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三十一年(1661)十一月,战争的乌云又一次降临,在兵无主帅将无斗志危机时刻,虞允文挺身而出,慷慨陈辞:"若金军渡江成功,你们又能逃到哪里,我军控制着大江,若凭藉长江天险,为何不能死里求生?何况,朝庭养兵三十年,为什么诸位不能与敌血战,以报效国家?"
虞允文(1110一1174),字彬甫,隆川仁寿县人,是大唐名相虞士南后裔,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及第走上仕途。
虞允文姿貌雄伟,慷慨磊落,有担当。绍兴三十年(1160),虞允文奉命出使金国时,金人搞些娱乐活动,拿祖上射箭技艺显摆。
虞允文亦张弓搭箭中的,金人没想到,一介书生竟有此绝技,遂不敢轻视。
虞允文有敏锐的军事洞察力,他沿途看到金人在打造战船运送粮草,知其有毁盟侵宋之意。
虞允文回来后,立刻上疏,说金人将会南侵,会五路进攻,建议朝庭加强沿海防御。但是,南宋朝庭沉浸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并没有把他的建议当回事。
绍兴三十一年(1161)九月,金主完彦亮率六十万大军,号称百万,兵分四路伐宋。
一个月间,南宋淮河防线溃败,十月,完彦亮率军渡过淮河,一时间"中外震恐"。
高宗临时指派枢密院同知叶义问为统帅,都督江淮诸军事,虞允文为督视江淮军马府参谋军事,协助叶义问抗敌。
虞允文奉命到采石矶前线犒师时,淮西主帅王权战败撒职逃走,大将李显忠接任,还没有到来。
王权的败兵有一万八千多人,三五成群地坐在地上,解鞍御甲,士气低落,如果,金人踏上南岸,他们将四散奔逃。
虞允文是一介书生,也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工作者,演说家和鼓动家。
他慷慨激昂地说:"若金军渡江成功,你们又能逃到哪里?我军控制着大江,若凭籍长江天险,为何不能死里求生?
何况,朝庭养兵三十年,为什么诸位不能与敌血战,以报国家?"
士兵们听了,非常受到鼓舞,纷纷表示:“既然有您作主,我们愿意拚死一战!”
虞允文是奉命来犒军,并没有让他指挥作战。有人劝他:"公受命犒师,不受命督战,他人坏之,公任其咎乎?"
虞允文说:"危机社稷,吾将安避?",于是,他把长江水师分成五路:两路并进沿东西两岸布阵,一路沿江中行驶,另两路埋伏在小港,以备不测。
虞允文亲自督战,手抚大将时俊后背激励曰:"汝胆略闻四方,立阵后则几女子尔!"
时俊听罢,须发皆张,抽出双刀,士殊死战,无不以一当百。
宋军舰队高大结实,艨舯战舰灵活,很快把敌舰队拦腰斩断,霹雳炮令敌人胆寒。
激战一日,歼敌四千多人,万户二人,俘生女真五百,千户五人。完彦亮大怒,下令:不死于江者悉敲杀之!"
次日,宋军火攻,烧毁敌船三百余艘,完彦亮在采石矶之战损兵折将,遂把进攻方向选在扬州。
虞允文料事如神,早己在扬州严阵以待,大败金兵。完彦亮急了,放下狠话说:"三日内若无法渡江,尽杀诸将!"这使他们內部矛盾激化。
当金兵在南方和宋军死磕时,留守在东京的完彦雍称帝,完彦亮帐下诸将纷纷投靠了新主子,竟杀完彦亮作进见礼。不久,金人遣使议和。
采石矶之战,虞允文率宋军歼灭金军四千多人,阻止了金人南进步伐,促使金人内讧,挽救了危机。
一介书生,使一个帝国又生存了118年,意义重大。后人赞曰:伟哉虞公,千古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