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5岁娃一夜之间自驱力爆棚,竟因为家里发生了这件大事

文 | 米粒妈

5岁娃一夜之间自驱力爆棚,竟因为家里发生了这件大事

说起米粒妈同事陈陈,她家里这段时间糟心事儿可太多了,还因为疫情,老公被隔离在外地差点没回来。

她说,最欣慰的就是,5岁的儿子小豆丁竟然一夜之间开窍了,之前油盐不进、软硬不吃、奖惩不屑的佛系娃,最近求知欲爆棚,主动要求学习各种东西。

说来也是无心插柳。

她家娃,我是服气的,在“套路”孩子上,米粒妈自认也算是老江湖了,但我之前给同事支的招,都被这孩子以柔克刚、以刚克柔,全盘化解了。

前段时间小豆丁的爷爷突发脑出血,住了十几天院,暂时度过了危险期。

5岁娃一夜之间自驱力爆棚,竟因为家里发生了这件大事

但由于颅内有血肿以及脑水肿,影响了语言中枢,不仅语言能力受损了,还有一点意识不清。

简单说来就是,说话说不清楚(小豆丁说,爷爷每天说的是日语吧),也不认识字,对数字都没有意识了,比如进门密码、手机密码、银行卡密码等等,都不知道,对周围的人,有些认识有些不认识。

好在爷爷还认识自己的孙子小豆丁。

元旦之后,幼儿园放假了,陈陈就给5岁的儿子安排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做爷爷的老师,教什么不限,但要尽可能锻炼爷爷的语言表达。

同事这么做,一方面是因为爷爷记得孩子、接纳孩子,另一方面,也是给小朋友找点事做,免得白天在家没完没了看动画片,毕竟现在奶奶又要照顾爷爷又要带娃,压力山大。

5岁娃一夜之间自驱力爆棚,竟因为家里发生了这件大事

没想到,陈陈随口安排的一个“小任务”竟然让小豆丁当成一项“大事业”来做了。

第一天上午,小豆丁给爷爷做了一个“评估”,发现爷爷——

说话吐字不清,只有“好”“不要”这种一两个字的还可以,三个字都不行;不认识数字,不会算算数;不认识汉字,不能读书,连别人发给他的微信都不能读。

当天下午,就开始正式“授课”了。

课程包括:

1、认简单的汉字。

小豆丁从自己的字卡里挑出“一”“二”“人”“口”“大”这种简单易学的,作为“分级识字”里的第一级。

5岁娃一夜之间自驱力爆棚,竟因为家里发生了这件大事

2、认数字。

除了能念出数字,还要弄清楚数的概念。

3、跟读古诗。

先从“床前明月光”这种五言绝句开始。

陈陈说,当天晚上下班回到家,听奶奶描述白天小豆丁给爷爷上课的场景,真的有点震惊到了。

比如,教爷爷认“大”和“小”的时候,还用身体教学,自己两臂张开两腿分开,做成一个“大”字,跟爷爷说:爷爷你看,这是“大”,我是不是很大?

然后又把自己的两腿并拢,一只脚上翘,两只胳膊像小企鹅一样摆在两边,说:爷爷,这就是“小”,你看我是不是缩小了?

同事跟我讲这些的时候,我也是很吃惊。没想到一个5岁的孩子,为了教爷爷识字,能这么讲求方法、绞尽脑汁。

5岁娃一夜之间自驱力爆棚,竟因为家里发生了这件大事

这还没完。

练习认数字的时候,小豆丁也是准备了各种道具。

比如,看动画片的时候,特地让爷爷按遥控器,看着上面的数字,选第几集,小豆丁说看第5集,然后让带着爷爷调到第5集,还指着大屏幕,跟爷爷反复重复,这是“5”,前面已经有第1集、第2集、第3集、第4集了,下面我要看的就是第5集。

带着爷爷去楼下遛弯,小豆丁也不忘“教学”,指着停车位上的车牌,让爷爷念数字。

一开始,陈陈觉得小豆丁也就是两天半新鲜,过几天应该就没兴致了。没想到,他还一直教着,兴致不减,而且调整了科目,前几天增加了英语,因为数字已经教完了,现在又开始教简单的加法了

白天教爷爷,晚上小豆丁还急切地要“充电”,学新的古诗,认更多的字

5岁娃一夜之间自驱力爆棚,竟因为家里发生了这件大事

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从农村到985硕博,好不容易跻身中产,孩子却说不想上学……”》,是关于孩子内驱力的。

其实说实话,谁都知道培养内驱力,是养娃的终极目标。

但内驱力是一门“玄学”。

我有内驱力,但我不知道怎样让孩子拥有内驱力;

我有内驱力,我也有方法,但我的方法未必能嫁接到孩子身上;

我自己都没有内驱力,更不知道怎样让孩子拥有内驱力……

这些就是咱们家长面对的困境。

5岁娃一夜之间自驱力爆棚,竟因为家里发生了这件大事

更可怕的是,内驱力并不是长到一定年岁,自然就有的,很多人终其一生,垂垂老矣,都不知道内驱力为何物。

所以,那些说等孩子长大一些,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自然就知道努力了——这话根本不成立。

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孩子还没有内驱力的时候,推一把。不然,难道真的撒手不管,野蛮生长?

