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阅读《可塑的我》:重新找回对人生的掌控感

作者:于斌robin

春节假期在微信读书里阅读了《可爱的我》。

这本书探讨的是自我发展的过程以及如何通过心理学更好地创造出完整的、成熟的自我。

书中罗列了许多自我发展的相关议题,比如“事业管理”、“人际关系”、“精力管理”等,对于构建相应的知识框架很有帮助。

不过,作者对于一些概念的解释浅尝辄止,且前后逻辑也有些混乱。我只能花时间重新按照自己理解的逻辑进行了梳理。

阅读《可塑的我》:重新找回对人生的掌控感

1.是什么让你的人生失控?

工作上没有很大发展空间,家庭关系中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和金钱,仿佛自己被掏空。

这是很多人都在谈论的“35岁中年危机”。

看上去是35岁这个年龄段,让“上有老、下有小”、“职业发展瓶颈期”等问题集中爆发,导致失控。

但现实中,为什么有的人却能比较稳定地解决这些难题?

作者在书中引用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指出当我们在某个阶段没有培养出相应的能力时,由于能力欠缺所导致的问题就会在之后的阶段爆发,使得处理起来更加棘手。

但好在,如书名写的,我们的能力可以培养、自我人格可以重塑。

只是我们要再深入一步,问问自己,为什么我们的能力没有在当时那个阶段被开发出来?

因为我们被限制性信念所束缚。

比如小时候,父母说你太内向、以后怎么做领导?于是你种下“我不擅长领导别人”的信念,自然不会争取相应的机会锻炼领导力。

而更深层的,限制性信念又与情绪相关,是因为父母的这句评价让你产生负面情绪,因此每当同样的情境产生,这种不好的感受就先蹦出来,不断加深限制性信念。

最终形成一个负向循环。

阅读《可塑的我》:重新找回对人生的掌控感

那怎样才算是真正的掌控呢?

我们误以为掌控人生就是要所有事情按照我的想法来运转,所有目标都必须要完成。

不是这样的。

真正的掌控也可以从“情绪”、“认知”、“行为”三个角度来理解:

当我们遇到困境和挑战时,在情绪上,可以从容面对,而不是陷入不理智;在认知上,可以灵活调整计划;在行动上,可以不内耗的快乐完成,而不是靠自我贬低、自律来痛苦地解决。

那么具体怎么做才能掌控人生呢?

,2.关系发展的三阶段

作者从关系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三个阶段,分别是:一元关系、二元关系、多元关系。

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议题和能力需求,也有补救方案。

阶段一

一元:与自己的关系

我们与自己的关系,永远是最基础最重要的。

这个阶段所对应的就是婴儿全能期。

婴儿在刚出生时,还无法区分外界和自己,所以他会把一切感受都归因于自己,拥有一种我就是全世界、全世界就是我的感觉。

而这个阶段对应的议题就是:自信与自尊。

这是人生最重要、最底层的能力。

如果这个时候,父母对婴儿的需求能够给与及时的回应,就会建立起基础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这里作者给出了一个心理模型:“依恋循环”来帮助我们看清自己是在哪个部分出现问题。

依恋循环包括四个步骤:需求—表达—满足/不满足—心理结果。

你能够看到自己的需求吗?

你能够勇敢表达自己的需求吗?

当他人无法满足你的需求时,你能够理性坦然地接受吗?

如果你的回答是否,那很可能你在自信和自尊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解决的方法,不是去追究父母,而是时刻记住,自我是可以重塑的。

首先在自信层面,你要选择一件对你来说不是特别困难的事情,每天固定一个时间去做,如果能坚持一两个月的时间,慢慢地就会对自己可以坚持一件事情产生信任感。

比如每天早起喝一杯水、每日写反思日记等等,不要难度太大。

而建立自尊的一个切入点就是思考自己的诉求。

刚开始建立自尊的时候,不要急于期待人际关系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要做的只是在做出回应之前,先思考自己的诉求以及当下的情绪和感受。

比如别人要找你帮忙,你可以先停顿几秒钟,思考自己是否真的想帮助对方?当下内心的需求是什么?再做出符合自己需求的回应。

阶段二

共生:与对方的关系

这个阶段对应的是与母亲的共生期。我认为这个表述还不够准确,应该是和直接照料者的共生期。

这时所对应的议题就是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培养。

如果照料者可以很好地与婴儿互动,理解婴儿的情绪,给予他相应的帮助和支持。让他觉得照料者是关爱他的,并且他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那么他就与照料者建立起共生的盟友关系,体会到彼此的亲密感。

很多无法建立亲密关系,或者一直期待别人能秒懂他的需求的人,就是在这个阶段存在一些问题。

作者提出了“CRRT核心关系冲突”这个模型帮助我们审视人际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所谓CRRT,也就是你人际关系中一直出现的核心问题。

比如你总是遇到欺压你的上司?总是遇到欺骗你的朋友?

首先我们仍然要能够看清并正确表露自己真实的愿望;

然后努力修正自己对他人反应的预期,看到自己固有的思维方式和他人过往的反应,以对自己的模式拥有完整的理解。

比如当上司批评我时,我不敢表明自己的想法,如果我这样做,我对上司的预期就是他会讨厌我、甚至开除我。

于是我一直压抑着,内心很不舒服,或是有一天我发现其他同事这样做了,领导也并没有因此记恨他,甚至关系更近了。

这时,我就需要改变自己的应对,以及对他人行为的预期。

通过不断调整,去改变自己固有的剧本模式,形成新的互动方式。

阶段三

多元:俄狄浦斯时期

这个阶段父亲参与进来了,从原本父亲与母亲的二人世界,变成了三人世界。

你发现原来妈妈还属于爸爸,出现一个和你争夺妈妈的人。

而这个时候,如果爸爸可以安抚你的情绪,并让你感受到他也很爱你。

你就会慢慢把与父亲竞争的能量很安全地放回到自己身上,借此发展自己,而不是担心生存问题和三角关系问题。

许多人在进入亲密关系后担心伴侣出轨,在结交朋友后担心他和别人更好,担心在团队中自己被孤立,都可能与这方面的问题有关。

不过,当你解决掉一元、二元关系的问题后,这个阶段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当你建立了自尊、自信、能动性之后,就比较容易从权力游戏中解脱出来。

作者也给了工具,就是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每天给你感觉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画张总结。

从中抽丝剥茧地看到多人关系背后所存在的问题,然后制定更加详细的人生计划。

终于梳理完毕,以上就是我对本书主要内容的分享。

当你再次感觉到要失控时,可以想想看是一元、二元还是多元出现了问题,可以尝试用相应的方法来解决。

察觉自己的需求永远是基础,然后是勇敢地表达、不断的调整,就会发现我们的人生剧本在不断改写,从而与动态发展的人生形成平衡。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