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王海亭:一脉深情寄华章

王海亭:一脉深情寄华章

一脉深情寄华章(序言)

作者 | 王海亭

高立基先生《夕拾寄寓》一书行将付梓,蒙赐书稿;展卷捧读,华章灿烂。全书涵汇丰富,体裁多样;图文并茂,洋洋大观。读来美不胜收,感人至深。

约略论之,以言诗歌,则植根生活,信手拈来;清新活泼,不落俗套。以言散文,则结构巧妙,文思绵密;情感丰沛,摇曳多姿。以言评论,则体悟文心,立论精当;要言不繁,深中肯綮。以言史考,则细阅古籍,严谨求证;广涉旁搜,探幽发微。要之,无论体裁各异,篇什长短,皆能见得文章老手之深湛功夫也。

为文固有苦心经营之道,然贵在发乎真情,方能感人。读作者之诗文,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亲情、友情、乡情与家国之情。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怜老恤贫,和睦邻里。以文会友,时作酬唱;以诚待人,提携后进。情系家乡,寄怀桑梓;奉献爱心,慷慨付出。尤有进者,作为一名资深记者编辑,作者更是爱国爱党,忠诚坚定;坚持原则,严守纪律;几十年如一日,以满腔热情倾注新闻事业,成就卓著,建树历历。退休之后依然笔耕不辍,勤于创作;佳篇迭见,吟诵未已。非有赤子之心、大爱之情而又精于文事者,断乎不能为此也。

感情既来自生活经历与社会实践,又源于血脉根本与文化传承。故考宗支而祖述德化,探文脉而历数先贤;追本溯源,良有以也。高氏文脉渊源,所来有自;德化遗风,绵绵赓续。今观集中诗文,兄弟唱和,弦歌不绝;子孙笃学,雏凤清声;家学后继有人,锦绣前程可期,此则尤为可喜者矣!

王海亭:一脉深情寄华章

余与立基先生相识既久,交谊尤深。若论学缘,曾先后就读于临朐一中;惜入学间隔稍远,无由相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余供职于城关公社,已闻立基文名,然彼时先生已去省城,未能谋面。其后余在临朐县委工作,立基先生时任山东人民广播电台驻潍记者站长,遂得以相识。八十年代后期余奉调潍坊市委宣传部,因分管新闻宣传,又与立基先生同楼办公,于是经常商讨工作,时作切磋交流。先生先后在省台、市广播电视局与潍坊日报社工作期间,于余之工作始终从新闻宣传方面给以鼎力支持,余一直铭感于心。每与先生接谈,时闻傥论,良多启发;又作建议,亦获助益。余既赞赏立基先生新闻业绩突出,著述丰赡而文采斐然;亦钦佩先生为人正直诚恳,与人为善而仗义执言。后余离开机关到高校工作,与立基先生仍时有交流。及至十余年前先后退休,因有同好,故交流更多;间或作诗文酬唱,亦颇增兴致。

余以不才,习诗为文;又喜翰墨,愧无大成。然立基先生每予大力褒扬,实感过奖;今大著中又收入拙作数篇,忝为助兴,益增汗颜。余既感先生深情厚谊,亦视为老友激励,当贾余勇,勉力向学也。今观先生大著集成,得获先睹,快何如之!先生前曾告以大著梗概,嘱余题签,余遂应命题写。今全书初读一过,更感获益匪浅,故不揣谫陋,谨述心得,权充弁言。言不尽意,爰成七律一首,以申贺忱。

新闻宿将笔如椽,未辍耕耘写美篇。

四海风光来眼底,千年兴替载心田。

诗欣酬唱知音众,文贵品评识鉴全。

雏凤清声娱晚岁,喜看德化雅风传。

辛丑岁杪于泉城七里河

王海亭:一脉深情寄华章

王海亭先生在书房

王海亭先生简介:

王海亭先生,临朐冶源人,海右名士,潍州才子。早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科社系;从潍坊医学院党委副书记、研究员岗位上退休。

海亭先生好学深思,曾撰写论文三十余篇,主编著作多种。工作之余爱好广泛,吟诗撰文,钟情翰墨;造诣颇深,卓有建树。多次参加省级以上书法展览并获金银奖多项,并曾率团出国交流;书法作品入选四十余种书画集,撰写书画文论(序)十余篇。他作诗满腹经纶、信手拈来,格律严整、语言清新;撰文引经据典、议论纵横,文笔洗练、平实晓暢。又每每触景生情于现场吟诗出句,且以擅长之行草书法记之,令人赞叹。

先生从政高屋建瓴,德才兼备;勤政廉洁,公道正派。八十年代以来先后任临朐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县委副书记,潍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市文明办主任、潍坊市政协常委,潍坊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昌潍师专党委书记。曾任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潍坊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山东省书协会员,潍坊市书画家联谊会名誉主席,潍坊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