但米粒妈觉得,不管有没有内驱力,有一件事是很重要的,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孩子。

兴趣是一方面,比如米粒爱足球,而有的孩子爱编程、爱表达、爱历史、爱画画跳舞、爱钻研AO数……

5岁娃一夜之间自驱力爆棚,竟因为家里发生了这件大事

但毕竟还有很多孩子,说不出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学这个也行,做那个也不排斥,又或者这也不想学,那也不想接触。

其实这就回到了,米粒妈的同事,陈陈家5岁孩子小豆丁“给爷爷上课”这件事上来了。

其实小孩子都有一种被认同的需求,这是一种荣誉感和价值感。

小豆丁给爷爷上课,被家里人夸上了天,而爷爷的进步也让小豆丁看到了自己的“教学成果”。

被爷爷需要,妈妈和奶奶对他的肯定和赞许,这种感觉其实无形中会推着他继续往前走。

虽然这未必是自己的兴趣,但有了“责任感”和“荣誉感”的加持,哪怕是个孩子,他一样会做得很优秀,并且超乎我们的想象。

就像“官迷”米粒,用尽各种办法当上了班长

5岁娃一夜之间自驱力爆棚,竟因为家里发生了这件大事

所以哪怕是因为“自尊感”也好,“驱动力”也罢,至少他还是把学习、纪律这两件事作为底线来守住了。说回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孩子这件事,其实米粒妈体会还挺深的。

5岁娃一夜之间自驱力爆棚,竟因为家里发生了这件大事

说回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孩子这件事,其实米粒妈体会还挺深的。

米粒姥爷是理工男,有了我之后,他最大的目标就是把我培养成一枚典型的“理工女”。

5岁娃一夜之间自驱力爆棚,竟因为家里发生了这件大事

除了数学,米粒姥爷还各种给我讲光的折射啊,生活中的数理化现象啊,每次出差回来就给我成套成套买乐高~

总之,为了让我燃起对数理化的熊熊热情,米粒姥爷真是拼了。

但说实话,我小时候,身边像米粒姥爷这样的家长并不多,而且米粒姥爷主要也是为了让我对理工科有兴趣。真正的学习,还是靠自己、靠老师和学校。

尤其我初中开始就住校了,所以学习上的事儿,米粒姥姥姥爷也帮不上很实际的忙。

不像现在的家长,什么都自己上,学校有学校的教学任务,家里有家里的学习规划,老师教老师的,家长教家长的。

很多孩子自己的学习节奏,经常被打乱。

大家还记得何江吗?那个哈佛毕业典礼上演讲的中国大陆第一人。

5岁娃一夜之间自驱力爆棚,竟因为家里发生了这件大事

何江出生于湖南农村,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何江本科毕业于中科大,后去哈佛大学硕博连读。

谈到父母对自己的影响,何江说,他印象最深的是母亲因为不识字,总是要求两个儿子把课本里的故事念给自己听,遇到听不懂的地方,还会跟两个儿子讨论。何江和弟弟都喜欢给母亲“上课”。

这两年,很多米粉说,喜欢看米粒妈分享的那些“寒门逆袭”的励志故事。

米粒姥爷当年上高中的时候,他们农村的高中老师都没上过大学,只教他们“农村常用字”,目标是让他们成为村里的“记工分员”。

为了不耽误学习时间,米粒姥爷和其他三个想考大学的农村小伙子就逃课,去后山上复习,相互讲解,相互探讨,最后都考出了大山。

5岁娃一夜之间自驱力爆棚,竟因为家里发生了这件大事

我想说什么呢?咱们这届父母,有时候不是做得不够,而是做得太多,留给孩子的自主空间就太少了。

咱们所谓的辅导功课,最多能坚持到小学毕业(当然不排除清北复交的那些学霸家长),而更多的家长,撑到三年级就有些吃不消了

之后的路,还是要孩子自己走。那不如尽早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孩子。

咱们不是就此放手,而是更多地去给他们做规划、做辅助、做坚实的后盾,真正真刀真枪的学习,要让孩子学着利用手上的资源,自己去搞定。

问老师也好,查资料也好,哪些弄懂了,哪些模棱两可,自己要做到心中有数。会学习,才能真正学好习。

没想到,发生在同事家5岁小朋友身上的事儿,让我一下子有这么多感触。

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工程,但主角永远是孩子,咱们当家长的,千万别抢戏

作者简介:@米粒妈爱分享(欢迎关注哦),美国海归,海淀家长,当当新书总榜第一名《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英文书》作者。专注于0-5岁宝贝的科学养育、学习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5-12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频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