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作诗七百余首记录晚年生活 洛阳这位独居老太太生活如诗般美妙

作诗七百余首记录晚年生活 洛阳这位独居老太太生活如诗般美妙

周燮义年轻时的照片(记者翻拍)

87岁的周夑义老人酷爱打乒乓球,最近,她却想把心爱的乒乓球台捐出去。这是为什么?

近日,家住洛龙区的周夑义老人致电《记者串门》栏目记者,请记者帮忙“牵线”捐赠。记者应邀上门,发现老人独居,虽已是耄耋之年,但精神矍铄,除了爱打乒乓球,还痴迷古诗词。她用一双饱经风霜的手拉起记者,慢慢聊起来。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独居老人捐赠球台和书籍

周夑义祖籍湖南桂阳,已来洛生活多年。她是《洛阳晚报》的老读者,退休前是一名医生。

“我很爱读咱晚报的《健康周刊》,经常跟着报纸上的养生方法锻炼学习。”周夑义笑着说。最近,她看到晚报开设了《记者串门》栏目,就想托记者帮个忙:把她心爱的乒乓球台和百余册书籍捐给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这两年,洛阳的养老服务中心越办越好,功能不断完善,我也想献点儿爱心。”周夑义说,她是一个乒乓球爱好者,几年前家人花了几千元买来一个乒乓球台,她爱惜如新。最近,她想捐出球台,让更多老人享受运动的快乐。“这100多本书和杂志,虽然不是新书,但讲了很多关于老人的健康知识,知识不会过时,多多益善嘛。”她说。

得知老人的诉求,记者联系了老人家附近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表明了老人的心意。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因疫情原因,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暂停开放,但非常感谢周夑义的爱心义举,他们将择期上门致谢,把这些捐赠物品带回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希望这些东西放到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心愿初步达成,周夑义满意地笑了。

作诗七百余首记录晚年生活 洛阳这位独居老太太生活如诗般美妙

周燮义的诗集

作诗700余首记录晚年生活

从周夑义要捐赠的物品不难看出,打乒乓球和读书,是她的两大爱好。

“我从小就爱打乒乓球。那时候条件有限,没有球台,我就对着墙打,年轻时我还代表单位参加过很多比赛呢。”周夑义说着,拿出老照片给记者看。她还起身展示挥拍的动作要领,只见她目光如炬,身手灵活矫健,如同再现当年竞技场上的风采。

除了喜欢运动,周夑义也好“静”——有时拿起一本书,一坐就是半晌,一度痴迷古诗词。

“刚退休的那几年,我迷恋上古诗词,每周去老年大学上课,学了将近6年。”周夑义说,作诗颇有讲究,还需要掌握很多知识。为此,她博览群书,努力拓宽知识面。在她的书柜中,除了古今中外名著,还有《说文解字》《中华语海》等书籍。

功夫不负有心人,周夑义创作了700余首诗词作品,并结集为《霜叶集》和《枫香集》。“都赞春风绽丽花,傲霜秋菊喜万家,冰心皓月人生志,满树枫香韵彩霞。”我市知名学者段书远为其《枫香集》作序中写道,她夕阳起步,刻苦自励,终学有成,难能可贵,第一本诗集起名《霜叶集》就反映了她老年学诗的意义。

翻看诗集,内容丰富,不仅有感怀时事的赞歌,也有游历大好河山的游记,还写了不少身边人、身边事。可以说,她用诗来记录晚年生活。

立春时节,记者从中摘录一首《洛浦春歌》供您欣赏:

东风夜雨洗尘埃,润叶琼枝桃李开。

动竹添柳莺解语,初晴升日燕飞来。

蝶蜂列队随花舞,男女穿梭选景裁。

锦绣洛城繁荣景,春光明媚客徘徊。

作诗七百余首记录晚年生活 洛阳这位独居老太太生活如诗般美妙

周燮义老人正在翻看她的手写诗稿

曾为爱日夜守护 追念丈夫恩情

“人到晚年,能够沉浸于做喜欢的事,其实我特别感谢我先生。”提到这些精彩的过往,周夑义十分感慨。

“痴迷读书写诗的那段时间,我常常废寝忘食。有时他风尘仆仆从外面回来,我一抬头,才发现已经下午一两点了,可饭还没做呢,但他什么都不说,放下包就默默走进厨房开始忙活。”周夑义说,和丈夫相知相伴六十余载,丈夫一直对她很好,“这辈子,我都还不了他的恩情”。

2014年,周夑义的丈夫突然病重,时而意识模糊,需要卧床护理。周夑义原本的诗意生活被按下了暂停键——她不再去合唱团和诗词会,日夜守护在丈夫身边。

“他因病从120多斤瘦到90斤,我看着心疼。”说到这儿,周夑义眼中含泪,“每天变着花样儿给他做饭,可他都吃不下,只闹着要吃饺子,我就每天给他包饺子……”

洗衣服、做饭、打扫卫生、定时定量给丈夫喂药……那时,周夑义也近80岁,但她不想给子女添麻烦,坚持一个人照顾丈夫好几年,直至其离开人世。

孤独无言戚戚悲,闲吟唯有伴芳菲。

开门每见遗踪迹,伏案缀文饰数回。

两隔幽明年越过,双魂此后几时随。

单身半夜柔肠断,斜月窗前幻作陪。

临别时,记者无意间在周夑义的一本手写诗稿中,看到这首追念丈夫的诗,逐字逐句读出,不觉已渐渐哽咽。

周夑义告诉记者,她的生活能够自理,因此坚持独居。她每天自己买菜、做饭、看书,练习丈夫生前最爱的书法,两个女儿时常来看望她,她偶尔还和闺蜜电话聊聊天……说到这儿,记者似乎明白了她对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那份殷殷期盼。

记者手记:本是因为一个乒乓球台应邀来串门,没想到,周夑义老人的故事令记者十分感动。她喜动也喜静,晚年仍坚持创作古诗词,还能够凭一己之力学有所成,堪称励志楷模。

在交谈中,记者感受到她外柔内刚,尽管饱经风霜,依然热爱生活。这大概也是她的“养生秘诀”吧。87岁的她,正“青春”!

《记者串门》栏目面向全市老年朋友征集线索:也许是您和老伴儿的“神仙爱情”,也许是您和老友的相伴相知,也许是一件令您终生难忘的小事,也许是过去一年的辛劳与收获,也许您需要记者帮忙跑腿,也许您在生活中有了烦心事……欢迎您与我们联系。(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谢娜娜 文/图)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