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首博:高超的修复技术,碎成几片的青铜器也能完好如初

首都博物馆“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的第一件文物就是这件博椃(音豪)虘(音痤)簋。

为啥这件文物能占据一号展位?因为展出的题目“万年永宝”就是从它腹内铭文摘出来的。

首博:高超的修复技术,碎成几片的青铜器也能完好如初

簋,最初只是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主要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粱等食粮,作用相当于我们现在使用的大碗。后来发展成为礼器,通常和鼎配合使用。在西周形成了完备的鼎和簋的使用制度,周天子的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等。所以,在商周乃至春秋战国时期,和鼎一样,簋是记录和身份的象征。

首博:高超的修复技术,碎成几片的青铜器也能完好如初

伯椃虘簋,椃虘是做此器物的人的名字。此人是西周时期的一个管理奴隶耕种的官员。他做这件器物是为了“用享用孝”。

首博:高超的修复技术,碎成几片的青铜器也能完好如初

关于这件文物的记载再次出现,已经是宋代了。宋徽宗的《宣和博古图》收录了当时皇家所收藏的青铜器,图录中就有这件青铜簋。

首博:高超的修复技术,碎成几片的青铜器也能完好如初

这件青铜簋再次出现已经是1978年了,确是在一个废品回收站中,而且是残的。

首博:高超的修复技术,碎成几片的青铜器也能完好如初

经过多方寻找,最终找到其他残片。修复专家对青铜器进行了修复。

首博:高超的修复技术,碎成几片的青铜器也能完好如初

青铜器内的五行二十八个字的铭文都完好。

首博:高超的修复技术,碎成几片的青铜器也能完好如初

修复人员的手艺真高,碎成几片的青铜器修复后基本看不到修复痕迹。簋腹那里好像有焊接的痕迹,也不太明显。

首博:高超的修复技术,碎成几片的青铜器也能完好如初

修复好的青铜器真的可以像椃虘希望的那样“子子孙孙永寳”了!

这件西周青铜簋器形沉稳端庄,宋代被赵宋皇室收藏,后虽破损又能被修复完好如初,它的经历也算“跌宕起伏”,好在结局圆满,入藏博物馆基本可以“万年永宝”了。

推荐相关阅读:

苏博:贝聿铭最亲爱的小女儿家真漂亮

首博:两千五百年前的漆床完美修复面世

观复门窗馆:窗外白云竹石,窗内诗书琴茶

继续阅读