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西安头条#七十感言(杂谈)文/李秋生(江苏)2022年元旦,第一束阳光投入我的工作室,整个房间顿时变得温暖、明亮和舒适

作者:李先生的学堂

#西安头条#

七十感言(杂谈)

文/李秋生(江苏)

2022年元旦,第一束阳光投入我的工作室,整个房间顿时变得温暖、明亮和舒适起来,沐浴着阳光,品尝着新茶,我的思绪渐渐活跃,似乎一下子有很多话要说。

新年对我个人来说,有特别的意义,我跨入了七十岁人生里程,心中多少有点“仪式感”。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人均寿命的延长,“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概念基本“废除”了,但按国内、国际标准,七十岁的人是被公认为老年人的,这个“底线”没有突破。

德国汉学家、翻译家、作家顾彬曾任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系主任,他七十岁时在《羊城晚报》发表文章《人生七十才开始》,他不认为七十已进入老年,他照例每天四点起床写诗,每天骑自行车二十公里,每天参加文学活动,中青年时代的生活方式没有改变。他还幽默地寻找老年人,自问“老年人在哪里?”他找到了,他所在的办公大楼下有一片空地,一群五十多岁、六十多岁的人在跳广场舞,做保健操。这个顾彬看起来有点“狂狷”,但在对待老年的态度上,我是欣赏顾彬的,人骨子里要有一点昂扬向上的精神。有人对年龄专门作了研究,认为人有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外貌年龄等多种年龄,而且一人一体,差异很大。有些人到了六七十岁好像真的老了,老态龙钟,步履蹒跚,而有些人尽管七十、八十,依然腰杆笔直,步伐有力,精气神不见得比年轻人差多少,与一些“躺平”的年轻人相比,就更不用说了。

怎么说,七十岁毕竟是踏入高龄门槛了,这是客观事实。我觉得,到了这个年龄段的人,既要有乐观向上心态,又要有遵从现实精神。人生是一种设计,到了七十,有必要对人生有一个重新设计。

要把握顺。一切顺其自然。“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想法要有,但要适而可止了。一些作家在交流写作心得时认为,写作的最高境界是自然而然。老人活着的最高境界恐怕亦是如此,到一定年龄,行事要符合自己的身体、精力和心情,凡事讲力所能及,“浪遏飞舟”那种事应该是年轻人所为。英国有个名叫多琳.尼克尔的老太太,70岁成功地完成了特技跳伞,受到追捧,我只能向她老人家表示致敬,但没有能力也不愿意向她学习。俗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摔倒了骨折怎么办?自己瘫下遭罪不说,还要累及儿女,安全意识还是要有,要“顾全大局”,不能只顾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要注意质。做事情不再追求数量,要有质量,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可能做一些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

要知道静。心要静,凡事不要急。想一想,你有不少老同学、老同事、老战友、老朋友都不“在线”了,你急什么?心要静,还有一层意思,不要受社会上任何名利的干扰。京剧《沙家浜》中有一句唱词:“心静自然少忧烦”,老年人更应讲一个静。攀比心理应该淡化,不再满腔热情地去比房子,比车子,比票子,要知道哪些东西与老年人关系不大了,就是有关系,“保质期”也不长了。名誉心理应该淡化,有的老同志满头白发,奔八甚至奔九年纪,写了一点东西,还参加什么文学奖项评比,要文友为他站台“投票”。此时此刻,我真的为他们感到难受,活到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还不懂得人生,不懂得放下,你评上那个奖就能提高你的人生价值了吗?就能子子孙孙传颂,万古流芳了吗?真的不要想那么多,中华文明史,上下五千年,能达到李白、杜甫、苏东坡级别的人廖若晨星,你写的东西行不行读者一目了然,即使评上奖人家也不会“多望你一眼”,而且有些奖项是否规范都十分可疑,弄得不好就是在“圈钱”。

要重视动。有个前辈说过,“活动,活动,想活就要动”。有个小视频提倡老年人多喝水,多睡觉,多走路,我认为这是务实的养生,我很赞同,尤其要注意多走路。但不能搞激烈运动,那样反而适得其反。我有个部队老首长,身体素质很好,但他不考虑自己年龄大了,每天坚持长跑十公里,结果运动过量,匆匆过世了。负荷量不大的走走路,做做操,打打拳,应该没问题。

要不改信。有些人年纪大了,学习少了,信仰变了,不信马列信预测人生的“大师”了,这样算不上“叛党”但无异于“脱党”。精神状态不好同样会影响健康。要不忘初心,不信鬼不信神,不信延年益寿保健品,不信一夜致富发财梦,做一个“阳光老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