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面试的一个奇葩老板说起……

作者:慢慢聊天室

春节过了,大部分公司都开工了,求职者也迎来了面试的高峰期。

目前,大陆有2亿“灵活就业人员”,至少在这个春天,他们不会饿着。

不一定是因为他们找到了好工作,也更有可能是被一个个“大饼”喂饱了。

01

先分享下我身边遇到的真实经历吧。

朋友小A最近在找工作,通过某招聘网站和一个小公司的老板搭上了头,互换联系方式私聊沟通。

长达8个小时的“拉扯”,上百轮交流后,老板表现出了对小A的赏识,小A询问薪资待遇。

谁知一遇上这问题,老板便顾左右而言他,开始了一轮“演讲”。

话不多说,看图吧。

从面试的一个奇葩老板说起……
从面试的一个奇葩老板说起……
从面试的一个奇葩老板说起……

一不谈薪资,二不谈社保,三不工作福利,四不谈工作时间,五不谈试用时长、考核标准。

还真怀疑,这位老板是用“意念”来招人吧!

张口闭口谈的是什么?是“格局”,是“精神力量”,是“共同价值观”,还搬出了当前正火的谷爱凌。

不是我说,谷爱凌招谁惹谁了?

这可能是她黑得最惨的一次,要被这个“假大空”的老板来当励志素材。

什么时候开始,员工找工作,问个薪资待遇就变成了“没有价值的事情”?

按劳付费,这可是《劳动法》的第一大原则。

如果不是为了挣钱,哪个打工人愿意出来上班?在家里躺平,空调wifi一插上,热剧追起、零食吃起,不美滋滋吗?

从面试的一个奇葩老板说起……

如果不考虑钱,只为实现个人抱负,会有几个人愿意屈身于人,一个个都会去创业当老板了吧!

老话说,“上班如上坟”,心情沉重还要坚持到岗,还不就是为了这一点辛苦血汗钱。

从面试的一个奇葩老板说起……

为了在供的房、车,为了茁壮成长的孩子,为了日渐苍老的父母,为了维持这个温馨的家庭。

这些老板们张口就画来的“饼”,可填饱不了现实的胃;虚无缥缈的承诺,只是以欺骗的方式让人幻想未来,而不着眼于现在。

段子般的经历,发生在身边,可见心存同样想法的boss们还不是少数。

02

老板为什么都爱“画饼”?

但凡是有一点工作经历的人都明白:还不是因为给不起钱或不愿意给钱呗!

又想马儿快快跑,还不肯给马儿吃饱草。

马儿心里只有一个字——草!(本词在这里,仅代表一种植物)

在这方面,曾经的网红考研讲师张雪峰,也有一番极具争议的言论。

他给年轻人的建议,是不要在意待遇问题,说他个人比较讨厌问五险一金的,觉得那样就代表没啥追求。

从面试的一个奇葩老板说起……

“五险一金”都不能问了?首先这一点,法律它就不答应!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用人单位必须给职工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问一下“五险一金”,就相当于问一句——“你们单位守不守法?”

同时还请张导师了解一下各地的落户政策和买房政策,没这些基本的东西,都没法在城市扎根,还谈何理想!

不但不以违法为耻,还大肆宣扬,其心可知!

他的经典“画饼”语录还真不少,三观可能已经歪到西伯利亚。

“你得为我们公司来付出,然后的话,你再说加班费的问题”。

从面试的一个奇葩老板说起……

难道“加班”都不算一种付出了吗?加班这一事实,我不是在为公司付出,是在消遣我的空余时间吗?

又是一个为自己找补的,违法“不出加班费”的高大上托辞!

求职的套路最常见的都在校招里,因为这群初出茅庐的学生们最好糊弄!

所以就有什么“管培生”“储备干部”“公司股权”“年终分红”,美名曰“共同成长”。

如果真有人傻乎乎地信了这套,势要和公司共进退,结局大概率就是:公司“退”、你也“退”;公司“进”、你也“退”。

不要觉得这些话术没人信,那是我们已经在职场上摸爬滚打多年,许多刚毕业的年轻人真的很天真!(包括年轻的我自己)

03

北上广不相信眼泪,职场人不相信画饼。

薪资待遇的问题,只有面试时实实在在地谈,入职时间白纸黑字写在合同里,才是给打工人的定心丸。

毕竟,大家都不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一句口头表扬、一朵小红花就能得到满足了。

从面试的一个奇葩老板说起……

工作给人的成就感,绝大多数就来源于收入提高、使自己的生活提升档次。

无论是老板也好,还是打工人也好,其实大家的心理都是一样的,工作不是、也不可能是生活的全部。

努力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为了工作而牺牲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心情。

是的,诚然许多人会愿意为了自己喜爱的事业或爱好,而放弃高薪高压的工作,但前提依然是建立在自身的条件和物质基础之上的。

从面试的一个奇葩老板说起……

你要让一个刚走出乡村,还欠着助学贷款的人,追逐虚幻的梦想,这真的现实吗?

或者让一个背负月供,刚做父亲的中年人,无条件信任你公司的创业梦,这难道也现实吗?

也许有很多老板认为,自己画饼的初衷是好的,是为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让公司的利益最大化,让公司成员更团结。

但你是否想到:员工在付出额外的努力之后,能否获得更多的回报吗?

画出来的饼,可充不了饥,一直不兑现的承诺,只会消耗员工的信任和工作的激情。

久而久之,这也是个恶性循环。

从面试的一个奇葩老板说起……

新春复工季,也给找工作的朋友们提个醒,脑子保持清醒,记住“落袋为安”。

尤其是许多年轻人,找工作的时候不要怕多问几个问题,问的问题越多,饼就越不好画,想掩盖的问题就容易暴露。

因为找工作这件事,本身就是双向选择,咱们打工人第一步就是得把腰杆子挺起来、再说话!

我是慢慢,在这里分享我的观点、我身边的故事。也在这里等待你的观点、你的故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