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日新增1161例确诊!香港疫情形势严峻

专家称:“还没到失控地步”

撰文 | 燕小六

来源 | “医学界”公众号

中国香港正在经历第5波疫情,是新冠肺炎大流行至今最严重的一次。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称,确诊数不断飙升,“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数字”。

据香港特区政府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通报,2月9日当地新增确诊1161例,其中1153例为本土病例。这是疫情发生两年来,首次单日确诊数破千。香港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教授金冬雁告诉“医学界”,新增确诊中主要是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

此前一天,香港特区新增2例死亡病例,打破当地持续5个月的零死亡记录。

“香港01”援引香港特区医院管理局估算,到月底,每日新增或超万例。

一日新增1161例确诊!香港疫情形势严峻

特区政府已再度收紧防疫措施。公共场所“限聚令”从4人收紧至2人;禁晚市堂食;除健身房、美容院、补习班等,新增宗教场所和理发店两处停业场所,停业时间为2月10日至2月24日。

最新防疫措施还首次将“限聚令”适用到私人处所,禁止两个以上家庭在私人场所聚会。特区政府检测工作组组长、食物及卫生局常任秘书长(卫生)陈松青表示,目前阶段不会主动执法。但日后追踪确诊病例,发现有人违反规定、导致群组感染或暴发,将采取执法行动。

惩罚力度也翻番。任何违反强制检测命令的人,将面临1万港元罚款。

《南华早报》《联合早报》等本地媒体称之为“最严防控”。“上一次实施如此严格的限制,是在2020年7月。”《南华早报》称。

“我希望我们都意识到,采取一些强硬措施的时候到了。”林郑月娥表示。

一日新增1161例确诊!香港疫情形势严峻

2月8日,香港特区民众在一个移动核酸采样点,排队等待进行新冠检测。/Reuters

“隔离难”或增防疫压力

“形势严峻。”身处疫情一线的金冬雁如是说。

2022年1月22日至今,香港地区每日新增数呈几何式增长,近10个居民区因纵向或横向传播、暴发疫情。通过污水监测发出的预警信号越来越多,遍布各区。

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近日发文称,多方面原因致疫情恶化。包括奥密克戎和德尔塔两种毒株同时在社区传播。源头不明的病例数不断上升。它们分布于各区,涉及不同行业、职位。

特区政府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在8日简报会上指出,至少报告19个大型聚集性感染群,其中最大群组确诊47人。部分患者是在与亲友聚餐时染疫。受农历新年跨家庭聚会等因素影响,密切接触者难以计数。

《东方日报》报道,“检疫难”“隔离难”等问题,让疫情防控雪上加霜。

2月2日,特区政府在竹篙湾隔离检疫中心增设人手至1000人,并成立跨部门协调小组等,设专人统筹。

除竹篙湾隔离检疫中心外,特区政府几度扩增隔离酒店数,增加隔离单位6000间。

因感染数快速增加,这些努力仍显杯水车薪。

“香港01”报道,连日来,大量社区被列入强制检测范畴。多个采样点大排长龙,葵涌石排街公园等采样点,需排队3小时以上。

一日新增1161例确诊!香港疫情形势严峻

2月9日15:40,九龙长沙湾体育馆采样点张贴告示称当日检测名额已满。/香港01

医疗机构也面临巨大压力。特区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综合临床服务)李立业表示,很多快速检测呈阳性者涌入公立医疗机构急诊,致各区急诊室严重超负荷,已影响到其他急救医疗服务。同时,公立医疗机构隔离病床近饱和,使用率达81.3%。

2月8日,特区政府启动“居安抗疫计划”。包括将竹篙湾隔离检疫中心约600张床位,改为收治轻症患者。密切接触者及次密切接触者将视居住情况,分别采取14天和4天的强制居家隔离。这有助于缓解隔离设施不足,避免拖垮医疗系统。

