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潮剧人要 讲好时代故事

潮剧人要 讲好时代故事

去年10月,姚璇秋传承潮剧精品欣赏会在广东艺术剧院举行。南方日报记者 仇敏业 摄

潮剧迎来新的春天,这一有着近六百年历史的古老剧种,吐故纳新、焕发生机。

过去一年,中国戏曲学院开设首个潮剧全日制本科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学员登上新年央视戏曲春晚;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同时审查批准了汕头、潮州、揭阳三地的潮剧保护传承条例,开创了全国在文化领域协同立法的先例,让潮剧发展有法可依;《秘密交通站》《望海潮》《英雄长歌》等剧目接连上演,收获好评……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潮汕视察时,提到‘以潮绣、潮瓷、潮雕、潮塑、潮剧和工夫茶、潮州菜等为代表的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至今回想我仍心潮澎湃。这是潮剧的荣幸,大大增强了潮汕文化的自信,潮剧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新春之际,知名潮剧表演艺术家姚璇秋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专访,畅谈广东文化强省建设和潮剧传承发展。

谈创作 潮剧创作人要拿出好脚本

南方日报:在去年的文代会、作代会上,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提出了5点希望,您有怎样的感受?

姚璇秋:非常幸运,我参加了第十一次文代会,这5点希望对于潮剧人而言,无论是做戏还是做人,都具有指航灯的意义。

我有3点体会。首先,潮剧创作要紧跟时代,创作出精品。我们正处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潮剧人应思考如何在这个背景下,去讲述时代的宏伟故事。而剧本是一剧之本,潮剧创作人要先拿出好的脚本,用潮剧讲好中国故事,为演员提供站得住脚的剧本。

第二,守正与创新并驾齐驱,是潮剧下一步发展方向。守正,是对优秀的、具有剧种特色艺术的保留,创新则是紧跟时代创作新作品,积极吸纳舞美、灯光、服饰等新元素,融汇创新。

第三,潮剧演员应一身正气,立足于人民,在为人民演出艺术精品中,追寻德艺双馨的人生价值。我认为,德艺双馨是对一个艺术工作者的最高评价。没有德作为基础,再高的艺术也立不起来。

谈发展 潮剧创作和非遗保护欣欣向荣

南方日报:对于近些年潮剧的发展,您有怎样的感触?

姚璇秋:就潮剧而言,《秘密交通站》《红军阿姆》等剧目创作呈现繁荣局面,在非遗保护方面极为出彩。去年,汕头、潮州、揭阳三地协同立法保护潮剧,让潮剧发展有法可依。

我个人参加了中国非遗年度人物颁奖、被聘为中国戏曲学院荣誉教授,还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南粤创新奖等荣誉。这一切荣誉都归于剧种。按照潮汕人的算法,过了新年我就88虚岁了。这个年龄,很多人都是在家安度晚年,但为了剧种,我愿意力所能及地贡献余热,每次参加活动都带着使命感。我此生属于潮剧,真心希望这朵“南国鲜花”更加鲜艳。

谈传承 希望请更多老艺人“出山”传艺

南方日报:您对潮剧发展有哪些建议?

姚璇秋:过去一年,尽管演出受疫情影响,却是潮剧发展灿烂的一年。对于未来,我有3个希望。

一是希望潮剧发展创新依然要立足传统之上。潮剧传承要严谨、严肃,唯有这样,特色才不会失去,也能走得更远。希望邀请更多知名老艺术家出来传授技艺,因为他们举手投足间都是潮剧的传统。

二是潮剧发展创新要与时俱进。新一年,潮剧能否编创有关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题材的新剧目呢?希望能涌现更多反映这个时代的作品。

三是潮剧要继续“走出去”。潮剧发源于潮汕,潮人遍布四海,是潮人重要的沟通纽带。未来潮剧要继续“走出去”,走向全国、走出国门。

南方日报记者 徐子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