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都说日系车质量好油耗低,为什么日系出租车占比却不高?

有网友总结了全国各大城市出租车主力型号:北京——北京现代伊兰特、索纳塔,上海——大众桑塔纳vista、荣威,广州——北京现代莫妮卡,南京——现代名驭、大众畅达、凯美瑞、天籁,深圳——比亚迪E6,成都——一汽大众捷达,沈阳——北京现代瑞纳,武汉——东风雪铁龙爱丽舍,重庆——长安铃木启悦,芜湖——奇瑞旗云,合肥——江淮宾悦。

从全国各地的出租车分布来看,日系出租车的占比是比较少的,特别是北方地区,大众系的出租车占据了绝大多数。那么问题来了,不是都说日系车省油、故障率低,对于出租车这种行驶里程长的车型来说,日系车不是最合适的吗?为什么日系出租车的占比却不高呢?

很多人认为,那是因为大众系的出租车,就是比日系车更皮实耐用,而日系车的质量稳定性被高估了,这显然是不客观的,日系车的质量稳定的确是事实,但是出租车的采购,牵扯到了太多的因素,质量稳定性反而不那么重要了。

都说日系车质量好油耗低,为什么日系出租车占比却不高?

大众车型先入为主,最先国产化经济车型

大众正式进入中国是1984年与上海大众合作,这也是比较早的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汽车品牌。虽然比1983年成立的北京吉普晚了一年,但是大众各方面的实力,都要远远强于JEEP,再加上当时的国产车粗制滥造,因此大众先入为主,一下子在当时国人心目中营造了皮实耐用的印象。随后进入的日系品牌因为晚了一步,品牌形象的建立就慢了许多。

而大众也是最先国产经济化车型的国外汽车品牌,当初的老三样,富康桑塔纳捷达,大众占了两,而一汽丰田威驰2002年才下线,卡罗拉2004年才下线,这也让很多城市在出租车采购的时候,基本上没得选。

另外,因为捷达和桑塔纳问世较早,保有量较大,已经形成了庞大并且价格低廉的零部件供应链,即使损坏维修和换件都很方便,因此,日系车在经济性方面的优势也就被抹平了。

都说日系车质量好油耗低,为什么日系出租车占比却不高?

日系一些车型不适合作为出租车

从质量稳定性来说,日系的一些车型的确是表现更好,但是出租车的采购不仅仅需要考虑到稳定性,还要考虑到空间、价格、配置等等因素。

就拿低端车型来说,大众桑塔纳和捷达,就要比丰田威驰、日产骐达等车型,更适合作为出租车,因为桑塔纳和捷达都是三厢车,乘坐空间和装载空间都要表现更好。而日系的一些三厢紧凑级车,如卡罗拉售价偏高,采购价格方面捷达和桑塔纳更有优势。

而质量稳定性方面来说,韩系的伊兰特、瑞纳等车型,稳定性也不输日系车,而且采购价格还更低,因此,日系车稳定性方面的优势并不能影响采购的决策。

日系品牌不希望拉低品牌形象

放眼全国,我们能够看到一些丰田出租车,像卡罗拉,也能看到日产的轩逸和天籁作为出租车,但是唯独本田品牌的出租车几乎看不到,有传言说,以前广州是打算用本田做出租车,但是被拒绝了。

因为出租车会严重拉低品牌形象,本田旗下的很多车型主打运动,比如说思域、飞度,不适合作为出租车,旗下也只有凌派稍微适合作为出租车,但是出于品牌形象的考虑,本田不愿意将自家车型作为出租车。

都说日系车质量好油耗低,为什么日系出租车占比却不高?

出租车是政府采购行为

选用什么出租车,不是出租车司机说了算,也不是出租车公司说了算,而是政府采购行为,因此,考虑到的因素就很复杂了。

比如说ZZ原因,某些城市反日情绪比较浓,很多地区也不敢担着风险去采购日系出租车,因为担心舆论的声讨、

还有地方保护的因素,各个城市如果有汽车工业的,一般都会采购自己城市的品牌,比如说北京的现代,上海的大众和荣威,芜湖的奇瑞,合肥的江淮,深圳的比亚迪,武汉的PSA等等。

另外,大众车型的采购价格低也是重要原因,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都会针对出租车推出特别定制版,配置是能减则减,采购价也是非常低,相比日系出租车有一定的优势。

都说日系车质量好油耗低,为什么日系出租车占比却不高?

所以说,之所以全国各地日系出租车的占比低,是有历史、ZZ、地方保护、车型保有量等等原因的,绝对不是简单的一两句,日系车的稳定性被高估就能解释得清的,不过随着网约车的兴起,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车型开始作为营运车辆,就算打到一辆宾利这样的豪车,都不算新闻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