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叶鸿鸣:“谜”样元宵节

灯谜是大陆独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和艺术性,因灯谜制作的基础是汉字,也被誉为“最中国”。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制谜达人叶鸿鸣,听听他与灯谜有着怎样的不解之缘。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汉族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叶鸿鸣:“谜”样元宵节

1944年三月,叶鸿鸣出生在高邮,在那时候,娱乐活动少得可怜,“破谜儿”便成了少年叶鸿鸣唯一的娱乐方式。直到1971年叶鸿鸣调到市人民剧场工作,他才算正式的迷上灯谜。

叶鸿鸣:“谜”样元宵节

那时的叶鸿鸣会尝试着参加猜灯谜,猜中了可获得一份小礼物,这让他感到很有成就感。与此同时,他也接触到了一群猜灯谜和制灯谜的谜家,交流过程中,他被博大精深的灯谜深深地吸引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叶鸿鸣开始系统性学习灯谜理论知识,并逐步尝试灯谜创作并开始投稿。1984年,上海召开全国性的灯谜大赛,叶鸿鸣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投稿,却没想获得了灯谜百佳奖,并在相关刊物上发表。

这次的获奖经历给了叶鸿鸣巨大的鼓舞,创作起来也更加有动力。1985年,叶鸿鸣发起成立高邮市灯谜协会,时任副会长,因此他也结识了更多的灯谜爱好者。四十多年来,叶鸿鸣博览群书,熟悉百科全书、东周列国、三国”“水浒”“封神”等文学作品,然后将从中吸收的知识化用到灯谜创作中。

叶鸿鸣:“谜”样元宵节

生活是一切艺术的源泉。在叶鸿鸣认为,身边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山一水,一房一屋都可以成为创作的灵感。

其实众观叶鸿鸣的作品。不难发现,他创作的很多作品都离不开家乡,“高邮元素”比比皆是。

这些颇具高邮特色的灯谜,让人眼前一亮,还带着一股“文艺气息”。叶鸿鸣所创作的灯谜,大多清新入耳,听来悬疑,猜来多趣。

叶鸿鸣痴迷制灯谜,不管是干着家务活,还是吃着饭,即使是半夜醒来,只要有了灵感,他就赶紧记下来。他还喜欢把自己编的灯谜分享给大家,让大家都感受猜灯谜的快乐。不仅如此,他还热衷于将同一个谜底创作出多条谜面。

叶鸿鸣:“谜”样元宵节

在叶鸿鸣看来,猜谜语可以锻炼大脑,写谜语可以研究汉字,研究汉字的字形和寓意,品味汉字艺术魅力,还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其乐无穷。老人平时就把这些谜语裁切整齐,一针一线缝成册子,再用钢笔誊写下来,细心的标注序列,把它们当成了自己的宝贝。

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至今,叶鸿鸣创作了灯谜三万余条,谜作获国家和省市级奖项十八余次,个人简历和作品入编《中华当代谜家辞典》、《中国当代灯谜艺 》《中国民间文艺家大辞典》。最近,汇集近他五十年创作成果的《依德堂谜草》正抓紧编撰中。

在叶鸿鸣看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灯谜的魅力不亚于诗词和戏曲,他也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加入进来,他也很乐于传授自己的一生积累。

记者:李静 时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