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消逝的古城——大青山南的北魏王都

作者:何风云何

提起北魏,大家往往会想到道武帝拓跋珪所都的平城(大同)和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汉魏洛阳城遗址)。但很少有人了解,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也存在着一座北魏早期都城——盛乐城。

盛乐城(林格尔土城子古城遗址)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土城子行政村北1.5公里处,古城东傍蛮汗山,北依大青山(古阴山),西濒黄河水道,南扼古道杀虎口,地处中原通往漠北的山口要冲地带,地理位置十分险要。盛乐城是大陆古代北方古阴山南麓、黄河北岸重要的政治、军事、经济重镇和交通文化中心,经历了2000多年,是内蒙古地区规模较大的古代城址之一。

消逝的古城——大青山南的北魏王都

古城遗址范围

古城东西1450米,南北2290米。古城分南区、北区、中区。

南区包括南墙、东墙南段与连接南北两区之间的一条横墙,南北550米,东西长520米,系战国至魏晋时期的遗存。

北区包括有东墙、北墙、西墙、西南墙,城西南角被宝贝河冲毁,中部东西1450米,南北1740米,系汉代、唐代的文化遗存。

中区现存有东墙和北墙、南墙的东段,城西南角亦被宝贝河冲毁,南北730米,东西450米。文化堆积最深的部分,最深处可达10余米,含战国、汉、魏晋、唐、辽金元等多个时期的文化遗存。

古城外分布有非常密集的古代墓葬,主要集中于古城的东部、北部和西部。

其实,盛乐城可追溯到春秋时期。

在两周至春秋时期猃狁、北狄居住的“襄”地便是盛乐城。

战国时期属赵国的云中郡。

秦-西汉汉时期为定襄郡郡治成乐县。

消逝的古城——大青山南的北魏王都

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

东汉改属云中郡,汉末三国时期行政建制废弃。后来五胡乱华,鲜卑拓跋力微始居其地。

《魏书·帝纪·序纪》记载拓跋力微(北魏皇帝先祖,据说此公颇为长寿,从东汉熹平三年一直活到西晋咸宁三年,横跨三国,享年104岁)

“三十九年(258)迁于定襄之盛乐”。

力微选择的迁居点,是一处较长时期农业经济占重要地位的地点,当时拓跋部落有可能更多地注意了农耕。但拓跋部落并未大幅度地改变其游牧经济,所以仍东西迁徙,居无定所。

公元313年,力微子猗卢又“城盛乐,以为北都”(《魏书·帝纪·序纪》)。

公元346年力微重孙什翼健(昭成)再一次“移都于云中之盛乐宫”(《魏书·帝纪·序纪》)。

公元347年,又南迁新盛乐城。

根据盛乐城的考古发现,除一部分牲畜骨骼和骨器有可能是拓跋遗迹外,其他可以肯定的五世纪以前拓跋遗物极为稀少,估计当时在这里经营农业的应是拓跋部控制下的汉族人民。

尽管如此,盛乐作为拓跋都城在什翼键时期已经开始稳定。与此相应,拓跋皇室才开始兴建固定的陵墓,什翼健母“平文皇后王氏……(建国)十八年(355年)崩,葬云中金陵”(《魏书·皇后·平文皇后王氏传》)。云中金陵据《乾隆九年大清一统志》“在古盛乐城西北”,其遗迹虽迄今未发现,但据文献记载知道这里是拓跋都盛乐、平城两地时的帝陵所在。

同时,大量的厚重的黑瓦表明五、六世纪之际即北魏迁洛前后,盛乐成为北魏军事要地的时期,才出现了一些规模较大的建筑物。

北魏末年六镇起义,北方再次迎来大动乱时期,此后北周、北齐代兴,漠北突厥部落兴起,盛乐城再次成为中原王朝抵御游牧民族的重镇。

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在此设立单于大都护府(关于唐代羁縻州及单于都护府的问题非常复杂,就不展开讲了)。

天宝元年(742),王忠嗣奏置振武军。

五代梁贞明二年,契丹阿保机袭土谷浑,还至振武,尽俘其民而东。后置振武县,属丰州。

金废为振武镇,元代为振武城,明代属红城卫。

消逝的古城——大青山南的北魏王都

土城子周边战国墓出土的彩绘陶器

消逝的古城——大青山南的北魏王都

经过考古发掘,土城子古遗址以及周边墓葬出土了大量春秋、战国、秦汉、魏晋、隋唐以及辽金元时期的遗存。考古发掘与文献记载相吻合。仅已经发现的春秋战国时期墓葬就有两千多座。

作为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盛乐城的名称经历了襄·定襄郡·成乐县·盛乐·单于大都护府·丰州振武县等一系列变化,古城的兴盛与衰亡对应着历代王朝边境局势的变化。如今,太平鼎盛,宇内澄清,或许只有残存于地表的夯土墙还能让人回想起远去的鼓角铮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