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文学和艺术,才叫诗歌

作者:沅茵

沅茵

文学和艺术,才叫诗歌

有人常问诗歌属于文学还是艺术?这个问题就像问花样滑冰与其它滑冰比赛有啥不同?比如500米短道速滑就是绝对的体育比赛,而花样滑冰不纯是体育比赛,还包含着艺术美感,经过艺术加工,如同冰上舞蹈。所以说,诗歌既属于文学,也属于艺术。

由于诗歌也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所以当代的中国诗歌几乎只重文学,不讲艺术。他们过份地强调诗歌文学,强调诗歌格律化,不管艺术审美,我猜或许他们本来就不懂音乐艺术,因为他们的评论文只评说诗歌的文学手法,却从不讲艺术美感。

就拿格律诗来说,我不是反对格律诗,最早格律诗的平仄和对仗是为了使诗歌更有节奏感和艺术审美,可能发明格律的人万万没有料到,格律在五百年后竟然变成阻止发挥艺术的“绊脚石”,还不如没有格律。

无论格律诗还是词,起初都是有固定平仄的,但是并非唯一讲究的平仄,比如词曲,分平仄、对仗等多种。那么格律诗是从哪里来的呢?当然是诗人自己发明的。比如苏轼不仅诗人,也是音乐家,好多词牌音调都是诗人发明弹奏出来的。就像现在我们可以自度曲,格律不是天然的,是人造的。

“格律诗”这个名称是唐朝才有的,但是格律是谁发明的?是南齐时期比较著名的诗人谢朓(464左右--499)发明的。当初他为了音调和谐,自己创立的平仄对仗。只是并没有盛行,延续到唐朝后才慢慢成熟,流行后人们给它起名叫“格律诗”。恐怕连发明格律诗的谢朓,他自己临终都没有想到进入唐朝后改名“格律诗”。他只管写作,为自己诗歌和谐,以平仄注音罢了。百年后越传越玄,好像诗歌天生就是格律诗似的?诗歌有韵没错,但格律诗不代表所有诗歌。假如世间没有一个谢朓,也不会诞生格律诗。自古以来的诗歌多了,每首诗歌的韵美都是每个作者自己发明的,自己创作出来的,没有绝对的也没有纯固定的格律。为什么词曲会有不同的词调和曲调?因为汉字在古代有五种声调,现代是四种,为了诗歌语言的语调好听并和谐,起码弹唱起来朗朗上口,就发明了平仄对仗,但是诗句的平仄是可以改变的,不是所有平仄不能改变的,平仄也是有长短的,这跟懂不懂诗学没有关系,诗歌本来属于艺术,这是古人通过弹琴弹出来的,有节奏有韵味才好听。至于哪个字是平,哪个字是仄,都是反复弹奏后记录下来,说白了就是为了和谐顺口,不拗口。

而当今新时代某些顽固不化诗人,或者说他们是一群附庸风雅之徒,竟然把格律当成懂诗学的借口,而他们的诗歌写得却如嚼蜡一般,还沾沾自喜。

有人问:“唐朝人只写格律诗吗?”当然不是。古代诗词歌赋太多了,李白的《将进酒》就不是格律诗,但是《将进酒》也属于诗的一种,也叫乐府。无论你是写诗还是填词,都是诗人,苏轼爱填词难道他不是诗人?李白也填过《清平调》。

诗歌不单单是文学,故意散文化的诗歌,你还不如去写散文。诗歌也不能只有艺术,诗歌毕竟是文学体裁的一种。诗歌属于文学,也属于艺术,道理很简单,没有一个人能做到完美。写出来的诗歌不是生搬硬套,就是独辟蹊径过了头。使诗歌出现两极分化,一极倾向散文,一极倾向歌词,这两种都不是好诗歌。

发一种先秦的小诗,诗歌简洁而优美。既有文学,也有艺术美感。

越人歌

[ 先秦 ] 佚名

-

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说君兮君不知。

翻译成当代白话诗:

今晚是怎样的晚上啊,河中漫游。

今天是什么日子啊,与王子同舟。

深蒙错爱啊,不以我鄙陋为耻。

心绪纷乱不止啊,能结识王子。

山上有树木啊,树木有丫枝,

心中喜欢你啊,你却不知此事。

《越人歌》写的是春秋时期越人纯洁的爱情思绪,诗歌深沉而委婉,没有复杂的故事,却动人心弦。无论中国还是外国,美人爱王子的故事很多:外国有灰姑娘爱王子,中国有《越人歌》短歌。王子在河中游玩,越人为他摇橹,她默默地爱着王子,可是她就是一个贫贱女子。王子被越人的爱意深深打动,偷偷与她缠绵一夜,就匆匆离开了她。

为什么要翻译成白话诗?因为古代和现代说话不同。并非古人爱说文言文,是古人的语气词就是“什么兮什么乎”。时代不同,说话自然不同。现代人问:“你吃饭了吗?”先秦的问候语肯定不会“什么了什么吗”就连当代人说“喝酒”,古代说“吃酒”。所以,当代人写现代诗没错,你若爱古诗也没错,但是必须都是诗,那才叫诗歌,绝不能是散文。

新时代的爱情诗越写越“媚俗”,像《越人歌》默默眷恋的爱情几乎不受欢迎,羞答答的玫瑰早被诗人埋进土里变成古董了。有人喜欢读真实情感,《越人歌》才是正宗的真实情感写作。可有人认为写裸诗就是真实?那不一定,很多淫秽诗歌都是虚假做作的诗歌,根本不是现实。你想想:一个鳏寡孤独的诗人,天天写男欢女爱还算孤独吗?必然是编造的诗歌,否则她就不会孤独寂寞了。所以说,当代的垃圾诗都是胡说八道,没有真实的爱情,目的就是为了刺激好色之徒罢了。

没有文学的诗歌称作学识浅薄,不懂艺术的诗人写出的诗歌可能有内涵却没有艺术美感,如同读散文小说。古代的大诗人多数都懂乐器和美术,很多还是画家。诗人好多会弹琴,没有节奏感的诗歌不是好诗歌,但是节奏和韵感不是封闭诗歌的借口,诗人有权利自度曲,诗人也是创新者。

格律诗没有权利打击现代诗,现代诗也不能彻底消除诗歌的艺术,只保留文学。文学和艺术共存,才叫诗歌。

文学和艺术,才叫诗歌
文学和艺术,才叫诗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