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35年的伦敦,见证中华文明之美

文物作为中国历史的精华,由每个残酷的时代孕育而成,历经淘汰流传至今,呈现出从根底流淌出来的严肃崇高之美。

这种美,既挑起了整个中华文明的主流脊梁,又超越了时代与地域渗透到全世界,其魅力甚至使掠夺者臣服。

在日本学者富田升的《近代国宝海外流失录》中,记录了1935—1936年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的情况。

1935年的伦敦,见证中华文明之美

展品包括五代《秋林群鹿图》、宋代赵昌《岁朝图》、宋代苏汉臣《秋庭戏婴图》等名迹。

一度从中国流向世界的文物,再次汇集于伦敦,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正统美术的全貌。

1

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

1935年冬至1936年春,伦敦举办了规模盛大的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

本次展览会由热衷中国艺术的5人发起,除来自中国本土的文物外,他们还将散藏于世界各地的中国文物珍品汇集于伦敦伯灵顿,展示中国美术之精粹。

1935年的伦敦,见证中华文明之美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伯林顿府

在驻英大使郭泰祺的积极推动下,中国最终决定全力支持,并于1934年10月正式成立“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筹备委员会”。

其后,英国方面也派大维德(David)、尤默福普洛斯、霍浦生(R. L. Hobson)、伯希和、拉斐尔(Oscar Raphal)5人为代表赴中国选取参展文物(除伯希和以外其余4人访问了日本)。

通过协商,最终决定中国方面以故宫博物院提供的735件藏品为主,加上另外6处收藏机构的藏品,总计1022件,具体情况如下。

铜器108件 *60件是故宫藏品,36件是古物陈列所藏品

陶瓷器352件 *均为故宫藏品

书画175件 *170件是故宫藏品

玉器127件 *60件是故宫藏品,65件是张乃骥(私人)藏品

考古选例(优品)113件 *均为中央研究院藏品

珍本古书50件 *均为北京图书馆藏品

家具、文具19件

景泰蓝(七宝烧)16件

织绣29件

剔红(雕漆)5件

折扇(扇面)20件

杂件8件

展品涵盖了中国美术工艺的所有领域,其中,陶瓷器和书画几乎尽为故宫藏品。

1935年的伦敦,见证中华文明之美

▲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筹备委员赴日(右起第2位是山中定次郎,右起第6位是尤默福普洛斯)

2

上海英租界举办的内部展览

准备就绪后,按照原定计划,1935年4月在上海英租界外滩中国银行大厦举办了内部展览会,这是为了在运往英国之前将展品内容向国内公开。

为了做得更为彻底,他们还对展品进行拍照,并加以解说,公开发行了四册《参加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出品图说》,第一册“铜器”,第二册“瓷器”,第三册“书画”,第四册“其他”。通过这些我们今天才得以了解到展品的详细内容。

1935年的伦敦,见证中华文明之美

▲《申报月刊》1935年5月第5期第4卷刊登的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上海预展会图片新闻报道

例如,铜器主要以殷周彝器为主,也包含部分汉代文物。陶瓷器以宋、明、清官窑为主,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大量公开的宋代官窑青瓷和清代珐琅彩瓷。

展出的书画类中,宋元明清各朝代均有涉及,其中格外惹眼的是著名的五代《秋林群鹿图》、宋代赵昌《岁朝图》、宋代苏汉臣《秋庭戏婴图》、宋代夏圭《长江万里图卷》、宋人《浣月图》等。

