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与曹峰见面时,他在上海中成智谷创办的20C GALLERY方才开幕不久。而近日,我们得知20C GALLERY将于6月参加在瑞士举办的2022 Design Miami/Basel展会。
此次20C GALLERY将与中国艺术家李鼐含合作一系列新作。借由此次参展,曹峰希望20C GALLERY可以真正发挥平台的力量,推动国内外设计艺术交流,也帮助中国艺术家走出去。
在圈内,大家都称曹峰一声“曹老板”。纵观过往,这位国际4A广告公司的前创意总监,中古家具收藏界的风云人物,北京回到二十世纪-OBJECT设计画廊的当家人,每有大动作都会引得众人瞩目且从未失手。
说到崭新的20C GALLERY,他的回应令人意外——“重新创业”。相比“生意”,他却对“风格”“审美区隔” 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词更关心。
现在的曹峰,究竟在忙什么?还想要什么?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我们向曹峰发起了大拷问
点击视频观看
不对抗洪流
角逐下一波水流的方向

上海20C GALLERY入口
上海的20C GALLERY共上下两层,超过700㎡,工业风。曹峰对它进行了差异化设计。
一改在北京厚重沉稳的学院气息,这里换上了上海时髦务实的作派,选品实用,价格下沉,普通家庭更易接受。
空间依然陈列20世纪大师们的经典佳作,但助曹峰起家的中古家具不再是主角,他将大量心力花在发掘新的,尤其是先锋设计师和艺术家的作品。
由曹峰策划的在20C GALLERY举办的
意大利版画家Paolo Fraternali和
中国陶艺家王琪的双联展
“未曾谋面的陌生人”
向左滑动
他们要具备出色的叙事能力,清晰地认知自己发现了什么,创作了什么,想带给大众什么,曹峰也会和他们联手创作。
他希望为年轻人提供实实在在的机会,不仅推荐作品,也帮助他们梳理思路,找准定位,把他们推向更广阔的舞台。
“Nature Forms”展览,展览以德国摄影师
Karl Blossfeldt的植物摄影为灵感
图为曹峰与艺术家薛照新共同设计的作品
展陈方式也全面更新,故事化场景化是策展的核心思路,以沉浸式的展览强化人们对作品的记忆。
售卖家具,网罗人才,合作作品,策划展览……20C GALLERY成为真正的平台,将各环节连通。最终塑造出更立体完整的“回到二十世纪”品牌。
这样的全面升级,说是“重新创业”也不为过。
20C GALLERY代理的
艺术家孙玥的作品“关于穹宇的报道”
设计师Elissa Lacoste的作品“Coloured Stool”
艺术家张若愚的作品“火”
20C GALLERY收藏的巴西现代主义设计
设计师Jorge Zalszupin的作品“Onda”
20C GALLERY收藏的
设计师Angelo Mangiarotti的作品“Eros Table”
既是创业,生存课题无法回避。去年,曹峰将一栋怀柔老宅变身乡野中的家,那松弛安宁的日子令许多人羡慕。可一年未到,院子就有了新主人。他在必要时快速取舍,他要整合力量,放手一搏。
顶着巨大压力,他还是给自己设置了许多“不”。不做买手店,不让产品无序地各自为政,也不做以销售为核心的画廊,“要是为了利益就一味地简单粗暴,世界该多无趣。”他把这些选择归结为一种个人情怀。
20C GALLERY中陈列的家具
在20C GALLERY,曹峰将不同物质组合起来,形成某种明确的气质和信息——他称此为“风格”,自己则是风格的旁观者。向大众输出风格,就是他冒险也要做的事。
“风格”成为那只掌控一切的大手,它源于自我的审美体系而区别于他人。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快速趋同,曹峰通过“审美区隔”界定自己的风格:
既多元地看,区别于大人群基数的审美,更早地发现下一种风格,并对它进行更好的演绎;同时以足够开放的心态,邀请想法独特的人进来,碰撞合作,创造新的审美格调。他希望每隔一两年,20C GALLERY 的风格就有一番新面貌。他仍在探索。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草场地155号的
回到二十世纪中古家具店
至此,他从中古市场的抽身也就在情理之中。
他察觉到中古家具已然在大众心中有了认知,随之而来的是逐利的商家和盲目的跟风者,部分人的需求和购买行为并非出于对设计师及作品的尊重与欣赏。