李立业称,若感染指数激增,将进一步修订出院条件。比如,无症状者隔离不满10天也可出院,然后需完成14天居家隔离或观察。

可否居家隔离或治疗,需满足3方面原则。其中之一是家庭环境。大厦出现传播,需与其他人共享厕所、厨房,以及家居面积太小,均不符合居家隔离要求。

金冬雁告诉“医学界”,过往香港民众不怕得新冠,但怕集中隔离,因此怠于主动检测、报告。现在改为居家隔离后,会有利于早发现、早阻断。

“若以独立房间、洗手间为标准,大部分香港民众缺少这样的居住条件,存在全家或整个居民楼感染的隐患。”香江智汇会长周伯展医生告诉“香港中通社”。

香港地区是全球人口最稠密的都市之一。截至2020年8月,当地约有21万 房、棺材屋等住户。

房是将住宅分隔成两个以上的“房中房”,空间甚至不足6平方米,没有对外窗,十几个人共用厨卫。棺材屋则是把房间水平分层,每层只有1米高,生活起居全在一张床上。

一日新增1161例确诊!香港疫情形势严峻

2月10日起,香港特区将进一步收紧堂食防疫措施。/AFP

现阶段“与病毒共存”极不负责

在疫情一发不可收拾的当下,仍有人主张香港地区应“与病毒共存”。

“香港01”报道,现阶段若贸然放弃“动态清零”,后果恐不堪设想。与香港特区城市规模、发达程度和医疗能力近似的新加坡,或是前车之鉴。

在两针疫苗接种率超80%的情况下,新加坡于2021年8月开始,分4阶段逐步开放经济、社交和旅游活动。

彼时,新加坡每日最高确诊数不足1000例,主要为输入病例。到2022年2月8日,新加坡单日新增确诊1.3万余例,其中1.27万余例为本土病例。这是新加坡近5天内第3次确诊数破万。

选择“与病毒共存”的韩国、英国、澳大利亚等,也陆续出现强烈反弹。

“香港01”认为,若香港地区选择“躺平”,感染数将快速激增。以葵涌邨逸葵楼感染群为例,楼栋共有住户2700名,确诊率达9%。以此推算,香港地区常住人口750万,多达67.5万人或感染新冠,届时医疗系统难以负荷,大批确诊者无法入院治疗。一旦供氧不足,恐怕出现大量重症及死亡病例。

林郑月娥称,香港地区的防疫政策仍是坚持“动态清零”。她认为,这个政策最符合现时实际情况,以争取时间、提高疫苗接种率。由于超过50%的老年人未接种疫苗,香港地区目前无法像世界其他地方那样忍受新冠病毒。

特区政府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主席刘宇隆指出,由于香港地区养老机构80岁以上者的疫苗接种率仅为一成多,一旦暴发感染,最严重时或致1万-2万名老年人染疫死亡。

除老人外,香港地区还将积极推进11岁以下者疫苗接种。1月21日,特区政府启动5岁-11岁者接种计划。截至本文发布,该年龄段已接种1针的人口达4.6%。

一日新增1161例确诊!香港疫情形势严峻

新加坡资料显示,在奥密克戎变异株广泛传播下,儿童加强接种至关重要。

新加坡卫生部长王乙康2月8日表示,新加坡儿童是现阶段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率最高的群体。其中,5岁至11岁儿童的感染率最高,每10万人有约67人染病;感染率第二高的群体则是12岁至19岁的青少年,每10万人有约55人感染,年龄越大感染率越低。而在德尔塔毒株引发的疫情期间,感染的主要是老年人和工作的成年人群体。

《南华早报》报道,香港特区教育部针对5-12岁幼儿的家长进行调查,发现仅1/10者愿意让孩子接种新冠疫苗。同时,85%的受访父母担心疫苗不良反应。研究人员呼吁,鉴于父母的接种意愿较低,特区政府应该加强传播有关儿童疫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信息。

一日新增1161例确诊!香港疫情形势严峻

图片来源于SCMP

“没到失控的地步”

特区政府新冠疫苗顾问专家委员会召集人刘泽星认为,本轮疫情将持续较长时间,未来一到两个月都未必能够平息。

金冬雁较乐观。他认为,疫情没有到完全失控的地步。“只要市民积极配合防疫策略,减少公共场所活动、不参与跨家庭聚会等,防住春节聚会这样1传47的超级传播事件,疫情就能得到有效控制。”

负责统筹香港地区新冠肺炎疫苗接种计划的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表示,为筑起保护屏障,特区政府已增加追踪病例的人手,提升社区检测能力。同时,开动全部力量提升接种率。

2月7日晚,特区政府重启“火眼实验室”,并邀广东省政府协助。经此举,香港地区每日核酸检测量将增至30万。同时,特区政府承诺向750万民众提供快速检测试剂盒,已陆续到位。

“这是为鼓励民众测试,阳性尽快报告,做好感染控制。”金冬雁说。

2月24日,香港特区将进入“疫苗通行证”实施首阶段。所有12岁(含)以上者要进出宗教场所、理发店、商场、百货公司、超市等场所,至少接种1剂疫苗。到4月底,18岁以上者的进出标准将提升至接种2剂。在6月底的第三阶段,18岁以上、接种2剂疫苗满9个月者,必须接种加强针,才能进出公共场所。

金冬雁研读政策指出,针对接种犹豫较普遍的老年人群体,不排除后期会立法、强推接种。

刘泽星称,最理想的情况是,每个年龄段的疫苗接种率至少都达到九成。

来源:医学界

责编:郑华菊

校对:臧恒佳

制版:薛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