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冰立方”上演巅峰对决,“水冰转换”中国方案获运动员盛赞

昔日“水立方”中波光粼粼的蓝色泳道,变身为4条晶莹剔透的冰壶赛道,“冰立方”正成为全球冰壶运动员们巅峰对决的绝佳舞台。在2月8日晚北京冬奥会冰壶混双赛中,意大利队以8比5击败挪威队最终夺冠,宣告本届冬奥会首枚冰壶赛事金牌诞生。

“冰立方”上演巅峰对决,“水冰转换”中国方案获运动员盛赞

水冰转换,冰壶场地搭建完成。北京国资公司供图

自冬奥会开赛以来,“冰立方”就成为运动员们提及最多的场馆之一。美国冰壶选手维多利亚·珀辛格说,“这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场馆,能在里面比赛是一种荣幸。那座建筑是独一无二的,我喜欢看到像现在这样,利用现有资源重复使用场地。”

捷克选手苏珊娜·保洛娃则赞叹道,“很难相信这曾是一个游泳馆,在这里比赛的感觉非常特别。”“你可以在同一个建筑里看到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样子,这真是太棒了。”英国女子冰壶运动员珍妮弗·多兹对“冰立方”也不吝赞美……

“冰立方”上演巅峰对决,“水冰转换”中国方案获运动员盛赞

水冰转换,冰壶场地钢结构校准。北京国资公司供图

一座双奥场馆能受到各代表团运动员的如此盛赞,这是对“水冰转换”中国方案的高度肯定,也是对华丽变身背后高科技亮出的最高分。

北京2008年夏奥会时,“水立方”是游泳、跳水、花样游泳比赛的主场馆,因其膜结构打造的独特造型和漂亮外观为世人所熟知。作为国家游泳中心的业主单位,北京国资公司创造性提出“水冰转换”的场馆可持续利用改造方案,不仅让“冰立方”成为冬奥会历史上体量最大的冰壶场馆,也是世界唯一水上项目和冰上项目均可运行的双奥场馆。

“冰立方”上演巅峰对决,“水冰转换”中国方案获运动员盛赞

水冰转换,冰壶场地铺设冰场基材。北京国资公司供图

在游泳池上架设冰壶赛道,首先要把泳池里的水抽干,然后在泳池内搭设可转换架体。在泳池里“搭架子”看似简单,但如何保证冰面达到冬奥会比赛的严苛要求?秘密就藏在支撑冰面的可转换钢结构中。在肉眼无法看到的冰面之下,钢结构由2600根3米高、2米长的薄壁H型钢密密麻麻搭建而成,设计和安装都堪称精密。试验结果显示,每平方米增加1吨荷载,钢结构的最大变形仅有1.6毫米,符合3毫米以内的设计要求。

在关键的制冰环节,为保证赛时万无一失,场馆采用制冰机组“两用一备”的方案。现在的赛场旁边有两组管道,一进一回形成回路,就像人体的动脉和静脉一样。制冰基础层上密密麻麻有序铺装的制冰排管,相当于毛细血管一样与动脉静脉相连。室外制冷机组如同“心脏”,将载冷剂通过管道循环输送至制冰场,保证赛场制冰顺利进行。

“冰立方”上演巅峰对决,“水冰转换”中国方案获运动员盛赞

水冰转换,冰壶场地制冰。北京国资公司供图

作为游泳和跳水等水上运动项目的比赛场馆,“水立方”赛时环境是高温高湿,而冰壶比赛的赛场环境却要求低温低湿。偌大的比赛大厅内如何营造低温低湿的环境?据场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奥秘就在于场馆改造后的除湿系统,“就像人体的呼吸系统一样,它能源源不断地把干冷空气送入比赛大厅,并将大厅内湿热空气带出去。”

既要确保比赛用冰不融化,又要让现场观众不觉得寒冷,这对矛盾也在场馆改造中找到平衡——通过智能“中枢”对温度实时分区控制调节。有了这套系统,冰壶场馆比赛大厅可以确保任何热负荷条件下,冰壶赛道冰面温度达到-8.5℃,冰面以上1.5米处温度保持在10℃,相对湿度不超过30%,而看台温度则达到更为舒适的16℃至18℃。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