1935年的伦敦,见证中华文明之美

▲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上海预展会上展出的书法与绘画作品

以今天的鉴赏水平来看,其中有些展品受当时年代所限以及展出条件的限制,的确存在一些问题,但从整体来看,此次展出的还是以故宫秘藏品为主的高规格展品。

通过这次内部展览会,想必很好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正统美术的源流。

3

各国藏品齐聚一堂

1935年6月7日,英国军舰“萨福克号”载着包装得严严实实的90余箱中国参展品从上海出港。

历时48天,航程3万余里,于7月25日到达朴茨茅斯港。

之后,各国展品纷纷就位。

1935年的伦敦,见证中华文明之美

▲展品由英国巡洋舰“萨福克号”押送至伦敦

同年11月28日,展览会在英国伦敦的伯灵顿宫开幕,在一片好评声中于1936年3月7日落下帷幕,参观人数达42万人。

最终展出的文物,按照国别具体明细如下。

奥地利4件

比利时28件

英国及其属地1579件

中国786件

丹麦1件

法国及卢芹斋215件

德国85件

希腊1件

荷兰49件

日本45件

苏联13件

西班牙2件

瑞典113件

瑞士4件

美国115件

15国总计3040件

英国作为主办国,自然展品数量最多,超过半数。

其次是中国,约占1/4,之所以比最初带去的数量有所减少,是因为展厅面积有限,不得已将考古学和古籍为主的165件文物割爱。

接下来依次为法国、美国、瑞典、德国、荷兰和日本。

1935年的伦敦,见证中华文明之美

▲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海报

首先值得关注的是来自世界各国超过3000余件藏品这个庞大的总量。

正统美术的集大成其中,陶瓷器近1400件,包括中国提供的首次亮相的发掘品和明器,以及安德森收藏的唐俑等。特别是大维德的藏品竟达数百件,且质与量均出类拔萃。

总体上讲,除故宫传世官窑外,又增加了新的发掘品,中国陶瓷史的全貌清晰地展现出来。

铜器方面,除彝器类外,古镜及战国至两汉时期的金属器具和带钩等也列于中方展品中。

1935年的伦敦,见证中华文明之美

▲展览会第一展厅,商周青铜重器云集

据说,作为新出土文物,独具匠心的玉器也为数众多。

另外,展品中还有以敦煌为代表的西域舶来品。

中方展品以故宫传世品为主。与此相对,来自各国的展品主要是许多新出土文物,但其实里面也包含大量像大维德收藏的以紫禁城旧藏为主的传世品。

也就是说,在3000余件藏品中,除中方展品外,无论是发掘品还是传世品,几乎都是近代以后从中国流出的文物。

从内容上看,正可谓从辛亥革命前后开始逐渐呈现全貌的中国正统美术的集大成之展。

1935年的伦敦,见证中华文明之美

▲展览会雕塑厅

一度从中国流向世界的这些文物,再次汇集于伦敦,在那里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正统美术的全貌,明确宣告了中国鉴赏美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形成。

中国作为这批文物的源头,给予了强大后援,而殿堂级的紫禁城藏品更是锦上添花。

4

支离破碎的传统文明

乾隆皇帝精心铸就的紫禁城和北京皇城内,蓄积了数不尽的文物财宝。广袤的大地上,留下一长串历史文明的足迹。

尘封的中华宝库,在近代列强的武力征服下被迫打开。

1900年夏,除紫禁城外,北京被蚕食,皇城被推倒,传世名器开始流失散佚。接着,各种发掘品井喷式地出土。

1935年的伦敦,见证中华文明之美

▲八国联军占领下(1901年前后)的紫禁城乾清宫( 引自《清代北京皇城写真帖》)

1911年,中国王朝体制终于走向瓦解,最后的秘库、圣域紫禁城的大门被打开。

辛亥革命后,中国正统美术逐渐呈现全貌,中华文明的原像浮现出来。

通过对主流实体文物的层层解析,世人最终明白这才是东亚文明的本源。

日本美术风潮完成其探路者的使命后退到场外,主角中国正统美术走到舞台中央。

1935年的伦敦,见证中华文明之美

▲虎食人(乳虎)卣

欧美、日本相继构筑了中国美术品收藏的基础,作为成果展示,1935年在伦敦举办了大型展览会,这场盛大的宴会宣告了中国鉴赏美术的成立,它发生在义和团事件后第35年。

也就是说,闭关锁国的中华帝国被攻破后,又被强行拖上世界舞台。

这股强大的力量应该称为西方近代化,它冲上世界史的舞台后,瓦解并重组了全球旧秩序。

1935年的伦敦,见证中华文明之美

▲德国人将抢掠的天文仪器摆放于波茨坦的无忧宫前

东方传统王朝体制下的帝国崩溃,该体制下产生的、历经数千年蓄积起来的中华文物因列强的掠夺和流出而变得支离破碎,被世界各国吸走。

就连紫禁城内的绝品、中华文明源头的精髓,也部分流转到了海峡对岸的台湾。

西方近代化力量就是如此强烈,它撕裂了东方帝国,带来无比残酷的后续影响。

盛开中华文明之美的近代

历史如同两根相互交织的绳索,互为因果,难以分辨其走向。尽管盘旋曲折,迂回反复,但历史的车轮只会无情向前,不可逆转。

无论善意相劝还是苦苦哀求,历史都毫不理会,只顾无情地吞噬着古往今来的一幕幕悲剧。其中,中国的历史尤为悲壮惨烈。

文物作为中国历史的精华,由每个残酷的时代孕育而成,历经淘汰流传至今。

它们原本是为了证明帝王的正统性,是各朝各代潜心研究与高超技艺的结晶。

1935年的伦敦,见证中华文明之美

▲柉禁( 端方旧藏品,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在这些非凡卓越的艺术品中,蕴藏着无限的生命力,凝聚着光辉灿烂的时代精神,呈现出从根底流淌出来的严肃崇高之美。

这种强烈锐利之美,既挑起了整个中华文明的主流脊梁,又超越了时代与地域渗透到全世界,达到一种真正的普世之美。

其魅力甚至使掠夺者臣服,连近代西方都毫不例外。这就是中华文明,这就是其魅力所在。

1935年的伦敦,见证中华文明之美

▲西周虎尊(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当然,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近代的潮流同样不可逆转,也无可争论。

这是一场近代西欧的实力与传统中华帝国伤痕累累的邂逅,历史与文明、近代与传统、西方与东方——各种大相径庭的要素与价值观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经过一番殊死搏斗,时代的洪流最终归结于一点,即世界近代中国鉴赏美术的形成。

这是纯粹的文化、纯粹的鉴赏、普世之美与自律的鉴赏者之间的一场平等对话。

这或许是过于理想化了的鉴赏美术的命题。但是,我想大胆地称之为美的近代。

帝国的灭亡成就了20世纪涅槃重生的中华,它向世界打开了探究新美的可能性,同时也向世界提出了尖锐的质疑。

1935年的伦敦,见证中华文明之美

《近代国宝海外流失录》

[日] 富田升 著

定 价:88.00

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1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