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127年7月31日,李纲上言赵构,朝廷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水军守卫南方,“习水战以击其济渡,使进无所掠,退不得归”。他的

作者:巴州刺史

1127年7月31日,李纲上言赵构,朝廷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水军守卫南方,“习水战以击其济渡,使进无所掠,退不得归”。他的提议得到准许后,李纲立即着手重置水军七十七将,造舟船,招募水兵。

由于此前北宋水师尚存,为李纲重振南宋水师的重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当初,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就积极支持建立水师,全国各路都有水军,大部分的水师都隶属厢军,士兵除了汉人也有“契丹、渤海、日本外国人”。当然,禁军中也有两支“虎翼”水军,广州有东南道巡海水军。

1001年,步军神卫水军队长唐福献上亲制的火箭、火球及其他用于水战的燃烧性武器,造船务匠项绾等则献上海战船式。

宋神宗时,各路水师得到重组和扩建,驻扎在全国79个地区。有些地区,如广州和江苏等有两支水师,而泗州(在今安徽)等地有三支水师。

湖北永平,湖南长沙和常德,浙江杭州、明州和金华等地设有造船坊,安徽池州(今贵池)有水师补给仓库,广州有大型造船坊建造远洋船舶。广东澄海(汕头附近)有教阅中心训练东南道巡海水军。

各地部署的水师规模并不大,可能一两艘武装的舢板就组成一支水师,内河水战时,使用的可能就是大一点儿的划艇。只有巡海水师的规模比较大,而且都由皇上赐名。

陕西路的四支水师驻扎在今青海省黄河源头,后来因对战吐蕃受损,北方的一些水军则因对金作战受损。

因此,李纲于1127年开始重组水师之时,还剩下77支水军。

李纲制定的防卫战略十分依赖水师的力量。他曾上奏言:“虽有高城深池,弗能守也,则何以战?虽有坚甲利兵,弗能战也,则何以和?”

他认为最牢固的守卫之道是依靠水师,因为南方之人习水,擅长操控舟楫,能成为出色的船员;而北方人惧舟,不敢登船水战。

除了重整原各路水师之外,李纲还建议建造战舰,为各路水军配一支舰队,以守卫黄河、长江及淮河。

他认为朝廷应当招募“习水而能操舟”之人为水兵,“以楼船凌波为号”组成楼船军,并将他们都记录在案,“平时许其自便,有故则纠集而用之”。他特别强调水战中火器的运用。

李纲的水师中有各类战船,共九种:(1)桨轮船,海鳅;(2)哨马;(3)双车;(4)得胜;(5)十棹;(6)大飞;(7)旗捷;(8)防沙;(9)水飞马。

李纲提议朝廷鼓励私人船主进献船只,并启动造船计划。他认为鱽鱼战船最为方便灵活,为发展造船业,提议以此建造统一标准的船。

1127年8月20日,李纲上奏:

濒海沿江巡检下,鱽鱼船可堪出战……头方小……尾阔可分水,面敞可容人兵,底狭尖如刀刃状,可破浪。粮储、器仗置黄版下,标牌矢石分两掖,可容五十人者,面阔一丈二尺,身长五丈,依民间工料造打,每支四百余贯。今来召募诸路水战人,且以三万人为率,每船可容五十人,合用鱽鱼船六百只,计用钱二十四万余贯。

江淛州县虑财赋窘迫,欲许人户入中,每十五只,进士补迪功郎;十八只,补承节郎;十四只,补承信郎。不以进纳出身为官户。有官人愿入中,四只,许占射乡便合入差遣一次。

上交官府的民船都被改造成战船。但有些船舶若需要改头换面,官府就直接出钱收购。

不过,私人船主很少有听从李纲号召的,徒有虚名的贵族头衔对他们并无太大吸引力。

金人计划从海上进犯的消息传来后,水师的规模便不断扩大,对船舶的需求也越来越急迫。

朝廷决定派一支三千人的水军赴山东登州港和莱州港,以及江苏海州港。

户部尚书吕颐浩在10月时建议纠集所有海船守卫沿海。朝廷征用大型商船,却引起了船主的强烈反对,朝廷最后同意只征用一半商船。

1128年7月,一场大规模的造船计划启动,江(江西和安徽南部)浙(浙江和江苏南部)的造船坊受命于15日内完成战船舶的建造。

至1128年秋,南宋水师才基本形成规模。

1127年7月31日,李纲上言赵构,朝廷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水军守卫南方,“习水战以击其济渡,使进无所掠,退不得归”。他的
1127年7月31日,李纲上言赵构,朝廷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水军守卫南方,“习水战以击其济渡,使进无所掠,退不得归”。他的
1127年7月31日,李纲上言赵构,朝廷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水军守卫南方,“习水战以击其济渡,使进无所掠,退不得归”。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