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什么假期“咻”的一下子就没了?

审核专家:李献红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不知道今年的春节大家过得怎么样呢?有没有吃的开心,玩的高兴,休息的身心舒畅呢?

一提到假期,大家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感知——放假啦,眼睛一闭一睁,上班啦!为什么总感觉春节长假,短则7天,长则十多天,比平常工作日还过得快呢?

为什么假期“咻”的一下子就没了?

来源丨网络

还没怎么玩,假期“咻”的一下子就没了!假期!有本事你别走!

其实,这类“假期过得快”的迷之错觉在心理学和生物学上都是有依据的!

为什么假期“咻”的一下子就没了?

什么是假期迷思?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在人们接触新事物或者短时间经历爆炸式的丰富活动时,都会觉得时间过得比平时快很多。

因为在这个事件期间,比日常更密集的信息轰炸就会转变为更多的记忆,而日常工作单一,需要记忆的事件相对较少。

为什么假期“咻”的一下子就没了?

假期记忆点增加

来源丨澎湃

心理学者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假期迷思”。研究发现,每当放假时,人们每天会出现6-9件经历值得记住,相当于日常生活2周的回忆数量。

为什么假期“咻”的一下子就没了?

在时间流逝这一课题上,我们的大脑采用了不同的判断方法,而对时间长短的评估是根据一定时间内的事件数量决定的,事件记忆点越多,时间过得越快。

举个例子,某个假期你都会和朋友们玩耍,享受各种活动和游戏,你就会觉得时间特别快,但是如果你无事可做,你就会觉得时间很慢。

为什么假期“咻”的一下子就没了?

大脑在删除记忆?

当然,有的人并不想逛来逛去,放假在家最安逸了,这又怎么解释呢?

我们的大脑很善于包装时间,仿佛不同事情的时间分配并不公平。有时是相同时间内体验了时间感的加快,有时是在极限条件下放慢了感知。

用一个反例来说明,像蹦极、车祸等危险事情来临时,大脑感知到了极大的威胁,脑部“杏仁体”就会进入高速运转,征用大脑其余部分的神经通路或能量来应对眼前的局面。这种机制保证了面对紧急事件时,大脑会保存更加丰富的记忆细节和感受来换取“谋生”机会,这就带来了放慢时间的体验感。

为什么假期“咻”的一下子就没了?

此时大脑仿佛回顾了整个人生

来源丨搜狐

因此在面对假期或者其他休闲娱乐活动时,大脑就会对这部分记忆进行简并和一定的删除,减少对脑力的负担,此时的终极感受就是时间飞逝。

为什么假期“咻”的一下子就没了?

来源丨李云齐戒毒

另外,大脑的基底神经节可以整合不同细胞发出的神经冲动,提高对事件时间精确度的判断。比如,你如果不断提醒自己“怎么才过去了一分钟?这个表走得好慢……”时,其实是我们的注意力被更多的集中在了时间上,细胞神经冲动的频率更高,从而对时间的感知更加精确,甚至有些夸大。但是当我们注意力不在这部分时,神经脉冲数量减少,因此时间观念开始模糊,感觉时光飞逝。

为什么假期“咻”的一下子就没了?

意外惊喜加速了时间?

还有另外一种理论可以用于解释“时间都去哪了?”

一直以来,神经生物学家有着这样一种观点——人们会通过奖赏和惩罚进行持续活动,它背后的机制与时间的感知存在联系。

哈佛大学的神经生物学科学家SamGershman曾说:“快乐的时光是短暂的,这句话更准确来说——比你预想的还要快乐,时间就是短暂的。”

为什么假期“咻”的一下子就没了?

意外之喜

以色列科学家IdoToren等人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的一篇文章印证了这个说法。同时,研究发现,大脑会不断对即将发生的事情进行预判和期望,并作一定的心理评估,这将决定我们的时间感知。

在过去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多巴胺在感知时间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我们收到意外的奖赏,或称之为出现预测误差时,多巴胺便会增加,引发人体的奖励机制。

因此该科学家团队进行了下面的一个实验——让受试者观察屏幕上的数字,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持续稳定的“0”,极个别情况中下一个出现的数字会是正整数,此时受试者就会得到额外的奖励。同时,第二个数字的显示时间会发生变化,受试者需要回答0和这个正整数之间哪个持续的时间更长。

为什么假期“咻”的一下子就没了?

偶尔的刺激(如偶尔放假)对多巴胺的分泌刺激效果最强

来源丨豆瓣读书

实验结果表明,当意外得到奖金时,受试者会觉得正整数持续的时间更长,这是因为通过加快时间感来将短期记忆中储存该奖励记忆的持续时间放大,而且随着奖励金额的加大,受试者对时间的感知失真会更明显。

所以,时间就在对于快乐的感知中,不知不觉过去了。

现在大家都知道假期怎么消失的了吧,无论是丰富的假日生活还是让自己愉悦的闲暇时光,假期的作用就是让我们调整状态,放松大脑。此时离工作的日子又近了不少,你准备好了吗?

为什么假期“咻”的一下子就没了?

转载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中科院物理所立场

来源:数字北京科学中心

编辑:just_iu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