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整個楓泾古鎮都成了“美術館”,穿梭其中就能偶遇曆史!

新民晚報訊(記者 樂夢融)上海楓泾古鎮日前迎來了一場“古鎮記憶·非遺傳承——上海藝術影像展”。居民和遊客穿梭在小鎮街道中,偶遇古鎮的曆史,好像打開了熟悉的話匣子,春寒料峭的古鎮小街因藝術添得暖意。

當整個楓泾古鎮都成了“美術館”,穿梭其中就能偶遇曆史!

圖說:非遺傳承闆塊與古鎮燈會 主辦方供圖(下同)

位于金山區的楓泾古鎮周圍水網遍布,鎮區内河道縱橫,橋梁有52座之多,現存最古老的為元代緻和橋,距今有近700年曆史。主辦方特邀藝術家對上海16家古鎮深入調研并潛心創作,遞交300餘件作品,上海市創意設計工作者協會推選其中72件在楓泾古鎮公共區域展出。展覽分設非遺傳承、景觀建築、人文風俗三大闆塊,用創意影像和公共藝術記錄“非遺代表”之一的手工技藝在這方土地中的傳承與交融。在影像作品中,古鎮的主角包括了熱鬧非凡的街巷商客、怡然自得的古鎮原住民、深含底蘊的民俗活動,都折射着人們對古鎮質樸的生活方式的向往和渴望。

當整個楓泾古鎮都成了“美術館”,穿梭其中就能偶遇曆史!

圖說:楓泾長卷

展覽沒有區劃出特定的展館,而将古鎮整體視為“美術館”,讓古鎮燈會與展呈設計相融合,讓古鎮建築空間與影像藝術相融合。人們漫步在青磚小道上,就會偶遇這些作品,這種打破了以往固化的傳統場地限制,走進古鎮空間和居民生活的觀展模式,讓展覽變得更輕松自由。

除了展示了非遺技藝的傳承和創新,古鎮民俗文化的發展經曆也被鈎沉出水面。展覽至3月31日結束,地點為上海市金山區楓泾古鎮南大街(包括得泉亭展區)。據悉,之後展覽将在上海各大古鎮巡展,并結合當地特色進行更深入的藝術創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