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何总觉得镜头下的自己没有镜子里的美

作者:光明网

心理词汇

刚去过"五一节"小长假,想必很多人都出去玩了。在旅行的路上,我忍不住拍照。但当我们欢快地看着照片时,我们可能会惊讶地发现,自己在网上的清晰"价值",在照片中显得格外尴尬,甚至有点丑。

那么,为什么我们看到自己与照片不同呢?为什么我们通常比照片更能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我们的真正价值是什么?

最奇怪的人是他自己的脸

首先,从成像原理来看,因为镜子遵循光反射的原理,所以在清晰度上最接近人眼成像。另外,由于人们习惯于照镜子,他们几乎可以下意识地调整自己与镜子的角度和距离,使自己的图像在镜子中达到最佳的图像效果。

与照镜子不同,通常很难通过拍照进行这种微调,特别是对于照片。摄影技术毋庸置疑,师傅和小白的技术大相径庭。此外,镜头、对焦系统、传感器、分辨率,甚至角度、光线等都会影响拍摄质量。一台普通的单反相机,像素通常在2000万左右,而人眼的像素是数亿,所以成像的清晰度根本不在尺度上。这些因素共同使照片更加"失真"。

除了上述客观因素外,心理因素也容易造成照片"失真"。

在一项社会心理学实验中,研究人员为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的一群女学生拍照,并模仿了她们。当女孩们看到经过后期处理的照片和原始照片时,他们都说他们更喜欢镜像照片。然而,女孩们的好朋友看到了照片,并认为真实版本看起来更好。

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早上刷牙时,确认自己的外表,"照镜子"是我们形成身体自我意识的重要途径,所以我们最习惯于在镜子里看到自己。我不知道,基于平面镜的成像原理,镜子里的图像实际上是倒置的,所以我们在镜子里看到的,总是左右脸之后的色调。而拍摄的照片,以及其他人的眼睛,你,不是通过左右面对面的。

此外,由于我们在照片中看到的自我形象与存储在大脑中的自我形象是颠倒过来的,这是在大脑中最常见的,所以当我们看到自己的照片时,我们不禁将自己在大脑中与照片中的人进行比较。这种差异在我们内心产生了一种不和谐的感觉,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第一次看到照片时会有点不舒服。而且这种感觉不会在人身边,因为照片中的图像与平常的眼睛是一致的。

反复的"暴露"可以永远持续下去

人们更喜欢镜子里自己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长期存在的感受。大量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反复接触新的刺激(无论是无意义的音节、汉字、音乐片段,还是人脸)可以增加人们对它们的相似性,这就是心理暴露效应。

外国研究人员已经证实了这种效应。在实验中,受试者被要求一遍又一遍地查看10张随机选择的女性照片,然后工作人员给他们10张女性的照片,将20张照片放在一起,并要求受试者对她们的偏好进行评分。在此期间,研究人员记录了受试者的面部肌肉和脑电反应。研究人员确定,受试者更喜欢他们之前在查看前10张女性照片时认识的10名女性中的那些,并且她们的面部肌肉活动比他们查看最后10张女性照片时要高得多。研究表明,我们更喜欢我们见过很多次的面孔,而不是不熟悉的面孔。这不仅适用于陌生人的脸,也适用于我们自己的面孔。

在进化中,"熟悉"对于个体的生存至关重要,因为"不熟悉"往往预示着风险,所以当我们在照片中看到左右、不太熟悉的自我时,我们都觉得有点奇怪。但是,如果你经常拍照,经常看自己的照片,并不断在大脑中"暴露"自己的照片。然后,这种陌生感会逐渐消失,你甚至会发现照片的魅力。

人类更喜欢"冻结的脸"而不是"移动的面孔"

有时我们可能会对某人说:"你看起来比照片更漂亮。"听众可能认为这是一种恭维,不会认真对待它,但这可能是真的,因为人们更喜欢动态图像而不是静态图像。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冻结的脸效应。

加州大学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实验也证实了这种影响。研究人员向受试者展示了20个单人视频(不同的人)和相应的视频截图,然后要求他们评估同一个人在视频和静止图像中的表现。结果显示,受试者普遍认为视频中的人看起来比静态视频截图更好。科学家推断,这是因为人类天生就是通过三维动态信息识别人脸的,而识别二维静态图像需要经过训练才能学习,所以人们更喜欢动态图像而不是真实的人,看起来比照片更好。(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朱杰)

来源:科学日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