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愿景”走向“实景”

作者:九派观察

□本报记者 刘军 孟令坤 杨晟 田继舫 通讯员 王杰

时下正是农闲时节,澧县城头山镇的人们却没有闲下来。

古大堤村的“阳光玫瑰”葡萄园里,农户们忙着剪下葡萄园里的废葡萄藤,清理运出;兔子口村的葡萄分拣中心,工人们正在为机器上油检修;周家坡社区的锦绣千村粮食产业园内,农资冬储场面一片火热;詹家岗村的扶贫车间内,农户们正在加班赶工……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作为全省20个全域推进示范镇之一、市委市政府“4+9”乡村振兴示范片,城头山镇通过几年的发展,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生产技术不断革新。葡萄、粮食两大产业成为了城头山镇村民的两大致富“法宝”,擦亮了城头山“稻作之源”“南方吐鲁番”两张名片。

高效农业不断发展,硬件设施更加健全,文明乡风正在养成……这里的乡村振兴正在从“愿景化”走向“实景化”。

“农业强镇”雏形已成

“位于我们社区内的480亩智慧葡萄园‘一园一中心’就要开始动工了。”周家坡社区党总支书记李明银口中的智慧葡萄园,是全镇产业发展的“新高地”。为此,社区的干部们流转土地、组织拆迁,忙得不亦乐乎。

2021年,城头山镇大力发展乡贤事业,促进辖区内的湖南农康葡萄合作社与百果园果业达成战略协作,投入1.25亿元,计划在辖区内打造一处智慧葡萄园。何为“智慧”?对于新品种的试验有专业的研究中心、栽培种植园,每个种植园内都有应用水肥一体化、生产数据化以及生产环境三大智能化管理系统——这势必将示范引领澧县葡萄产业转型升级。

最近,和益葡萄合作社的葡萄才卖完,并且价格好。在冬日也能吃到夏天采摘的葡萄,品质还很好,这要是放在以前,理事长曹永军想都不敢想。

2021年,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支持下,和益葡萄合作社打造了一个占地2000平方米、库容1100立方的葡萄分拣中心,通过按等级在室内分拣后入库冷藏,不仅提高了葡萄的品质,还拉长了葡萄销售期。曹永军说,现在,品质好的葡萄都送进了大型连锁商超,保质期更长,卖价更高,葡农们每亩增收3万元。

镇党委书记罗岗告诉记者,目前,全镇葡萄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5万亩,阳光玫瑰等高品质葡萄种植面积占据种植面积近五分之二,2021年鲜食葡萄销售额超4亿元。

作为世界“稻作之源”的发源地,水稻是这里的拳头产品。该镇拥有水稻种植面积6.8万亩,担负着澧阳平原“粮仓”的重任。城头山镇正从“农业大镇”向“农业强镇”转变。

在周家坡社区的锦绣千村粮食产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内,工人们正在忙着卸货。“为了明年的粮食生产,我们筹措3000万元用于农资冬储,目前已采购6500吨化肥、种子和农药,可以服务8000多户农民约18万亩耕地。”合作社理事长龚佑琼向我们介绍道。多年来,锦绣千村为周边农户提供“全程、多元、高效”服务,为全镇粮食生产“保驾护航”。

目前,镇内水稻种植面积达6.8万亩,承担了全县主产区、示范区的功能。袁隆平高产超级稻示范田1000亩,超级稻平均亩产1900斤,种植范围遍布全镇。土地流转面积达到56027亩,涌现出了245户种田大户,机械化插秧率达到80%。2021年,通过承办市级万亩示范片,该镇签订优质稻订单3.5万亩,统防统治1.8万亩,超额完成早稻生产3.8万亩的任务。(下转第2版)

【来源:常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