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国产动力电池一哥宁德时代能保持行业的地位吗?

国产动力电池一哥宁德时代能保持行业的地位吗?

有报道称,小鹏汽车计划降低宁德时代的供应份额,转向新电池供应商中创新航。随后,一直与宁德时代针锋相对的LG,计划韩国上市。同时,新能源补贴不断下降的消息也引发了一阵恐慌,整个新能源汽车赛道的情况也不是那么太平。

商道童言(Innovationcases)观察到,作为新能源动力电池领域的“风向标”,宁德时代的命运似乎已经被各种预兆所预示,一切都有迹可循,注定在接下来的2022年,动力电池领域将动荡不安。

汽车动力电池市场的战局新气象

动力电池市场目前由宁德时代、比亚迪、LG化学的占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其余分割由第二梯队瓜分。

整个行业以锂电池占据主导地位,锂电池有两种三元锂、磷酸铁锂。宁德时代两种锂电池都有押注,其最早做三元锂电池,后又进入磷酸铁锂电池赛道,两条腿并行走路,后来也发布了钠电池计划。

相比之下,比亚迪主要做磷酸铁锂,松下、LG能源均为三元锂电池。松下是NCA三元锂电池,LG能源主要是NCM三元锂电池。

虽然国内电池厂商屈指可数,行业内知名电池厂商也不多,但在2013年至2016年间,动力电池公司一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除了比亚迪和宁德时代,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孚能科技、蜂巢能源等,大量电池厂商并没有那么抢眼。

2016年后,由于补贴政策的变化,一些中小电池企业在洪流中落败。这是动力电池市场决战的历史性时期。从2016年国内相关企业155家,到2018年仅剩105家。

同时,头部企业一路顺风顺水。2018年,国内前20大动力电池公司装车量占比超过92%,前5大公司占比73%。

从繁荣到衰落的例子有很多。几年前沃特玛仅次于宁德时代与比亚迪,成立于2002年,是国内最早成功研发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并批量应用的公司之一。2015年时沃特玛在国内新能源汽车电池配套排名中排名第二,2017年的排名下滑到第三。之后,沃特马的生存危机才逐渐暴露,开工率只有20%左右,再被大环境无情抛弃。

从某种角度来说,沃特玛的经历能代表了被巨头压制的二梯队所面临的困局。如果这个行业不扭转,后续的结局不言而喻,好在盘踞已久的局面终于有了裂缝。

由于头部电池厂商产能不足,正在被二线企业抓紧扩张。最先动摇的是宁德时代,2021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市场份额由53%下降至43%。相应地,二线电池厂商份额有所提升,中航锂电与国轩高科市场份额达到12%。国轩高科、亿纬锂能、蜂巢能源等多个电池企业宣布电池扩建项目近30次,累计投入资金超过了3000亿元。

背后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关键的是2021年,动力电池原材料涨价不止,直接导致电池业务的成本也在不断上升。由于原材料上涨,以电池为主营业务的宁德时代面临利润下滑的风险。2021年上半年,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毛利率为23%,同比下降3.5%,环比下降3.56%。

另一方面,在几家材料类企业中,以镍、钴、锂矿物为主的企业毛利增长最为明显,甚至拔尖企业的平均毛利较2020年增长了10个百分点以上;在电解液为主的企业中,多氟多、天际股份的毛利增长也相当明显。

广东省创新战略研究会高级研究员骆仁童认为,这一市场趋势间接给了二线电池厂商反击的机会。电池业务很难从巨头手里抢食,很多企业选择从原材料业务曲线上救国。也就是在未来2-3年,在电池储能产业会有新的格局产生。

国产动力电池一哥宁德时代能保持行业的地位吗?

宁德时代见顶了吗?

过去十年,宁德时代押注动力电池,布局了包括动力电池在内所有的技术和Pack设计方案。此外还与材料厂商、主机厂商深度合作,运作垂直整合产业链。

某些意义上,宁德时代早已经是动力电池界的巨舰。

数据显示,到2021年上半年,宁德时代持续四年位列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第一名,同比增长234.2%,市场占有率29.9%。LG、松下、比亚迪分列二至四位。

宁德时代的主营业务三大块是动力电池系统、锂电池材料、储能系统,其中动力电池系统系占据其营收七成以上,这在也成为宁德时代的“核心”。

宁德时代的上涨趋势和国内政策面的新能源利好是同步的。电动化、智能化驱动传统汽车行业变革,以往发动机和动力总成占据燃油车成本15-20%,现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占据了总车成本的40-50%。因此动力电池成为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掣肘,占据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话语权高位。

这也体现到资本对宁德时代的青睐。数据显示,2011年成立至今,宁德时代融资、战略融资、定向增发12次,高瓴资本、本田、易方达资产管理等均是其投资人。

但宁德时代单一的动力电池系统是否能够持续支撑宁德时代的继续狂奔,依然受到市场的质疑。

市场认为,三元锂电在技术的能量密度上,正在逐渐逼近临界值。因此其他领域,如新发布的钠电池、储能系统能否成为宁德时代新的赛道,具备营收主力的潜力?这实际上还是未知数。

而且主机厂商也在提出更新的动力电池商业模式,诸如,蔚来的电池租用服务(BaaS),即车电分离、电池租用、可充可换可升级的电池服务。

如果说技术因素是宁德时代来说是内忧,那么,国内外竞对手对宁德时代的压力,则已经形成四面楚歌的外患。

国产动力电池一哥宁德时代能保持行业的地位吗?

谁会脱颖而出?

面对下一轮行业趋势,抓住技术窗口可能比什么都重要。近年来,国内电池巨头能够继续主导新能源赛道的原因,大部分都是因为产能。

业内专家认为,宁德时代与LG能源、松下存在一些差距。也就是说,一旦全球动力电池产能达到一定规模,宁德时代很可能失去最大优势。

从研发投入比例看,宁德时代全产业链投资119亿元,其中股权投资96亿元,这96亿元中,24亿元用于加强原材料供应,30亿元用于保障设备供应,26亿元用于加强下游客户合作,其余为创新投入,最多只有16亿元。不难预测,技术升级很可能会带来新一轮的行业洗牌。

目前市场更看好固态锂电池的储能产品。

据相关机构预测,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市场空间预计将超过1500亿元。这无疑是电池行业的一个转折点,下一代技术谁会脱颖而出?目前的情况有点难以判断。

据悉,目前全球至少有50家公司在研发固态电池,日本有38家机构正在联合研发固态锂电池。在这个领域,宁德时代、比亚迪、LG化学多少有些沉默,因为话语权暂时掌握在丰田手里。与此同时,松下、村田等多家日本公司的专利排名也进入前十。

在全球电池行业风起云涌的时候,资本的反应最能说明问题。以Quantum Scape为例,这家公司曾经靠着销售额为零的业绩,创下了超过1000亿的市值,2020年11月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最高市值一度突破3000亿。

当新能源汽车销量趋于平缓,会促进新能源汽车周期到达顶峰,电池产业背后严峻的态势也会出现新的局面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