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复盘曼联1-1伯恩利:升级中场就能救红魔?这应该是个伪命题

曼联踢出了针对性十足的上半场,即便是有2个进球被吹,但射门(12-0)实现碾压优势的他们还是带着1-0的优势进入更衣室。博格巴伤愈回归后,确实给红魔中场带来了特定的“优势素质”,朗尼克的球队也在最大化的利用这一点。

复盘曼联1-1伯恩利:升级中场就能救红魔?这应该是个伪命题

很多人都没想到,15分钟的中场休整后,伯恩利的第一次射门就洞穿了德赫亚把守的大门,而且一度扭转了比赛的优劣局势。马奎尔毫无疑问又成为舆论苛责的对象,但这展现出了更加深层次的东西:红魔的建队理念已经落伍,请来朗尼克进行“自救”,管理层给予了足够多的权限了吗?

甚至可以说,没有体系与思维上的推倒重建,曼联恐怕只能引进当世第一的全能中场,才能提高这支球队的上、下限。

【博格巴带来“特定素质”,曼联打出优质半场】

不管博格巴的未来是不是在曼联,依然有很多人希望他能在下半程帮助球队走出困境。优缺点已经非常明显的法国球星,也需要在球场上拿出好的表现,拼一个更好的“未来”。

博格巴给曼联中场带来的最大素质是什么?高空对抗。纵使他现在面对包夹已经丢掉了初到红魔时的摆脱能力,但在体格与球权控制这两项上,他优于弗雷德是不争的事实。

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曼联本场比赛最好的两次机会(包括进球)。

复盘曼联1-1伯恩利:升级中场就能救红魔?这应该是个伪命题
复盘曼联1-1伯恩利:升级中场就能救红魔?这应该是个伪命题

图1+2:中场头球对抗,成为曼联这2次进攻的关键起始点

近乎相同的套路,都是中场完成高空球的成功对抗,都是B费不停球转移找到左侧的桑乔,都是桑乔给高速套边的卢克-肖送出分球,都是卢克-肖用传球找到了禁区内的队友(博格巴/卡瓦尼)并完成了有射门。

首回合曼联3-1赢下伯恩利,德赫亚的后场长传成功率只有20.8%,本场比赛为33.3%。这显然有博格巴登场后的因素:他本场比赛10次高空争顶成功了7次,而首回合交锋中与小麦搭档后腰的马蒂奇,只有3次高空对抗且只成功了1次。

【韦霍斯特从沉寂到爆发,曼联中后场问题全面展现】

我们都知道,伯恩利踢的是高举高打的团队足球。当年靠克里斯-伍德与阿什利-巴恩斯,他们一度拼到了积分榜上半区。如今,在巴恩斯年龄增加、伤病增多,且伍德被纽卡违约金挖走后,他们从德甲引进了荷兰中锋韦霍斯特。

他的优缺点都非常突出:射术棒、能出球策应,但高大体格带来的是受压下的柔韧性不足。说白了,你贴身对抗缠斗下,他的效用会大幅度下滑。

曼联摆出双高后腰,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给上提对抗能力有缺陷的中卫带来帮助,曼联也在大多数的时间内完成了对韦霍斯特的限制:本场他18次对抗只成功了5次,尤其是高空球,7次对抗只成功1次。双高后腰在韦霍斯特回撤时进行高空包夹,在他地面接应时甚至卢克-肖都依靠敦实的体格进行了有效缠斗、

复盘曼联1-1伯恩利:升级中场就能救红魔?这应该是个伪命题
复盘曼联1-1伯恩利:升级中场就能救红魔?这应该是个伪命题
复盘曼联1-1伯恩利:升级中场就能救红魔?这应该是个伪命题

图3+4+5:曼联中后场近乎全员都参与到了对韦霍斯特的限制中

但下半场一开始,曼联就被韦霍斯特“教育”了。问题在哪?

复盘曼联1-1伯恩利:升级中场就能救红魔?这应该是个伪命题

图6:伯恩利下半场一开始就展现出新策略

中场休息后,韦霍斯特的位置变得更加灵活,依靠跑动去甩开曼联中卫的跟防;曼联双高后腰在二点球捕捉上的机动性不足,被伯恩利中场的前提覆盖成功捕捉。更为关键的是,伯恩利一旦利用守转攻或空旷空间完成冲击,曼联高位无法兜底跟防时,一旦防线不能跟防,那韦霍斯特周边就是巨大空间。

复盘曼联1-1伯恩利:升级中场就能救红魔?这应该是个伪命题

图7:伯恩利追平进球的全景展现

伯恩利后场反击到前场,曼联中场没有足够的机动性去干扰,最终让对手送出输出的传递;J-罗德里格斯快速反插达洛特与瓦拉内的结合部,等待接球机会;韦霍斯特直接从马奎尔身边回撤,在空位获得接球机会,马奎尔此时只是“固守位置”没有前提。韦霍斯特可以有较为宽松的空间,面对小麦的跑动回防与马奎尔的迟缓上抢,进行变向过人的。

接下来,就是瓦拉内无奈只能内收马奎尔身后,被韦霍斯特送出精彩斜传,让J-罗德里格斯获得单刀机会。而他的机动性与选择,又保证了可以“卡住位置”不让马奎尔进行破坏,最终单刀得分。

【升级中场是必须,但曼联的病根不在这里】

足够多的媒体、名宿、球迷在喊:曼联该引援升级中场了。

复盘曼联1-1伯恩利:升级中场就能救红魔?这应该是个伪命题

升级中场确实可以给这支曼联带来提升,比“弗雷德+小麦”更好的中场,显然更能靠对抗、覆盖去兜底前后场,要是再增加持球与创造力,无疑会让曼联的战斗力有一个明显的提升。也就是,可以提升上、下限。

但曼联的问题,并不是升级中场就能彻底解决的。

曼联是一家英式思维浓厚的俱乐部,他们多年来“重两头、轻中场”的策略,在英格兰青训的特定问题下会非常明显。本世纪开始后,英格兰足球开始参考德国、西班牙等国家的青训培养模式,但并没有改变他们的固有思路。培养出的人才,重点大多依然放在“特定区域”或“特定素质”。说白了,就是优势项目较为突出,但全面性非常稀缺。而现代足球在战术体系精进与大数据系统的加持下,对球员的全面性要求非常严苛。

复盘曼联1-1伯恩利:升级中场就能救红魔?这应该是个伪命题

英格兰青训此前数年频繁取得成绩或有好苗子涌现,但他们在一线队拿出了让人足够信服的表现了吗?后续的发展会更加清晰。

曼联是最直接的代表,中卫即便是引进了大陆优质青训且全面性较好的瓦拉内,但他依然在上提对抗上不算优秀。锋线上的引援,也都是特定素质优秀但算不上全能攻击手的类型。过往与如今,曼联引进的伊布、卡瓦尼、C罗都曾是全面攻击手的翘楚,但他们已经是老将了,正在被岁月侵袭。

形成对比的,是切尔西、曼城先后开始的全面欧化。同样英式思维浓厚的利物浦,已在克洛普的打造下形成了“大陆化球员占据核心中轴”的态势。因此,他们在合适主帅的带领下可以成功,曼联如今依然在不断碰壁。范加尔、穆里尼奥、索肖此前的失败,也应该得到重新的“审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