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阳信县洋湖乡村民跳上全国“村晚”

近日,“欢乐过大年·喜迎冬奥会”我们的美好生活2022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暨阳信县洋湖乡“村晚”举行。

阳信县洋湖乡村民跳上全国“村晚”

为表达全国人民喜迎冬奥的愉悦心情,生动反映基层群众在坚强防疫抗疫的同时积极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状态,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主办,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视听新媒体中心联合主办的2022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春节前后在全国80个地区陆续开展。

作为全省8个国家示范展示点之一,阳信县洋湖乡村晚以“传统文化迎新春”为主题,将鼓子秧歌、戏曲、曲艺等多种传统艺术形式全新展现,传统与时尚相结合,歌颂阳信人民蓬勃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赞美梨乡新时代新农村发展新面貌。

洋湖乡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鼓子秧歌之乡,有深厚的群众文化基础,逢年过节,村村有秧歌,人人展风采。热烈奔放的国家级非遗“鼓子秧歌”,“人在画中走,灯在船上飘”的市级非遗“旱船”,喜庆热闹的县级非遗“篮子灯”,你方唱罢我登场,充分展示乡村文化振兴发展成果。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千年前的诗句中,我们仿佛仍能看见诗人把酒迎春的浓浓笑意。在孩子们精彩的京胡演奏的《迎春》中,共同感受那份辞别寒冬,笑迎新春的喜悦之情。

阳信县洋湖乡村民跳上全国“村晚”

阳信县非遗中心林涛、李文杰表演的传统相声《铃铛谱》诙谐幽默,常听常新。在“说、学、逗、唱”中抖落一个个包袱,在笑声中加深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了解。

东路梆子又名“梆子腔”、“山东吼”,是山东省非常有特色的地方剧种之一,在阳信已有300年的发展历史。自2007年开始,经过近十年的挖掘、整理与保护,东路梆子从濒临失传到成功获批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村官助力新农村建设为题材的新创作现代戏《二蛋闹牛》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级艺术交流与比赛活动,屡获大奖。

近年来,阳信县打特色牌,着力建设高质量现代化幸福新阳信。载歌载舞的吕剧戏歌《牛县欢歌》,唱出了阳信人民勤劳勇毅、不断进取的可贵品质,展现了梨乡牛县紧跟时代步伐,飞速发展的新面貌。

据悉,阳信县文化馆将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文件要求上报视频素材,元宵节期间,阳信村晚将登录国家公共文化云、央视频等平台,与全国观众见面。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程芃芃 通讯员 翟成新 王晓丽 报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