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與曹峰見面時,他在上海中成智谷創辦的20C GALLERY方才開幕不久。而近日,我們得知20C GALLERY将于6月參加在瑞士舉辦的2022 Design Miami/Basel展會。
此次20C GALLERY将與中國藝術家李鼐含合作一系列新作。借由此次參展,曹峰希望20C GALLERY可以真正發揮平台的力量,推動國内外設計藝術交流,也幫助中國藝術家走出去。
在圈内,大家都稱曹峰一聲“曹老闆”。縱觀過往,這位國際4A廣告公司的前創意總監,中古家具收藏界的風雲人物,北京回到二十世紀-OBJECT設計畫廊的當家人,每有大動作都會引得衆人矚目且從未失手。
說到嶄新的20C GALLERY,他的回應令人意外——“重新創業”。相比“生意”,他卻對“風格”“審美區隔” 這些看不見摸不着的詞更關心。
現在的曹峰,究竟在忙什麼?還想要什麼?
點選邊框調出視訊工具條
我們向曹峰發起了大拷問
點選視訊觀看
不對抗洪流
角逐下一波水流的方向

上海20C GALLERY入口
上海的20C GALLERY共上下兩層,超過700㎡,工業風。曹峰對它進行了差異化設計。
一改在北京厚重沉穩的學院氣息,這裡換上了上海時髦務實的作派,選品實用,價格下沉,普通家庭更易接受。
空間依然陳列20世紀大師們的經典佳作,但助曹峰起家的中古家具不再是主角,他将大量心力花在發掘新的,尤其是先鋒設計師和藝術家的作品。
由曹峰策劃的在20C GALLERY舉辦的
意大利版畫家Paolo Fraternali和
中國陶藝家王琪的雙聯展
“未曾謀面的陌生人”
向左滑動
他們要具備出色的叙事能力,清晰地認知自己發現了什麼,創作了什麼,想帶給大衆什麼,曹峰也會和他們聯手創作。
他希望為年輕人提供實實在在的機會,不僅推薦作品,也幫助他們梳理思路,找準定位,把他們推向更廣闊的舞台。
“Nature Forms”展覽,展覽以德國攝影師
Karl Blossfeldt的植物攝影為靈感
圖為曹峰與藝術家薛照新共同設計的作品
展陳方式也全面更新,故事化場景化是策展的核心思路,以沉浸式的展覽強化人們對作品的記憶。
售賣家具,網羅人才,合作作品,策劃展覽……20C GALLERY成為真正的平台,将各環節連通。最終塑造出更立體完整的“回到二十世紀”品牌。
這樣的全面更新,說是“重新創業”也不為過。
20C GALLERY代理的
藝術家孫玥的作品“關于穹宇的報道”
設計師Elissa Lacoste的作品“Coloured Stool”
藝術家張若愚的作品“火”
20C GALLERY收藏的巴西現代主義設計
設計師Jorge Zalszupin的作品“Onda”
20C GALLERY收藏的
設計師Angelo Mangiarotti的作品“Eros Table”
既是創業,生存課題無法回避。去年,曹峰将一棟懷柔老宅變身鄉野中的家,那松弛安甯的日子令許多人羨慕。可一年未到,院子就有了新主人。他在必要時快速取舍,他要整合力量,放手一搏。
頂着巨大壓力,他還是給自己設定了許多“不”。不做買手店,不讓産品無序地各自為政,也不做以銷售為核心的畫廊,“要是為了利益就一味地簡單粗暴,世界該多無趣。”他把這些選擇歸結為一種個人情懷。
20C GALLERY中陳列的家具
在20C GALLERY,曹峰将不同物質組合起來,形成某種明确的氣質和資訊——他稱此為“風格”,自己則是風格的旁觀者。向大衆輸出風格,就是他冒險也要做的事。
“風格”成為那隻掌控一切的大手,它源于自我的審美體系而差別于他人。資訊爆炸的時代人們快速趨同,曹峰通過“審美區隔”界定自己的風格:
既多元地看,差別于大人群基數的審美,更早地發現下一種風格,并對它進行更好的演繹;同時以足夠開放的心态,邀請想法獨特的人進來,碰撞合作,創造新的審美格調。他希望每隔一兩年,20C GALLERY 的風格就有一番新面貌。他仍在探索。
位于北京市朝陽區草場地155号的
回到二十世紀中古家具店
至此,他從中古市場的抽身也就在情理之中。
他察覺到中古家具已然在大衆心中有了認知,随之而來的是逐利的商家和盲目的跟風者,部分人的需求和購買行為并非出于對設計師及作品的尊重與欣賞。
眼看市場的水波日趨渾濁,他無意與這洪流對抗,而是在混沌中保持清醒,果斷轉身,躍入下一個激流,角逐下一波水流的方向。
他拒絕被洪流淹沒。
融會貫通
流淌出内在的河流