眼看市场的水波日趋浑浊,他无意与这洪流对抗,而是在混沌中保持清醒,果断转身,跃入下一个激流,角逐下一波水流的方向。
他拒绝被洪流淹没。
融会贯通
流淌出内在的河流
曹峰在网络上搜集的灵感图
除对风格的探索之外,对审美的学术研究是曹峰当下的另一个工作重心。他的好奇心很重,亦被这股强大的好奇驱动不断向前。
每天,他都要拿出4-5小时获取丰富的图像。像一位审美的猎人,他在网络与书籍中快速猎取最感兴趣的部分,因为关注点很有针对性,许多“猎物”也会自动撞入网中。
面对芜杂的信息,他听凭直觉下意识将它们串联起来,而后寻本溯源查证它们的关联,那种最终被确认的感觉为他带来愉悦。
有段时间曹峰对白瓷产生了兴趣
搜集了许多图片和资料
近两三年,他独自完成了《巴西现代主义家俱》、《西方极简美学的进化》、《神性的柱子》、《精神寓所》、《二十世纪初法国传奇室内设计大师让-米歇尔·弗兰克》等美学研究。
曹峰对法国室内设计大师
Jean-Michel Frank进行的研究(部分)
曹峰对20世纪两位传奇建筑师
Le Corbusier与Pierre Jeanneret
的设计和乌托邦理想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与知美术馆合作
在回到二十世纪-OBJECT设计画廊
联合呈现展览“一个人的城邦——
从昌迪加尔椅到20世纪的造城传奇”
这一切的契机则要说回北京“回到二十世纪-OBJECT设计画廊”的筹备。筹备过程启发他思考:如何用物质为空间赋予精神气质?
他研究了许多哲学家、艺术家和建筑师的空间,归纳共性。随着画廊空间布置完成,《精神寓所》的研究也一并整理完成。这样的打通让他感到自洽舒服,“人会安静下来。”
位于北京草场地国际艺术区104号院的
回到二十世纪-OBJECT设计画廊
曹峰给我们看一张红色器物的照片,称它为“东方Fantana”。对东方简约美学的梳理也在他的“待办清单”上,他想要探索如何让东方极简之美延展出更多可能。
他定下一个小目标,准备围绕美学研究写本书。这些研究也将以展览形式在20C GALLERY呈现。
被曹峰称为“东方Fantana”的红色器物
也是在近几年,他脑中不时会跳出一些思考的关键词,比如“审美区隔”、“物质与精神”,还有“通”——身体、精神、知识体系皆要打通,任事情来去,内心不着痕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磁场,一旦机缘成熟,人会自发地寻找,你所需要的也会涌向你,选择会自然而然地发生。”曹峰说。
那些持续多年的积累开始融会贯通,如汩汩细流汇集成内在的河流,那个由量变抵达质变的时刻终于到了。
从“曹老板”
回到曹峰
曹峰曾将自己的居所改造成
色彩斑斓的“意大利五渔村”
无论是五年前被改造成“意大利五渔村”的居所,还是已然成为“过去式”的怀柔院子,亦或打造北京和上海的艺廊展厅,都将曹峰的审美功力展露无遗。只不过多年来,中古家具店老板的身份过于闪亮,将这一切遮挡。
已经成为“过去式”的怀柔院子
私下里曹峰不喜社交,自嘲有几分社恐。这让并不容易被“接近”的他有了大把独处时间。他与人群保持距离,却与东西方美学不断靠近,对自我的判断冷静而独立。
曹峰和朋友们一起
不恋战的曹峰重新创业。他整合美学体系,也整理自己的人生体系。怀着无比的好奇心,不断跃入新赛道,拥抱任何可能。完成从中古家具店主理人、画廊主到美学传播者的转变,他也从“曹老板”回到曹峰。
Collector & Curator
曹峰
收藏家、美学传播人
二十世纪设计画廊创始人
曹峰在开始设计家俱艺术品收藏之前曾任北京奥美创意总监,获得了诸如戛纳、ONESHOW 等众多国际奖项。在近15年的创意生涯中,磨练了他超强的洞察力,他对事物有很高的敏锐度和好奇心,擅长将东西方美学不同时空的作品做切片重组研究。
他同时又是一位品牌营销专家,在08年的《回忆回力》 品牌再造案例中他获得了亚洲最有影响力的设计大奖,并被全媒体报道。
2014年家俱收藏开始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到目前为止他的藏品达到了上千件,聚焦上世纪西方的设计体系。最近他把目光转向了东方美学的研究,东西方简约美学体系贯穿研究是他关注的方向。
在疫情期间他做了一系列的诸如《巴西现代主义家俱》、《西方极简美学的进化》、《神性的柱子》、《精神寓所》等美学分享,获得了几十万人的关注度。
出品人 / 杨轶
整体视觉 / linke
采访、文字 / jiahe
视频剪辑 / 瑶贝儿
图片 / 20C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