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刘备选刘封而不是刘禅当太子,蜀汉只会灭亡更快而不是更强盛

作者:知常容

刘封是刘备的嗣子,不是养子。收嗣子的前提是自己没有儿子,无人继承。嗣子就相当于自己的嫡长子。刘备为什么收刘封为嗣子,因为刘备到达荆州之后已经到了不惑之年了。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诸葛亮入蜀之后也是长期没有儿子,收了大哥的儿子为嗣子。

养子则无所谓,你有儿子也可以再收一个,养子的社会地位应该类似于庶子或比庶子还要低。

古代嫡庶之间是天差地别的。一般嫡子为未来的家主,而庶子往往将其培养成辅助嫡子的帮手。

刘封是在诸葛亮的建议下杀的,他是被借故杀掉,被冤杀的,这也是事实。

刘备选刘封而不是刘禅当太子,蜀汉只会灭亡更快而不是更强盛

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三国志·刘彭廖李刘魏杨传》

刘备也是思考再三,然后杀之。《三国志》记载刘备杀刘封的表情:为之流涕。

刘封死时则长叹:恨不用孟子度之言!

孟子度就是孟达,他投降曹魏时给刘封写了一封长信,详细分析他投降曹魏和回归蜀汉的利弊。孟达在信中指出:或有恩移爱易,亦有谗间其间,虽忠臣不能移之於君,孝子不能变之於父者也。势利所加,改亲为雠,况非亲亲乎!

这里恩移爱易指的是刘备已经有亲生儿子刘禅,有谗间其间指的是支持刘禅身边的重臣,比如诸葛亮等。势利所加指刘备会为了整个大局而作出一定选择。最后的结论是利益之下亲人都会反目何况你和刘备不是亲人关系。

刘备选刘封而不是刘禅当太子,蜀汉只会灭亡更快而不是更强盛

关于刘封的记载应该是有意思地被抹掉的,连他的本来出处“本罗侯寇氏之子,长沙刘氏之甥”也是充满争议,语之不详。陈寿在写《刘封传》中大量的篇幅不是写刘封具体做了什么事情,而是完整记载孟达写给刘封的信。

全篇1200字左右,孟达的书信就占了将近700个字。

诸葛亮、刘备都知道刘封死的冤,但是没有办法,蜀汉大局之下必须要做出选择,所以刘备是是流着泪杀的,正如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一样。(关于马谡,有说被诸葛亮杀了,有说是病死牢中)。

刘封是很有才华的,《三国志》记载刘封与诸葛亮等人一起入蜀时用了这么几个字:有武艺,气力过人,所在战克。

阿斗有什么才华?

最大的才华就是乐不思蜀。

司马昭当时听到乐不思蜀说了一句:人之无情,乃可至於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

这大概是扶不起的阿斗的最早出处吧。

刘备选刘封而不是刘禅当太子,蜀汉只会灭亡更快而不是更强盛

很明显刘封的才能比刘禅强太多了,有些人就开始假设刘封取代刘禅成为蜀汉之主,那么蜀汉或许会变强。

知常容不同意这个观点,我认为如果真是刘封上位,蜀汉只怕亡得更快。

理由如下:

当将军与当皇帝是不一样的,当将军要有统治力,勇力等等,当皇帝最重要的是用人,信任人。

春秋第一霸齐桓公治国能力好吗?当然不怎么样,但是他任用管仲使得齐国迅速强大起来了,但是管仲死后,齐桓公自己折腾的时候,齐国就发生内乱,自己死了好多天,身体上都长尸虫了都没有人收拾。

万历不上朝,明朝照样可以运转。

当一个好皇帝关键是学会用人,而不是自身能力有多突出。

纣王的能力很强。

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史记·殷本纪》

项羽的实力也很强,隋炀帝的实力也不弱,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不会用人,太自以为是,会残杀功臣。

刘备选刘封而不是刘禅当太子,蜀汉只会灭亡更快而不是更强盛

有人说你怎么知道刘封上来也这个样子?

会羽覆败,先主恨之。又封与达忿争不和,封寻夺达鼓吹。达既惧罪,又忿恚封,遂表辞先主,率所领降魏。——《三国志·刘彭廖李刘魏杨传》

孟达攻打上庸,刘封跟随,其实类似一种监军的意思在,当然也是刘备培养刘封领导力的设想在。

刘封并没有做好,他与孟达关系处理不好,他因为孟达对自己的态度不好,主要因为刘备已经立刘禅为王太子,他居然夺了孟达的仪仗乐队。

这里是不是很孩子气?

孟达最后觉得自己与刘封一起回去,刘封肯定要对自己落井下石,回还不如投降,所以干脆投降曹魏。

孟达的投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刘封造成的。

这说明刘封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不强,主观性很强。

刘封的整合能力也很弱,他占据上庸城之后,居然没有将申耽这个家族的豪强搞定。关羽让他支援,他不支援,借口上远没有整合好,实际上他是气关羽没有不支持他。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他的大局观不强。

刘备选刘封而不是刘禅当太子,蜀汉只会灭亡更快而不是更强盛

他对形势的判读也是有误,包括兵败回巴蜀等等都是计算出错。

有人就反问了,你说了这么多,刘禅难道在这些方面都很强?

刘禅这些方面也很弱,但是他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他会怕下属。他怕诸葛亮,也怕董允。

后主常欲采择以充后宫,允以为古者天子后妃之数不过十二,今嫔嫱已具,不宜增益。后主益严惮之。——《三国志·董刘马陈董吕传》

刘禅说我再纳一个,董允说你已经有12个了,不行。你看看刘禅的反应不是生气而是畏惧。

皇帝畏惧大臣,这是很少见的,有敬畏之心的皇帝谈不上肯定是明君,但起码不昏庸。后来董允死了,剩下的陈祗,黄皓等人天天拍他的马屁,他也就飘了。

至于诸葛亮他更是完全倾向了,在诸葛亮与李严的争权中,刘禅是偏向诸葛亮的,这一点是很难得的。

刘备选刘封而不是刘禅当太子,蜀汉只会灭亡更快而不是更强盛

正因为刘禅的完全信任,使得诸葛亮有了展示全方位才华的机会,而不仅仅是刘备时期的内政能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刘禅成就了诸葛亮。

张飞、关羽、赵云、诸葛亮他们都支持刘禅,如果立刘封就意味着要将这些人清除掉。如果将这些人都清除了,那蜀汉还剩下什么?

除了亡得更快还有第二种选择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