曹峰在網絡上搜集的靈感圖
除對風格的探索之外,對審美的學術研究是曹峰當下的另一個工作重心。他的好奇心很重,亦被這股強大的好奇驅動不斷向前。
每天,他都要拿出4-5小時擷取豐富的圖像。像一位審美的獵人,他在網絡與書籍中快速獵取最感興趣的部分,因為關注點很有針對性,許多“獵物”也會自動撞入網中。
面對蕪雜的資訊,他聽憑直覺下意識将它們串聯起來,而後尋本溯源查證它們的關聯,那種最終被确認的感覺為他帶來愉悅。
有段時間曹峰對白瓷産生了興趣
搜集了許多圖檔和資料
近兩三年,他獨自完成了《巴西現代主義家俱》、《西方極簡美學的進化》、《神性的柱子》、《精神寓所》、《二十世紀初法國傳奇室内設計大師讓-米歇爾·弗蘭克》等美學研究。
曹峰對法國室内設計大師
Jean-Michel Frank進行的研究(部分)
曹峰對20世紀兩位傳奇建築師
Le Corbusier與Pierre Jeanneret
的設計和烏托邦理想進行了深入研究
他與知美術館合作
在回到二十世紀-OBJECT設計畫廊
聯合呈現展覽“一個人的城邦——
從昌迪加爾椅到20世紀的造城傳奇”
這一切的契機則要說回北京“回到二十世紀-OBJECT設計畫廊”的籌備。籌備過程啟發他思考:如何用物質為空間賦予精神氣質?
他研究了許多哲學家、藝術家和建築師的空間,歸納共性。随着畫廊空間布置完成,《精神寓所》的研究也一并整理完成。這樣的打通讓他感到自洽舒服,“人會安靜下來。”
位于北京草場地國際藝術區104号院的
回到二十世紀-OBJECT設計畫廊
曹峰給我們看一張紅色器物的照片,稱它為“東方Fantana”。對東方簡約美學的梳理也在他的“待辦清單”上,他想要探索如何讓東方極簡之美延展出更多可能。
他定下一個小目标,準備圍繞美學研究寫本書。這些研究也将以展覽形式在20C GALLERY呈現。
被曹峰稱為“東方Fantana”的紅色器物
也是在近幾年,他腦中不時會跳出一些思考的關鍵詞,比如“審美區隔”、“物質與精神”,還有“通”——身體、精神、知識體系皆要打通,任事情來去,内心不着痕迹。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精神磁場,一旦機緣成熟,人會自發地尋找,你所需要的也會湧向你,選擇會自然而然地發生。”曹峰說。
那些持續多年的積累開始融會貫通,如汩汩細流彙內建内在的河流,那個由量變抵達質變的時刻終于到了。
從“曹老闆”
回到曹峰
曹峰曾将自己的居所改造成
色彩斑斓的“意大利五漁村”
無論是五年前被改造成“意大利五漁村”的居所,還是已然成為“過去式”的懷柔院子,亦或打造北京和上海的藝廊展廳,都将曹峰的審美功力展露無遺。隻不過多年來,中古家具店老闆的身份過于閃亮,将這一切遮擋。
已經成為“過去式”的懷柔院子
私下裡曹峰不喜社交,自嘲有幾分社恐。這讓并不容易被“接近”的他有了大把獨處時間。他與人群保持距離,卻與東西方美學不斷靠近,對自我的判斷冷靜而獨立。
曹峰和朋友們一起
不戀戰的曹峰重新創業。他整合美學體系,也整理自己的人生體系。懷着無比的好奇心,不斷躍入新賽道,擁抱任何可能。完成從中古家具店主理人、畫廊主到美學傳播者的轉變,他也從“曹老闆”回到曹峰。
Collector & Curator
曹峰
收藏家、美學傳播人
二十世紀設計畫廊創始人
曹峰在開始設計家俱藝術品收藏之前曾任北京奧美創意總監,獲得了諸如戛納、ONESHOW 等衆多國際獎項。在近15年的創意生涯中,磨練了他超強的洞察力,他對事物有很高的敏銳度和好奇心,擅長将東西方美學不同時空的作品做切片重組研究。
他同時又是一位品牌營銷專家,在08年的《回憶回力》 品牌再造案例中他獲得了亞洲最有影響力的設計大獎,并被全媒體報道。
2014年家俱收藏開始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到目前為止他的藏品達到了上千件,聚焦上世紀西方的設計體系。最近他把目光轉向了東方美學的研究,東西方簡約美學體系貫穿研究是他關注的方向。
在疫情期間他做了一系列的諸如《巴西現代主義家俱》、《西方極簡美學的進化》、《神性的柱子》、《精神寓所》等美學分享,獲得了幾十萬人的關注度。
出品人 / 楊轶
整體視覺 / linke
采訪、文字 / jiahe
視訊剪輯 / 瑤貝兒
圖檔 / 20C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