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当整个枫泾古镇都成了“美术馆”,穿梭其中就能偶遇历史!

新民晚报讯(记者 乐梦融)上海枫泾古镇日前迎来了一场“古镇记忆·非遗传承——上海艺术影像展”。居民和游客穿梭在小镇街道中,偶遇古镇的历史,好像打开了熟悉的话匣子,春寒料峭的古镇小街因艺术添得暖意。

当整个枫泾古镇都成了“美术馆”,穿梭其中就能偶遇历史!

图说:非遗传承板块与古镇灯会 主办方供图(下同)

位于金山区的枫泾古镇周围水网遍布,镇区内河道纵横,桥梁有52座之多,现存最古老的为元代致和桥,距今有近700年历史。主办方特邀艺术家对上海16家古镇深入调研并潜心创作,递交300余件作品,上海市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推选其中72件在枫泾古镇公共区域展出。展览分设非遗传承、景观建筑、人文风俗三大板块,用创意影像和公共艺术记录“非遗代表”之一的手工技艺在这方土地中的传承与交融。在影像作品中,古镇的主角包括了热闹非凡的街巷商客、怡然自得的古镇原住民、深含底蕴的民俗活动,都折射着人们对古镇质朴的生活方式的向往和渴望。

当整个枫泾古镇都成了“美术馆”,穿梭其中就能偶遇历史!

图说:枫泾长卷

展览没有区划出特定的展馆,而将古镇整体视为“美术馆”,让古镇灯会与展呈设计相融合,让古镇建筑空间与影像艺术相融合。人们漫步在青砖小道上,就会偶遇这些作品,这种打破了以往固化的传统场地限制,走进古镇空间和居民生活的观展模式,让展览变得更轻松自由。

除了展示了非遗技艺的传承和创新,古镇民俗文化的发展经历也被钩沉出水面。展览至3月31日结束,地点为上海市金山区枫泾古镇南大街(包括得泉亭展区)。据悉,之后展览将在上海各大古镇巡展,并结合当地特色进行更深入的艺术创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