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凌晨近2点,发生在上海市普陀区宜川四村一户居民家中锂电池火灾事故,确认有3人已经死亡,多家媒体做了报道,但都未披露细节。上海地区短短二年多的时间里,发生电池燃烧火灾,已断送掉33名年轻的生命!
本台收到的消息显示,提供给死者使用的电瓶车,其品牌为国内头部企业,但搭载的锂电池由商家提供且为超标大容量锂电池。电瓶车锂电池屡屡发生火灾致人送命,且难以制止,令人感到恐惧与不安。在此,本台对本次事故做出如下分析:
一是锂电池严禁带入居室内充电,却无法制止,说明肇事者对锂电池起火燃烧的危害性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为什么要带入居室内充电?室外没有给电池充电的条件?这些目前还不得而知。尽管锂电池带入室内充电的危害性宣传到处充斥,但仍没有得到有效重视,酿成了既是肇事者又是牺牲者的悲剧。
二是电瓶车锂电池质量令人担忧。据调查,目前上海地区数十万外卖快递小哥使用的是电瓶车,搭载的电池约70%以上以超标(新国标规定电池电压不得超过48v)锂电池为主。由于社区和服务的企业提供的充电条件不充足、不充分,将电池带入居家充电不可避免。可怕的是大量使用的锂电池以及为锂电池提供充电的充电器,质量存在着问题。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监管,劣质锂电池与充电器在市场上横行,为锂电池火灾埋下隐患。
三是新能源汽车退役的锂电池电芯、设备拆解或报废的锂电池电芯,能否拼装成电瓶车动力锂电池,目前存在法律盲区。近几年来,大量的新能源汽车退役锂电池电芯和各种启动设备拆解下来的锂电池电芯流入市场,数量不菲,而电瓶车对大容量的动力锂电池需求量巨大。由于这种废旧锂电池电芯拼装成电瓶车动力电池具有性价比优势,市场就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从拆解到拼装再到销售整个过程利润丰厚,加上缺乏监管与规范,以及各地方对生产与销售这种动力锂电池处置的态度不一,导致劣质锂电池屡禁不绝。废旧锂电池电芯拼装电瓶车动力锂电池,在法律层面上的沉默,为那些不法者找到了生产与销售的借口。
四是废旧锂电池电芯拼装成电瓶车动力锂电池确实存在无法推卸的责任。经过长达数年的使用,废旧电芯寿命已经到期,甚至超期。值得一提的是,电瓶车使用环境极为恶劣,日晒雨淋、高温炙烤、低温煎熬,路途颠簸,又要经受高倍率放电、大电流充电的天天这样多次反复的折磨。在这样的环境考验之下,哪怕新电池也要加速折寿,别说是已经使用六七年的老电池了。但是,在利益驱动之下,整个拼装电瓶车锂电池生产,其工艺简陋、电池保护系统有效性缺乏不可避免。
五是畸形的销售方式为销售门店不法经营劣质锂电池提供空间。整车厂家长期以来采用裸车销售的模式,为商家采购劣质大容量锂电池并搭载到整车上提供了便利。如果说,厂家提供给商家搭载电池的整车、而国家明文强制性规定采用“一车一电”的方式,使得整车与电池对号入座才能进入市场销售,那么,这样劣质电池也就无法流入市场。但是,现在整车与电池两种渠道进入市场,在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之下销售整车与电池是不可避免的。
六是网约平台置身于监督之外,给劣质大容量锂电池泛滥造成了条件,也为劣质大容量锂电池带入居家充电带来了隐患。外卖快递运营企业,雇佣的骑手以及骑手使用的电瓶车,通过第三方来解决。这种操作卸掉了巨大的人员使用和设备购买的包袱,又提高了运营效率。游离于网约公司之外的第三方,为骑手提供电瓶车租赁、以及骑手自行解决电瓶,都以利益和效率最大化为目的,而市场不能充分提供相应的资源配置,这种废旧锂电池电芯拼装成的电池具有性价比优势就占据着主导。据悉,目前本市30多万名骑手使用的电瓶车,绝大部分以第三方提供租赁和自购的电瓶车为主。而市场化提供的集中式充电设备不齐全与充分,导致个人将电池带入家中充电的现象屡禁不止。
电瓶车锂电池发生燃烧火灾致人死亡的事故,去年全国超过1万起之多,且呈上升趋势。如果劣质锂电池大量使用的现象得不到遏制,悲剧还将持续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