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27年,一对刚结婚10天的新婚夫妇,因为男方被叛徒盯上,两人被迫分离。谁知,两人再相见,竟是十年之后。这便是我国开国

作者:作家赵林云

1927年,一对刚结婚10天的新婚夫妇,因为男方被叛徒盯上,两人被迫分离。谁知,两人再相见,竟是十年之后。

这便是大陆开国大将许光达的爱情故事。

许光达是湖南人。他出身贫穷,在他小时候,家里并没有足够的钱供他读书。在他7岁的时候,就必须靠给别人放牛,来维持生计。

然而在放牛的时候,他常常被村子里的私塾传来的读书声吸引,便偷偷到私塾的窗口下偷听。

当时年幼的许光达又瘦又小,身体虚弱。结果,他在一次偷听时,竟晕在了寒冷的雪地里。

私塾的教书先生邹希鲁看到许光达晕倒在窗外,便将他扶到屋中,让他休息。

邹希鲁被许光达认真学习的恒心所打动,决定收他为徒,让许光达跟着自己学习,不收一分学费。

几年的学习让许光达迅速积累起知识,邹希鲁对这名刻苦求学的青年颇为满意,甚至决定将女儿邹靖华许配给他。

许家见邹家上门提亲,十分乐意地答应了这门“娃娃亲”。此时,许光达14岁,邹靖华仅有9岁。

几年后,许光达顺利进入长沙师范学校研读。在这期间,他树立了远大志向,积极参与学生运动,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许光达忙于革命,难得回一次家。两家人想起几年前定下的娃娃亲,便决定趁着许光达这次回家,把两人的亲事办下来。

两人刚完婚时,感情很是亲密。邹靖华曾问许光达农民运动进展是否顺利,许光达因为工作性质原因,回答有所遮掩。

但邹靖华还是从丈夫的眼中,看到了那份对革命和未来的期许。

但这份平静没持续几天,一个在长沙警卫部就职的亲戚突然传信给许光达,告诉许光达他的身份已暴露,有叛徒供出了他的真实身份与行踪,要他迅速撤离。

邹靖华这才清楚一切。她从小长在书香世家,深明大义的她擦掉担忧的眼泪,告诉许光达:“你做的是正确的事情,那就去吧!”

许光达感谢妻子的顾全大局,叩拜而去。这一去,便是十年未见。

1931年,许光达在战场上负伤,被送往上海救治。期间,他给家乡的邹靖华送去了一封亲笔信,表达了自己对她和家乡的思念。

邹靖华看到这封信,不禁泪流满面,将这封信贴身保管,重拾书本,努力学习,好像丈夫就在自己的身旁。

许光达的下一封信再送到妻子手里时,已经相隔许久。这封信的内容对邹靖华而言无异于噩耗:因被叛徒出卖,许光达被移至苏联进行救治。

这封信中夹着10张小纸条,上面用两国语言写着许光达现在的地址,只需要把纸条贴在信封上便可以送到苏联。

满怀希望的邹靖华不知道的是,中苏边境此时已被封锁,十张纸条全部用完,许光达依然杳无音讯。

此时的许光达,没有收到妻子的来信,以为妻子已经死在了乱世之中,心中悲伤更是难以言说。

这对夫妇,又一次错过了彼此。

1938年,许光达回到延安担任抗大的教育长。他已是将军,位居高职,人又生得俊朗,少不了有人为他牵线搭桥。

但许光达却表示,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妻子,就算她已经去世,也一定要亲自到她的坟前跪拜。

有一日,在许光达翻看抗战的学生名单时,竟发现了邹靖华的名字。许光达顿时喜不自胜,冲出办公室就要与妻子相见。

当邹靖华看到丈夫平安归来,还激动地向她招手时,心中的百转千回化作晶莹的泪珠,点点落下。两人像是要把分离十年的空缺填补回来一般,紧紧地、久久地拥抱在一起。

从幼时的娃娃亲,到成年时的懵懂、分离和重聚,许光达夫妇用两人的爱情经历,书写了一段双向奔赴的爱情佳话。无论身在何处,心中总有着对方的一隅,等待着那个人归来,也不失为一种幸福。

文|木荣

编辑|长庚

#头条历史# #许光达# #邹靖华#

1927年,一对刚结婚10天的新婚夫妇,因为男方被叛徒盯上,两人被迫分离。谁知,两人再相见,竟是十年之后。这便是我国开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