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慢阻肺病患者越吃越瘦,营养不良造成的身体成分变化如何测定?

多项研究发现,慢阻肺病患者营养不良患病率在20-60%。通过观察我们会发现,慢阻肺病患者除了呼吸系统常见的咳、痰、喘,还经常出现没有胃口,吃啥都不吸收,体重日渐降低的情况。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王和医生说,慢阻肺患者合并营养问题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和预后,已知消瘦是慢阻肺不良预后及死亡率增加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为什么慢阻肺患者会越吃越瘦?营养不良后的身体成分发生哪些变化?

王和医生解释到,由于慢阻肺疾病特点带来的影响,会导致患者能量消耗增加和摄入减少,出现能量入不敷出的情况。最常见的,患者呼吸困难不仅需要消耗更多能量,同时还会影响患者的食欲,导致摄入减少,还有患者常常因为慢阻肺会有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影响胃肠道正常生理功能。最终导致身体的脂肪组织,肌肉组织,骨骼组织等代谢异常,表现为功能下降,不能满足正常生理需求。

具体如下:

胖了也会营养不良? 肌少症导致的肌肉力量下降如何自测?

慢阻肺患者不能太瘦,那是不是胖就没事呢?还真不是。王和医生讲到,由于代谢的异常,除了消瘦的病人,临床上也有不少体重正常及肥胖的慢阻肺患者,但是他也是营养不良的。对于慢阻肺患者而言,除了直观上的胖瘦,肌肉的减少跟肌肉力量的下降是更应该警惕的。

肌肉减少症(“肌少症”)是机体在年龄增加过程中出现的进行性、广泛性骨骼肌肌量、肌力及功能下降进而引起残疾、生活质量下降或死亡等不良结局的综合征。但很多慢性病患者,比如慢阻肺患者由于疾病的消耗、营养与运动不足,以及高龄等原因,往往与肌肉减少症并存。

肌少症不仅会导致慢阻肺患者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下降,出现衰弱、跌倒倾向、行走困难、步态缓慢、四肢纤细和无力等表现,还与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恶化息息相关。

王和医生也推荐了两种可以在家自测肌肉功能的方法,一起来了解一下:

30秒起坐实验:

目的:评估下肢力量。

首先双臂交叉置于胸前从坐位站起,记录30秒内受试者共计能够完成的的次数。

参考标准(次):

8英尺(2.4米)起立行走试验:

目的:敏捷性和平衡能力评估。

首先坐在椅子中部,后背挺直,两脚平放在地板上,双手放在大腿上,一只脚稍微向前靠前,身体稍前倾,听到开始口令后参与者从椅子上站起来向前走,从任何一边绕过圆锥体,然后返回来坐在椅子上,记录所用时间。

参考标准(秒):

如果经过以上2个简单的测试,您的下肢力量跟躯体灵活性有问题,建议尽早到医院进行综合评估。

慢阻肺病患者越吃越瘦,营养不良造成的身体成分变化如何测定?

专家简介 王和

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中国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委会秘书 青年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过敏医学专业会青年委员。主要研究方向:慢性气道疾病及呼吸危重症早期康复等。参与翻译了《呼吸康复基础教程》;参编了呼吸康复指南丛书等多部著作。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金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