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明朝士大夫意气用事是东林党祸成之因一、明朝的士大夫喜欢意气用事。对于君主及宰相的举措,监督、指责得太严厉,丝毫不给予宽容

明朝士大夫意气用事是东林党祸成之因

一、明朝的士大夫喜欢意气用事。对于君主及宰相的举措,监督、指责得太严厉,丝毫不给予宽容。每当朝廷有大事发生时,不能酌情考虑,婉言规劝,而是动不动就呼朋引类、明目张胆、喧呼聒噪地争辩。彰显君主的过失,显示自己耿直。使君主恼羞成怒,没有回旋的余地,以图博得自己的声名,而于国事毫无裨益。如宪宗时的孝庄皇后合葬问题;世宗时的大礼议;神宗时的张居正夺情问题,尤其厉害。

二、在发表自己的观点时,苛刻严酷,遇事便挑起事端,推测过于深远,如果想要给谁加上罪名时,往住超出对方应得的罪名。张差本来只是一个狂妄男子,手持木棒潜入东官。众多大臣却一定要给郑贵妃加上指使的罪名。李可灼本来只是一个庸医,误用药杀死了皇帝。众多大臣却一定要给大学士方从哲加上弑逆的罪名。李选侍本来只是一个妇道人家,对乾清宫眷恋,住得习惯,不愿意搬迁,也是人之常情。而杨涟却指斥她只想由她一个人专门侍奉皇帝,而排挤其他选侍。等到移宫以后,贾继春又扬言李选侍借上吊自尽来诬陷皇帝;又硬牵扯上宫禁的事情,捕风捉影,争辩得不可开交,一年多都不能结束。

三、这些恶习积累沿传,几乎成了痼疾,等到后世,最终都因此而坏事。魏忠贤本来只是一个市井无赖,并没有曹操、王莽等人那样的跋扈才能,李林甫、元载、秦桧、严嵩等人那样的阴险智慧,而众多大臣却不能事先助备他,甚至可以使用非常手段,把他杀掉来平息朝廷内部的祸患,而是摇唇鼓舌、拖笔弄墨、明目张胆地跟他打口舌官司。熹宗本来只是一个孩子,在深官内院中生长,被宦官、官妾养育,在即位之前,根本没受到应有的教育,又怎么能够在自己即位之后明断是非呢?对牛操琴,对石说法,没有任何意义。

四、结果是,导致皇帝对大臣的奏章,不置可否,一切都委托给魏忠贤。于是,魏忠贤编织罪名,逮捕各位贤臣,而被捕者也一个一个地被杀,就像屠宰猪羊一样。正直的人全都没有了,国家也就随倒了。对于狭义的程朱道学培养成的八股先生,实在没有办法对信讲怎样去灵活变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