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阐释中国人独有的诗意生命美学

“春雷响,万物长。”

时下正值立春节气。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

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短片,

给全球观众送上了

饱含中国文化意蕴的“春之曲”。

创作、打磨达十年之久,由徐立京、徐冬冬两位作者共同完成的《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一书,近日由北京时代华语正式推出。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阐释中国人独有的诗意生命美学

该书图文并茂,以140余幅精美的中国抽象绘画作品、近80篇优美细腻的文字,从生命观的角度,创新性地描绘了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精微奇妙体系,阐释了这一体系背后的天地之道和对万物生命的热爱,充分表达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感悟新思考。古老的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成为作者探求宇宙世界与文化演变的载体,也成为其体悟自然与生命的切入点。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阐释中国人独有的诗意生命美学

品味四季,感悟中国人独有的诗意生命美学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精髓和经典之一,被国际气象学界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11月30日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目录。

在该书作者看来,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不仅是一套关于时令、气候、物候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也是属于中国人的时间哲学,更是中国人独有的生命哲学、生命美学。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阐释中国人独有的诗意生命美学

全书旨在突破传统的认识角度,将对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认知,进入到生命观的层面,展现中国人的诗意生命美学,体悟中国人生命能量的源头,讲述中国古老智慧、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与世界意义。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阐释中国人独有的诗意生命美学

据了解,该书的文字与绘画均为原创。作者追寻四季更迭的脚步,对每一个节气和物候进行解读,不仅从知识层面予以解释,更结合自身的人生经历与生命体验,体悟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细微嬗变,挖掘其中饱含的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能量,赋予其生命美学的新阐释。

首次用中国抽象绘画诠释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以国际化艺术语言创新展现中国文化。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阐释中国人独有的诗意生命美学

图为本书作者之一,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徐冬冬

十分珍贵的是,当代中国抽象绘画大师徐冬冬历时八年创作完成的《二十四节气 七十二候》系列组画,在本书中是第一次集结面世,凝结着艺术家生命的画纸以最本真的状态和读者首次见面。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阐释中国人独有的诗意生命美学

这是第一套用中国抽象绘画语言完整描画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系列艺术创作,以宣纸、毛笔为载体,用国际化绘画语言亲近中国文化与中国智慧,使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老树”发出了时代文化的“新枝”。

对这些画作的品读,成为感悟四季、感悟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源泉。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阐释中国人独有的诗意生命美学

名家对谈,多维度解读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该书汇聚了不同领域的多位名家,从文化、艺术、科学、哲学等多维度阐述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帮助人们深入认识这一古老体系的当代价值。

作家、学者王蒙在本书推荐序中表示,中华文化的精华是通达天地境界的,讲究天人合一、师法造化、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在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中,我们古人的目光看到了宇宙万物,每一个物候的生命都是可贵的,都和宇宙世界是一个整体、一个系统。所以,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所蕴含的宇宙观、生命观是非常了不起的,是具有现代性乃至后现代性的,放在今天以及未来,放在全球,都是很有意义的。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阐释中国人独有的诗意生命美学

王蒙表示,“正如新书所言,七十二候,是天文观,是以黄河流域为依据的地理观,是季节与气候的时间观,又是农业生产、农业文明观,更是中国人的生命观,是自然观,是世界观,是宇宙观,是自古弥留的乡愁乡情,是对于神州大地的赞美与亲近,是对各种生命现象的关注、兴味、好奇、想象与富有好生之德的价值观”“感谢这本书,它使我们突然重新发现了早已具有却似乎沉睡良久、被遗忘被淡漠了上千年的精神珠玑,使它重新变得光芒四射,暖人心扉,生气洋溢”……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阐释中国人独有的诗意生命美学

此外,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陈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都参与了本书的对话,从气象学、哲学、量子物理科学等不同维度,阐发了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现实意义,底蕴深厚,给人启迪。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吴波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通讯员:王瑶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谢育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