尘暴破空而来,席卷了葡萄园,差点将刘金启多年的心血毁于一旦。但这些困难都没有压倒刘金启,反而让他越挫越勇。

众人不理解他的执着,刘金启却悠悠讲起了他在迪拜的经历。刘金启发家之后,虽然成了上亿身价的老总,但总是被人们嘲笑为暴发户。时间长了,刘金启对这样的评价总是闷闷不乐。他的一个朋友看不下去,给他出了个主意,听说迪拜寸土寸金,走在路上的都是富豪,你去那里玩一玩,看看那些富豪的生活,去去身上的土气。

来到迪拜的刘金启7天花费了200万美元吃喝玩乐,但是仍然没有感觉到自己受人尊重。在离开的时候,一位富豪朋友请他吃饭,在聊天中,朋友告诉他,在迪拜最受人尊重的是在沙漠里种树的人。

在迪拜,愿意投入巨资,不怕失败,在沙漠中种树的有钱人才是真正了不起的人,因为他们想得是几十年、几百年的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造福子孙,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

这句话让刘金启茅塞顿开。回国之后,他在一次偶然机会下来到宁夏贺兰山,看到的是瘦得皮包骨头的人们,刘金启自己也是穷过来的,看到这情景犹如看到了以前的自己。于是他下定决心,要为这里的百姓做些什么,这才有了投资葡萄园的故事。

皇天不负有心人,2016年,刘金启带着贺兰山的葡萄所酿造的葡萄酒,参加法国剂伯特红酒大师赛,在各种名贵红酒中杀出一条血路,获得了国际上的认可,得到了金奖。

随着扶贫剧《山海情》的播出,刘金启贺兰山红酒迎来了热卖,这也逐渐成为宁夏的一张名片。

如今的刘金启依然为贺兰山的葡萄酒走下世界而努力着,他数十年如一日,为贫苦的百姓打开了一条财路,也让自己获得了世人的尊敬。

2006年,山西的“煤老板”刘金启突然跑到宁夏贺兰山,又是种树,又是挖渠,前后砸了六个亿进去,8年来一分钱没收回来,亲友
2006年,山西的“煤老板”刘金启突然跑到宁夏贺兰山,又是种树,又是挖渠,前后砸了六个亿进去,8年来一分钱没收回来,亲友
2006年,山西的“煤老板”刘金启突然跑到宁夏贺兰山,又是种树,又是挖渠,前后砸了六个亿进去,8年来一分钱没收回来,亲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